论高校预算管理

2014-03-29 16:42杜玉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部门管理

杜玉华

(赤峰学院 财务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论高校预算管理

杜玉华

(赤峰学院 财务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我国强力推进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也面临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形下,加强预算管理,日益成为高校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建议.

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从招生规模、筹集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超常的变化,这些对作为高校财务管理重要环节和内容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对高校合理安排资金,控制财务风险,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

1.1 高校预算的概念和内容

高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其事业发展目标与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高校预算年度内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的方向与规模、资金收支规模以及业务活动范围的反映,是高校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依据.它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 1.2高校预算管理的特征

高校预算在高校整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高校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合理分配高校经费.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后的必然要求,高校预算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2.1 全面性与全员性

高校预算管理不仅涉及高校的筹资、运营、分配等各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也涉及高校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它需要全校上下协调配合,高校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共同讨论、相互沟通,编制出适合高校发展的综合部门预算.

1.2.2 全程性与导向性

高校预算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定位高校的培养计划和专业设置,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以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校预算管理不仅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调整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对预算全过程的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1.2.3效益性与目标性

高校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形式,其出发点就是立足高校的发展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高校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

2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2.1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有利于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

在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及非税收入等一系列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控制高校财务收支的不平衡,提高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可以将高校的整体规划与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同时引导各部门实现其具体目标,最终促进高校总体目标的实现.

2.2 有利于控制高校财务风险,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及协调发展

加强预算管理,能够使高校根据年度预算的收支情况,预测财务风险点,并预先采取某些规避或化解风险的防范措施,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达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最终促进高校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

2.3 有利于高校统筹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能促使高校统筹规划与管理资金,合理分配有限资源.同时,区分业务的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地规划资金支出,保障高校重点项目支出,优化高校资金支出结构,从而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2.4 有利于考核与评价高校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不仅可以使高校能及时了解各部门对预算的完成情况,还可以使高校将各部门对预算的完成程度作为衡量各部门工作业绩的标准,使高校与各部门之间达到及时沟通、激励有力和互相控制的目的.

3 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预算的编制只是按照上级财政批准的拨款计划,支出也简单地按上级规定的开支标准.高校的一些领导和各部门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的编制,并且各部门只是被动地接受财务部门编制并下达的预算指标,高校各部门不能充分发挥理财的积极性.另外,有些高校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及配备相应的预算分析及预算监督人员;有的虽有预算管理制度,但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认识不足;有的预算检查和监控等监督机制不健全,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预算管理的效果.

3.2 高校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3.2.1 高校预算编制的时间短,预算批复下达的时间滞后

由于财政部门往往每年11月份左右下达预算的编制任务,且要求当月完成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编制,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不到一个月,从而导致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另外,高校预算的批复一般在5月份左右下达,使得高校年初几个月的经济业务处于无预算状态,高校对预算无法做到事前、事中控制,成为一种事后控制,从而降低了高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3.2.2高校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准确性与规范性

高校预算的编制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服务于高校发展的总目标,但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准确性与规范性.

高校在编制收入预算时,按照生均综合定额编制,即以年底学生人数作为编制第二年生均综合定额收入的依据.由于年中时,高校存在着毕业生与新招生问题,并且毕业的学生数往往与招生的人数不对等,因此,高校以年底在校生人数为依据编制生均综合定额收入的预算必然缺乏准确性.尽管到预算年度期末时,高校再按在校生实有人数调整预算,并实行经费多退少补,但已影响到高校统筹安排全年经费.高校支出预算以财政部门设定的定员定额及日常公用支出限额为依据进行编制,财政部门虽然调整了高校的支出预算编制口径,但仍然有部分支出难以全面反映.另外,部分高校没有具体细化公用支出,缺乏创新的预算编制方法,导致编制公用支出不严谨.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未能配合高校发展目标,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不足,以至出现虚报部门项目预算的情况.预算编制工作仅由财务部门直接编制完成,编制程序不够规范,预算编制质量较差,导致预算执行中追加频繁、调整过多,这就失去了预算编制的严肃性,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

3.3 高校预算执行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3.1 高校预算执行力度不够,约束力不强

高校预算批复下达的时间滞后,使得高校无法对己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事前、事中控制,预算的执行与控制缺失.有些高校在执行预算时,由于相关部门在资金使用上不精打细算,缺乏统一的筹划,加之部门之间相互攀比,讨价还价现象严重,从而加大了预算控制的难度.另外,高校在遇到没有预算而必须开支的项目时,缺乏对追加预算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论证,预算的调整较为随意、追加预算现象较为严重,最终导致年度的实际支出严重超出预算,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预算管理的作用.

3.3.2 高校缺乏科学的预算分析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预算的执行不重视,预算批复下达后,没有对预算执行的进度、效果和资金的需求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及预测,预算与决算不对比,不分析其偏离的原因;或者虽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但是分析的方法简单,不能深入到业务层面.这无疑架空了预算分析的职能,也削弱了预算管理的效果.

3.3.3 高校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预算管理系统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没有相应配套的奖惩措施.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监督和评价,在预算执行中即没有与高校工作目标结合,也没有与部门工作绩效挂钩.由于超支没有惩罚与控制,节约也没有奖励,造成部门争夺资金现象较多.有的高校虽然年终考核根据预算数与实际支出数进行比较,把超不超预算作为评比标准,但方法过于简单,在衡量业绩的标准上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影响,这种评价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预算考评的作用.

4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建议

4.1 完善高校预算的基础环境

4.1.1 提高高校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高校应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改变重分配、轻管理的预算管理思想.一方面要认识到加强预算管理能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认识到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及各相关责任人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同时增强高校预算法制观念,强化预算约束,真正实现高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与法制化.

4.1.2 建立高校预算管理机构

为使高校预算更加客观、科学和规范,避免高校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和预算执行的盲目性,高校应建立由责任心强、职业道德良好及业务能力较高的财务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拟订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拟定高校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及年度预算目标分解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编制预算草案,并报党委会审查;跟踪并监控预算的执行;定期分析、汇总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向党委会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同时,拟定下一步行动方案;根据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审查各部门的预算调整申请,集中制定高校年度预算调整方案,报党委会审议;协调并解决高校预算编制与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年度预算考核与奖惩方案,报党委会审议;预算管理机构应当管理的其它工作.

4.1.3 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预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及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维护预算管理制度的严肃性.高校要通过加强财务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水准、判断能力及法制观念,以提高他们的预算编制与执行和预算管理的能力.

4.2 完善高校的预算编制

高校的预算编制工作是预算管理的起点和中心,高校应遵循“精细理财,以质取胜”的工作要求,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从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措施上约束,提高高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与规范性.

高校完善预算编制:一要做好财务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工作.统筹安排各项预算内及预算外收入,以确保高校预算收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要提高预算编制时间及编制方法的科学性.预算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要着眼于年度需求,又要考虑历史并预测未来;既要满足高校业务发展,又要考虑国家的财力;既要讲求局部的效率与效果,又要考虑高校整体效益等等.它包含着调查分析、项目论证、目标预测、平衡协调及综合评价等许多方面的工作,充分合理的时间安排是高校编制预算的基本要求之一.财务部门要与其它业务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经济业务特点,通过采取调查研究、目标预测和论证分析等程序,提高高校预算编制的质量.三要对预算细化编制.细化编制特别是对项目支出细化编制,提高预算项目执行的可操作性,减少预算执行的难度.四要建立预算编制与上年预算执行的有效衔接,将上年预算执行的进度及质量作为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五是预算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章程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议批准,审议批准后应及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执行.

4.3 强化高校预算执行控制,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执行是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高校要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完善绩效评价体系,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将预算执行工作纳入到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完善高校约束和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全面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通过这种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奖惩机制,能够充分调动高校教职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维护高校内部预算的有效性及严肃性.二是拟定预算执行实施计划,提前做好预算执行的准备工作,确保预算分步有序地执行.三是加强控制高校预算执行的质量,高校应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明确预算内容及预算进度计划,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严防超额使用及随意改变预算资金的用途等行为.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要注重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规范性.四是要加强高校预算执行的分析工作.高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提高预算执行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针对存在的执行问题,及时纠正偏差,最大程度地降低预算执行的偏离程度.五是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反馈制度.高校应运用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采用恰当方式按月与各部门沟通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对预算目标的影响,以确保高校预算目标的实现.六是建立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高校内部预算执行及政府采购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优化预算执行业务流程,确保高校预算在各部门之间运行顺畅.

5 结束语

总之,高校的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发展教育事业的财务保障,是高校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高校的预算管理受制于上级部门和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进程,是一个渐进的改革和创新的动态过程.针对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校全员上下应更新预算管理理念,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责任意识、效益意识及风险意识.同时高校应从完善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建立预算考核与评价体系和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入手,使高校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高校通过运用与时俱进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依法理财、精打细算,加大预算的执行力度,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促使高校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1〕黄嵘.高校预算管理探微[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1).

〔2〕潭洪.强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3〕宋可为.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分析[I].会计之友,2008(5).

〔4〕王洪侠,田蕾.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0(2).

F234.3

A

1673-260X(2014)04-0089-03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部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