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西学者句式复杂性从句对比研究

2014-03-29 09:49:59孟佩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复杂性状语

孟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基于语料库的中西学者句式复杂性从句对比研究

孟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本文基于英语学术论文语料库,运用正则表达式提取语句,针对中西学者学术英语句式复杂性从句对比展开讨论。研究表明:1)中西学者学术英语的主语从句及表语从句频率无显著差异,其余各从句频率指标均显示存在差异;2)中国学者的宾语从句频率高于西方学者,表明汉语母语正迁移作用;而同位语从句频率、定语从句频率、状语从句频率以及从句总频率均低于西方学者,表明汉语母语负迁移作用。研究发现或对中国学者学术英语写作有借鉴意义。

句式复杂性;从句对比;语言指标;汉英对比研究

引言

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一向被视为衡量二语发展的三个重要指标 (Wolfe-Quintero et al.1998)。其中,“句式复杂性”作为“复杂性”的内涵之一,代表着“语言产出形式的范围和复杂的程度”(Ortega 2003:492)。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句式复杂性因其与语言学习者语言产出能力之间的紧密联系,逐渐成为二语发展领域的关键概念。许多学者藉此研究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研究对象多为儿童与大学生,研究中所涉及的写作题材也多为说明文、议论文等,并未讨论句式复杂性在学术英语中的体现,而且也从未以各类型从句的频率作为语言指标。基于此空白,本研究有意将句式复杂性研究推进至学者群体及学术论文领域。此研究将以各类型从句的频率为指标,讨论中国学者与本族语学者句式复杂性中各类从句频率差异,旨在对英语学术论文进行汉英对比,从而为中国学者发表国际期刊文章提供建议。

1.文献回顾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围绕句式复杂性这一概念展开,如句式复杂性与二语学习者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Hunt 1965;Cooper 1976:176-183),影响句式复杂性差异的因素(Ishikawa 1995:51-69;Ortega 2003:492-518),句式复杂性的测量指标等等(Hunt 1965;Ravem 1968:175-185;Cooper 1976:176-183;Polio 1997:101-143)。其中最为重要与基础的问题是对句式复杂性测量指标的探索。

Hunt(1965)曾选取过5个语言指标来测量不同水平英语母语者的句法成熟性,其指标的有效性后在Cooper(1976:176-183)的研究中印证;Wolfe-Quintero et al.(1998)也曾在专著中提出百余个指标;之后,Ortega(2003:492-518)在以往25个相关研究中选取了6个最常用指标作为测量句式复杂性的有效指标;Lu(2010: 474-496)则根据以往相关研究所选取的指标,选取了14个最具代表性的语言指标并将其归纳为5类,各语言指标详见下表。

其次,在研究对象上,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儿童以及大学水平二语学习者这两个主体展开。如,Ravem(1968:175-185)曾对他6岁儿子的语言发展模式进行观察,并讨论了句式复杂性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Lu(2009:3-28)开发出句法自动分析器用于分析儿童语言;Cooper(1976:176-183)在进行二语对比研究时,曾选取四组不同水平的美国大学生作为比对组;同样,在Ortega(2003:492-518)的研究中,所选取的二语学习者也为大学水平二语学习者;Youn(2013:270-287)曾以40名母语非英语的美国大学生为语言产出对象,研究了语用、语法及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对于句式复杂性的讨论主要围绕英语学习者的句法复杂性如何随学习者水平、年级、体裁等变化而变化,且研究对象也多为大学生,研究体裁多以学生习作居多(鲍贵 2009:291-297;邵银波2012:66-67;黄倩倩等2013:245-247;徐晓燕等2013:264-275;甘沁2013:118-121)。

综上所述,可见中西学者对句式复杂性的讨论主要围绕语言指标的选择以及句式复杂性与学习者写作水平的关系而进行,但研究对象多为儿童及大学生,从未以中西学者为对象,探讨句式复杂性在学术论文中的体现。故本研究将讨论句式复杂性在中西学者学术论文中的体现,并以各从句频率作为语言指标对其进行汉英对比。

2.研究方法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各类从句频率为语言指标,基于中西学者英语学术论文为语料,对比对中西学者英语学术论文句式复杂性,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学者和英语母语学者的英语学术论文的句式复杂性在从句方面有无差异?

(2)若差异存在,则如何体现?

2.2 研究数据

本研究语料来自2011年发表于国际期刊的480篇英语学术论文,其中240篇为中国作者所写,另240篇为英语母语作者所写。文章所涉领域广泛,包括材料科学、医药、生物、农业、商业、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每领域分别包含中西作者各30篇文章。语料文本经过预处理,且都已通过CLAWS7软件进行词性赋码,这样有助于正则表达式的编写与句式提取。

2.3 语言指标

本研究选择各类从句频率作为测量句式复杂性的语言指标依据如下:第一、从句数量是各项重要密度指标的基础,如从属句与子句比率(Dependent clause ratio)DC/C以及从属句与T单位比率(Dependent clauses per T-unit)DC/T的计算都需要以从句数量为前提,故从句数量作为测量句式复杂性基础指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英语学术论文中涉及大量从句的使用,因此从句频率的对比或可更显著地直接反映对比组之间对某一句法使用比例的差异,从而反映出中西方学者思维差异;第三、以往少有对于各类从句频率指标的研究,且到目前为止从句总数量难以通过普通软件直接得出,故本研究有意将此部分完善,并且通过正则表达式提取出各句式,也可为今后对此命题的其他研究有所帮助。

本研究主要选取的从句频率指标有:名词性从句频率(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频率,状语从句频率,以及从句总频率。

2.4 研究步骤和工具

正则表达式是本研究获取数据的主要工具,它是指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符合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由于以往文献从未具体提及究竟如何通过正则表达式提取各类句式结构,故利用正则表达式编写语句成为本研究的难点之一。同时,本研究也使用WordSmith和对数似然率卡方检验工具等软件获取相关数据。

本研究首先利用正则表达式编写出各语言指标,再利用WordSmith检索出各语言指标的频率,之后再将数据输入对数似然率卡方检验工具,以此显示两组数据有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3.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正则表达式编写检索语句,通过WordSmith软件检索语料,最终得出各从句指标数量、频率、卡方值,详见下表。

上表显示,英语母语学者和中国学者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频率卡方值分别为5.20和3.27,低于关键值6.635,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汉语中此两种句式都较为常见,且结构与英语较为相似,因此产生汉语母语正迁移作用。

而两组的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宾语从句频率、同位语从句频率、定语从句频率、状语从句频率以及从句总频率上。首先,宾语从句频率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卡方值为-16.33,绝对值高于关键值6.635,为显著差异,且中国学者的宾语从句频率高于英语母语学者,由此可看出中国学者对于宾语从句较为熟悉。究其原因,可能是源于汉语宾语从句对于英语宾语从句的正迁移效果。由于汉语中也存在宾语从句的结构,且结构及语序与英语宾语从句较为相似,常跟在限定动词之后,而中英学术论文(尤其是科技论文)中阐述性动词的使用频率均较高,如英文的 “show”、“suggest”、“reveal”等,在汉语中都有对应词“显示”、“说明”、“表明”等,故中国学者对此用法较为熟悉,因此出现频率也较高。

其次,中国学者同位语从句频率、定语从句频率以及状语从句频率都低于英语母语学者。现对其解释如下:第一、英语中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的作用是指代、阐述、补充,汉语中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句式结构,相类似的表达多为修饰性定语或在需要说明补充时另起一句,因此汉语母语对于此类句型会产生负迁移的效果。故中国学者对于此类结构的熟悉程度偏低,因此使用频率较英语母语者较低;第二、汉语中虽存在状语从句,但数据依然显示中西学者状语从句频率差异显著。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从属连词的汉英使用差异。虽然汉英双语中状语从句都由从属连词引导,但英语中从属连词的使用频率高于其在汉语中的频率,因为汉语语言重意合,形式上,一些表达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就省略掉了。据此推断如下:由于英语较汉语更加注重逻辑性,因此英语中更加注重逻辑连接词的使用,而从属连词表明了句子各成分之间逻辑关系,恰恰能够很好地体现逻辑性,因此从属连词与状语从句的使用频率高低或可体现作者对于逻辑关系的重视程度。因此,中国学者状语从句频率低于英语母语学者,或可说明中国学者对于逻辑性的重视程度或对于从属连词的熟练度不如英语母语学者。

再次,中西学者在英语学术论文从句总频率方面存在差异。中西学者从句总频率卡方值为393.26,绝对值高于关键值6.635,为显著差异,英语母语学者的从句频率远高于中国学者。此指标差异与测量句法成熟性的基础指标T单位关联紧密,T单位是衡量子句内嵌密度的重要指标,它最先由Hunt(1970)提出,其定义为“一个主句加上附着于主句的任意数量的从属子句”(Hunt,引自 Lu 2010:482)。因此,从句使用越多,频率越高,则T单位长度越长,数量越少,句法越成熟。因此从句的使用频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句法成熟度,英语母语学者驾驭母语的能力更加成熟,因而对从句使用较为熟练,产出从句频率较高。由此看出,中国学者今后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可提高对从句的重视,提高从句使用频率以提升句法成熟度。

4.结论

本研究显示中西学者英语学术论文句式复杂性各从句频率指标存在差异。其中,两组的主语从句频率与表语从句频率无显著差异,而宾语从句频率、状语从句频率、定语从句频率、同位语从句频率以及从句总频率均存在有显著差异。中国学者学术英语论文中的宾语从句频率明显高于英语母语学者;而同位语从句频率、状语从句频率、定语从句频率都低于英语母语学者。

上述现象显示出中国学者与英语母语学者在句式使用方面的差异,从而体现汉英二语差异以及汉语母语在中国学者英语学术论文中的迁移作用。首先,由于汉英宾语从句较为相似,因此汉语母语对中国学者产生正迁移作用,故中国学者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对于宾语从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其次,由于汉语母语缺少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结构,对逻辑性和从属连词注重不如英语,因而对中国学者使用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产生负迁移作用,故中国学者对于以上句式使用频率较低。再次,中国学者使用从句总频率不如英语母语学者,表明前者句法成熟性仍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在今后的学术论文写作中或可注重对于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的使用,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准确性、严谨性,提高子句内嵌密度,减少T单位数量,提高T单位长度,提升语法成熟性。本研究所选的测量句式复杂性的语言指标目前仅限于从句,仍有待完善,如后续研究将调查中西学者句式复杂性的长度指标和密度指标等。

Cooper,T.C.(1976).Measuring Written Syntactic Pattern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of German [J].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

Hunt,K.W.(1965).Grammatical Structures Written at Three Grade Levels [M].Research Report No.3.Champaign,IL: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Hunt,K.W.(1970).Do Sentences in the Second Language Grow Like Those in the First?[J].TESOLQuarterly(3).

Ishikawa,S.(1995).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Low-Proficiency EFL Narrative Writing [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

Lu,X.(2009).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1).

Lu,X.(2010).Automatic Analysis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4).

Ortega,L.(2003).Syntactic Complexity Meas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L2 Proficiency:A Research Synthesis of College-Level L2Writing[J].Applied Linguistics(4).

Polio,C.G.(1997).Measures of Linguistic Accuracy in Second LanguageWriting Research[J].Language Learning(1).

Ravem,R. (1968).Language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Environment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6).

Wolfe-Quintero,K.,Inagaki,S.&Kim,H.-Y.(1998).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Writing:Measures of Fluency, Accuracy and Complexity[M].Honolulu,H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Youn,S.J. (2013).Measuring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L2 Pragmatic Production:Investig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Pragmatics,Grammar and Proficiency[J].System(42).

鲍 贵 (2009).英语学习者作文句法复杂性变化多层面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J].外语教学与研究 (4)。

甘 沁(2013).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句法复杂性发展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5)。

黄倩倩,桂 林 (2013).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说明文中的句法复杂性定量研究 [J].科技论坛(3)。

邵银波,孙春园,桂 林,郭泉江(2012).英语专业八级作文质量水平与句法复杂性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9)。

徐晓燕,王维民,熊燕宇,蒋 婧,潘小燕,孙念红 (2013).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议论文句法复杂性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

2014-9-7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复杂性状语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3年18期)2024-01-10 01:57:20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3年13期)2023-10-26 04:04:08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系统医学(2022年17期)2022-11-07 09:23:50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2年2期)2022-05-05 07:10:46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科学(2020年1期)2020-08-24 08:07:56
as引导状语从句的倒装语序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