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和创新

2014-03-29 11:24:31孙红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价值观青少年思想

孙红艳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具有更加开放性的生活环境,发达的信息技术将流行文化在社会中迅速普及,包括流行文学、流行音乐、流行影视以及流行服饰等,都对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念的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所以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流行文化可以帮助青少年完成社会化过程,有助于其价值观的养成;另一方面,流行文化中很多负面的因素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其在成长过程中迷失、堕落.所以研究流行文化对青年少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如何创新和优化流行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课题,需要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

1 流行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文化是由某个社会组织或团体精神、物质、情感等具有显著共同点的因素汇集而成,可以是艺术或者文化,也可以是某种信仰、生活方式等.流行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其与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大众文化等都具有广泛的交集,本文中所说的流行文化是指在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内,特定群体按照一定的节奏,在不同的人种和阶层中传播的文化.在中国流行文化已经和教育、生活、服饰、音乐影视、饮食等紧密联系起来,其所蕴含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及宣扬的自由、个性释放的观念都深深被青少年群体所接纳,所以青少年是流行文化主要的传播者.流行文化正显著影响着青少年的意识形态及能动性,对青少年价值观、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养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流行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娱乐性.娱乐性是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特点,尤其是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身上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流行文化便逐渐发展起来.二是独创性.流行文化是一种具有自己独特语言特点的文化,很多流行语言都具有独创性,比如流行词汇“伤不起”、“不明觉厉”、“有木有”、“杯具”等.三是商业性.商业性是流行文化的典型特征,流行文化的推广需要一定的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手段,为了尽可能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市场商业化的流行消费文化是必需的.四是易变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流行文化也逐渐产生着变化.五是世俗性.流行文化反映的大多是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没有很高的层次,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符合最基层大众的审美需要,所以具有一定的世俗特征.

2 流行文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流行文化伴随时代进步而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时代代表性,当然也具有一定的消极性,其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2.1.1 丰富校园文化,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流行文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比如其具有的自由、个性张扬的特点,可以给沉闷的校园生活带来一丝丝的活力,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流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将不再拘泥于课堂,学校的教育模式得到了优化,引进一些优秀的流行文化进入课堂比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开阔学生视野,学生也可模仿流行文化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文化符号.

2.1.2 丰富青少年生活,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

健康的流行文化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知识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入、广泛的接触社会,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可以释放青少年的天性,让他们回归自我.比如当下热门的社交方式——微博,因其时效性和快捷性,很多青少年都用其来获取信息或者抒发自己的心情,将自己的故事倾诉给别人,大大解放了青少年自由的天性.比之传统文化,这种轻松、自由的方式很显然更易让青少年适应和接受,这对于缓解其学习和生活压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1.3 保证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顺利开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青少年需要完成社会化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成长,和传统文化中精英文化的点睛作用不同的是,流行文化代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文化,具有一定的亲近性,更容易让青少年找到自我,完成社会化.比如一些草根舞台节目往往更受社会欢迎,如星光大道和一些选秀节目,西单女孩、大衣哥更是很多普通人的偶像.流行文化可以缩短阶层之间的差距,使青少年的个性得到解放和张扬,使他们不再只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参与者,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少年的人格得到锻炼,并且被社会接纳,而且青少年自己在宽松的流行文化中领悟到的思想观念要比传统的灌输要深刻很多,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道德思想政治教育.

2.2 消极影响

2.2.1 世俗化严重,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颇深

“拼爹”、“拜金主义”是当前流行文化带来的首要消极影响,青少年本身就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在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时代,流行文化中充斥着很多拜金主义思想.很多青少年感觉与其自己成功,不如有一个成功的父母,“富二代”现象让青少年内心对于金钱更加渴望,这也更加扭曲了青少年的心理.追求金钱和财富并非错误,而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都谈不上富裕,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上的一些流行文化,比如市场经济体制下“炫富”现象的出现.这对青少年正确财富观和健康道德标准的养成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流行文化具有商业性,在宣传人们正确财富观的时候,为了渲染强化,对于金钱至上的观念有了一定的强化,为了迎合普通百姓的口味,金钱万能的观念充斥在流行文化中.比如在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中,拜金女不计其数,关于拜金主义的话语因为超高的收视率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正是这些低级趣味的论调被媒体无限放大以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无处不在,不劳而获的思想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上进心.

2.2.2 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行为失范

当今流行文化中充斥着泛滥的性文化,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极难控制的.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人类生理技能的重要组成,本身是必须要进行教育的,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传播,流行文化中充斥了越来越多的性文化,性解放思想也影响了青少年.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香港陈冠希艳照门发生之后,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以性丑闻来博取曝光,性文化也逐渐变得不再模糊.性借助媒体、网络大量传播,电视中的色情暴露画面是经营营销的重要手段,青少年活在这样鱼龙混杂的环境里,定然极容易受到感染,再加上很多家长和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开展的不彻底、不广泛,所以很多少年被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很容易就会走向极端.

流行文化的娱乐功能已经开始变质,对于感官刺激的关注引导学生走向歧途,使得其思想政治教育失去效用,甚至丧失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责任心.

2.2.3 恶搞文化盛行,信仰缺失

恶搞文化,体现在流行文化中便是对于主流文化作品的恶搞,比如去年盛极一时的“杜甫很忙”等,青少年个性突出,性格独立,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作品又具有比较深的内涵,在青少年看来难免晦涩.受到流行文化思潮的影响,青少年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发泄.从更改歌词、PS照片到恶搞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经典名作名画等.这些娱乐的恶搞颠覆了传统文化,是不利于青少年的信仰培养的.

恶搞代表的是一种和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文化,青少年会认为正人君子装正经,如果积极性很高就是爱虚荣等,很多本来正面的事情都被拿来起哄嘲笑,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道德沦丧、信仰缺失.

3 流行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创新策略

3.1 积极应对流行文化的影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文化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传统的学校、家庭培养模式相比,现在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战线,流行文化一直都是大众传媒的主要传播内容,所以我们可以基于此来深化教育内容,积极应对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3.1.1 淡泊名利,做好“金钱观”教育

首先让青少年认识到金钱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拜金主义要不得,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教育其通过合法的劳动来获得财富.提高道德修养,不要把名利和金钱看得太重,要追求个人的幸福.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提高自身修养,在社会中立足奋斗.

3.1.2 依据榜样,做好偶像引导作用

传统的人物偶像典范已经不能引起青少年的吸引,流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大量追星,造成了青少年行为缺失、道德迷失,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正视,不要强行阻碍学生追星,要善于引导,开发偶像明星的闪光点,让青少年多学习优点,发挥其榜样作用.

引导青少年端正认识,对偶像明星开展全面细致的分析,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台湾歌手周杰伦是很多青少年的偶像,要探寻周杰伦从默默无闻到如日中天、孝敬父母、赈灾捐款、对中国风文化推广的优点,让青少年多学习,杜绝盲目的认知,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客观评价偶像.当然也要大力倡导青少年对一些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榜样的学习.

3.1.3 大众传媒要发挥正确引导作用

大众传媒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流行文化的品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大众传媒已经失去了媒体的责任,只是一味的为了提高收视率而传播低俗化的流行文化,这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准则.大众传媒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正确舆论的引导工作,多多向青少年传播一些正确向上的流行文化,传播一些文化榜样的事迹,正确发挥大众传媒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3.2 创新教育的方式,顺应潮流

3.2.1 自主式教育,兴趣引导式教育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应该向自主式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根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推进教育方式的改变.

教育学习是一种娱乐活动,这就是兴趣引导式教育.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可以将流行文化的方式和内容引入到思政教育课堂上,将以往严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经由流行因素的包装,学生自然更感兴趣,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2.2 媒介教育

通过大众媒介教育,逐步让青少年建立对各类流行文化、新鲜事物基本的辨别能力,学会如何优化、筛选流行文化,去粗存精,推广媒介教育,加强大众传媒教育,全面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

3.3 融入教育对象,构建青少年健康价值观

思政教育的开展需要建立在满足青少年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这样青少年和教育体系之间便有了共同语言,可以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要学会让学生自我教育,以往仅靠外界的教育是不够的,流行文化遍地皆是,学生要重视实践活动,培养主体意识,学会辨别好坏,多做公益活动,学会辨认流行文化,找到自己的信仰和人生价值观,实现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行合一.当然还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是主要阵地,家庭是大本营,社会文化则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动力,三者相互协作才能够树立青少年健全的思想观念,为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其社会化进程的开展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青少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正处于思想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重、创新意识和表现欲强是其典型特点,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当代青少年特立独行的性格.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认识到流行文化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对象三个方面,深化思政教育内容,发挥传媒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流行文化本着去粗存精的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开展.

〔1〕董世军,李翠梅.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分祈 [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6(1):82-84.

〔2〕李翠婷.流行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华人时刊(理论研究),2012(3):139,141.

〔3〕吴林长.浅析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5):221-221.

猜你喜欢
价值观青少年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我的价值观
青少年发明家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