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若群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一时间山河破碎,家园被毁,亲人失散,伤员亟待救治,食品药品短缺,灾民精神极度痛楚……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汶川县委一方面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即从正常社会状态下的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为非常社会状态下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重视探索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在带领全县干群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对不同群体进行全方位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成“以心理救助为基础,以感恩教育为主导,以铭恩奋进为目的”的灾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全县境内6镇7乡118个村全部受灾,15941位人员遇难,10万余人无家可归[1]。巨大灾难给幸存者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灾后急性应激性障碍、悲伤痛苦情绪、巨恸过后的抑郁和麻木,以及由于生命意识淡漠而导致的极度享乐心理等重大心理疾患,普遍存在于民众之中。
面对这种前所未遇的广泛存在的心理问题,汶川县委县政府(以下简称汶川县)清醒地认识到:客观环境巨变导致民众大规模的心理疾患是救灾、重建、发展的巨大障碍。只有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产生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精神力量。因此,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首先必须实现民众的心理重建和精神重建。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汶川县决定从心理救助入手,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民众尽快走出灾害造成的心理阴影,以健康的思想和积极的态度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由此,汶川县开始探索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这是一条特殊的、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之路,既需要有创新意识和理论胆识,又要符合灾区实际,能够切实解决灾区的现实问题。汶川县创造性地将“心理救助”作为工作重点,并进而创造性地向全县发出有史以来第一个关于心理工作的文件——《关于在全县开展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的通知》。这个《通知》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创新之点,不仅在于强调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正视灾区民众普遍存在的心理疾患,全力推动心理重建工作,而且主要在于详细分析灾区民众心理创伤程度,将心理救助对象分为五类:伤残者和丧失亲人者;亲历地震但未伤残者;房屋损毁,需要住板房或移民者;无伤残和丧失亲人,但因地震引发心理问题者;医生、护士、精神卫生人员、战士、警察等参与营救和救护的人员。在这五类人群中,又将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中的第一、二类受灾群体和青少年,列为需要高度关注的特殊人群,提出这些特殊人群是心理重建救助的重点。
为了做好心理救助工作,汶川县还创造性地成立了“灾后心理重建中心”,专门指导心理救助工作的实施。在领导、认识、机构三到位的情况下,汶川县心理救助工作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如选派素质较高的人员参加心理专业培训和康复培训;重点筛查第一、二类心理救助对象和青少年,主动进行心理干预,分类抚慰;采取多种形式在民众中宣传和普及心理创伤等方面的知识,鼓励人们积极面对各种心理疾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强化以亲情、奉献、关爱和自强为核心的人文环境建设,促使救助对象尽快摆脱心理阴影。
汶川县还根据汶川是羌、藏、回、汉多民族聚居地的实际,创造性地将民族文化作为心理重建和精神重建的重要依托。汶川县认为,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心理和思维模式,不仅能够增强灾区各族民众的自尊心、自信心,也能够激发灾区各族民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勇气。因此,在各族民众中通过塑造抗震救灾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激发灾区民众的意志,激发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灾后精神重建的重要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汶川县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组织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恢复羌村、藏寨,保护抢救羌、藏文化,通过羌绣、羌歌、羌舞、锅庄等民族文化载体,彰显民族精神风貌,在激发各族民众自信心和自信力的同时,实现了心理重建和精神重建[2]。
汶川县探索的灾区心理救助思路和举措,开创性地填补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基本认识和基本内容的空白,即在特殊环境下(如灾区),心理救助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中予以重视和研究。
对民众进行心理救助,实现心理重建和精神重建的基础上,汶川县又创造性地开展了“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感恩报国”[3]的主题教育活动,鲜明而响亮地提出了“感恩教育”的概念,并把“感恩教育”作为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形成以“感恩教育”为主导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感恩教育”与汶川重建同步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
“感恩教育”的提出,有其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民众心理基础和现实教育的需求。
其一,从历史文化渊源来看。汶川县是羌族较为集中的地区,羌族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二。羌族文化中有着浓厚的感恩意识,迄今仍以具体的“白石崇拜”昭示天下。这种感恩意识被一代代羌族儿女所传承,并在汶川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感恩文化现象。
其二,从民众心理基础来看,大地震给汶川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多年的发展积累毁于瞬间,自我发展能力几乎彻底丧失。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期望尽快重建家园,盼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希望民生问题尽快得到彻底解决。这种心理促使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充满期望,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信心。在辩证分析灾害与发展、民众期望与科学重建关系的基础上,汶川县提出以实施感恩教育为主导,开展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把民众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引领到培养民众的感恩意识中去。
其三,从现实教育的需求来看,感恩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需要。汶川县为此提出“大力弘扬感恩文化,积极构建感恩环境”的感恩教育思路,并在全县上下逐渐形成“感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共识。汶川县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怀感恩之心,立成才之志”系列教育活动,把知恩、感恩、报恩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增长点[5],让学校在感恩中发展,让老师在感恩中执教,让学生在感恩中成长,让教育在感恩中进步。
正因为“感恩教育”符合汶川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所以,这个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全县上下的认同,成为人民群众拼搏、奉献和生活的精神支柱,成为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在灾区特殊的环境中,感恩教育的内涵究竟有哪些?对此,汶川县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进行了探讨,并从灾区不同群体的角度,阐释了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
其一,灾区民众要感恩于党。5·12大地震后,党中央采取了有力措施,号召全国人民全力支援灾区,确保灾区民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医就、有干净水喝,使灾区迅速走出灾难的阴影,投入恢复重建工作。灾区的干部群众,都应该深怀感恩之心,感恩于党中央的关怀,感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感恩于民生政策的普及,感恩于生存环境的改善,真正用感恩的良好心态和崇高境界认识党、评价党、回报党,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6]。
其二,灾区的党员干部要感恩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忠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汶川能够在废墟上迅速崛起,各级党员干部要感恩于汶川的人民,要以自觉服务人民、发展人民、致富人民来回报自己的衣食父母。
其三,灾区要感恩于广东的援建。在汶川的抢险救援、恢复重建中,广东省在人、财、物和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对于这种援建之恩,汶川人民当怀感恩之情,视广东援建人员为恩人、为亲人,并将感恩之情转化为主动加强对接、妥善安排食宿、积极协调关系、营造良好环境的实际行动。
其四,人要感恩于社会和家人。人生于天地间,受恩于全社会。父母有养育之恩,老师有教育之恩,同学有帮助之恩,同事有协助之恩,邻里有照顾之恩,领导有培育之恩,社会有关爱之恩,军队有保卫之恩,祖国有呵护之恩,这都需要感恩和回报,需要把感恩的追求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全社会充满感恩氛围,让人间充满感恩真情。社会和谐离不开家庭和谐,家庭和谐源自感恩的传承。每个家庭成员都受恩于父母祖辈、受恩于兄弟姐妹、受恩于亲戚朋友,这种人间亲情血缘的赤诚交融,全部维系在感恩情结之中,始终需要精心呵护。
汶川县在灾后重建与发展过程中,从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出发,着力营造感恩氛围,进行感恩教育,让民众在深怀感恩之心中进行重建与发展,以重建与发展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提升民众的感恩意识。正是在这样一种以感恩教育为主导,在感恩与重建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汶川实现了感恩教育与重建发展的双赢。
在以感恩教育推动重建,以重建成果深化感恩教育内涵的过程中,汶川县深化了感恩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创造性地提出“感恩文化”的命题,并进而提出大力弘扬和倡导“感恩文化”,把“感恩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增强人们的人格魅力和成长力量,使人们更具有社会责任感,为重建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道德基础。将“感恩文化”作为重建发展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基础,这一论断不仅是把感恩意识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中,而且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升华为社会文化形态——将党的思想意识教育与社会文化融为一体,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了制高点,为引领各种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和谐找到了契合点,这恰恰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在灾区培育感恩意识、构建感恩文化,并不是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这种感恩意识、感恩文化内化为人们践行感恩责任、铭恩奋进的动力,为完成灾后重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魅力新汶川而努力奋斗。
从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中,汶川县清醒地认识到,在灾后重建发展与感恩文化培育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充分显示了践行感恩责任与铭恩奋进的内在一致性。通过对感恩文化与践行感恩责任、践行感恩责任与铭恩奋进之间关系的辨析,汶川县提出了颇具灾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结果:将感恩文化和践行感恩责任贯穿于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之中,把感恩文化、感恩理念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细节之中,最终以感恩责任激发灾区民众铭恩奋进。
感恩文化既然是铭恩奋进的催化剂,那么怎么理解感恩文化?汶川县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具有“感恩”和“文化”双重意义的解释:感恩文化是以感恩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既可以消弭隔阂、催生诚信、增进共识,又可以激发潜能、营造和谐、维护稳定、凝聚力量;感恩文化是支撑丰富和谐理念的重要文化内容,是以恩情为基础,以回馈为动机,以报答为表现形式的内在心理反映和外在行为模式;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德行善举的完美示范,是凝聚力量、统一思想、畅通民意,推动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的文化。总之,感恩文化是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汶川县将感恩文化提升为贯穿重建各项工作的一条红线、一种软实力,将感恩文化作为开展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感恩文化理念,如“感恩文化是人类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进步产生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平安创建的重要内生力量”;“汶川的各项工作中大力倡导感恩文化是一种智慧、一种责任、一种投资”;“在建设、促进汶川快速崛起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感恩文化,这是一种能够汇聚力量的文化,倡导感恩文化,能更有效地、更好地增强群众、干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投身到重建发展中去”等等。
践行感恩责任、铭恩奋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全县党员干部中产生了良好影响。干部群众深怀感恩之心,牢记自己的责任,为了灾区的恢复重建和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用时任水磨镇党委书记王志勇的话说:“地震后到现在,一年多时间,我们几乎干了十年的工作量。常常有人打点滴,全是累的……我们工作劳累,但很快乐,我们知道我们的价值所在,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7]
从灾后心理救助开始,到以感恩教育为主导,进而培育感恩文化,践行感恩责任,铭恩奋进的灾区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体现了汶川县委县政府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形成了“在感恩中重建,在重建中感恩”的良好经济社会氛围,最终使汶川各族民众真正体会到党的伟大,政府的爱民;体会到公仆的辛苦、党员干部的奉献;体会到援建的真诚……这一切进一步坚定了汶川各族民众“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的信念。在坚持和倡导感恩教育、铭恩奋进的过程中,汶川县胜利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
[1]中共汶川县委·汶川县人民政府:《走遍汶川》(画册),第10页。
[2]中共汶川县委办公室、汶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汶川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工作实施方案》,汶委发[2008]44号文件。
[3]青理东:《乘势而上求突破快中求好促跨越为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而努力奋斗——在中共汶川县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2010年1月20日。
[4]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7页。
[5]青理东:《抓重点抓关键动真的来硬的——在全民文明礼貌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3月4日。
[6]青理东:《倡导感恩文化构建平安汶川——在全县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9日。
[7]王敦贤、张学明著:《汶川奇迹——“5·12”震中灾后见闻录》,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