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建设探究

2014-03-29 06:28王恒胤吴文衔吴长虹范忠烽何小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石油化工志愿广东

王恒胤,吴文衔,吴长虹,范忠烽,何小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建设探究

王恒胤,吴文衔,吴长虹,范忠烽,何小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高校所承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以及特有的人才智力优势,无疑使高校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中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但如何建立一整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长效机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在分析高校建立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凝练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模式、稳定一支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队伍、完善一套关爱留守儿童的支撑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构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的策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以留守儿童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积极有效开展关爱活动、以历奇培训为主力点打造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新模式、以流动培训为着力点提升关爱工作的受益面等三个层面作了进一步思考。

留守少年儿童;高校帮扶;长效机制;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机械化解放了大量农村生产劳动力,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于是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关爱,生活、教育和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容易出现学习成绩欠佳、人格发展不健全、价值取向偏离、行为偏差等现象[1]。高校所承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命以及特有的人才智力优势无疑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中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立足茂名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实践历程就是很好的佐证。

2013年5月9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 683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6 102.55万人,广东占7.18%,约438.16万人,而茂名市留守儿童达50.87万人,居全省之首。近年来,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已经成为茂名市委、市政府一项重点的民生工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茂名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有在校师生22 000多人。自2008年1月起,启动实施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经过5年多的实践探索,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长效机制。

1 高校建立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1.1 留守儿童问题是地方党委政府一项重点民生工程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学习受到影响。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有权利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关爱;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儿童就是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果他们在成长中偏离正轨,势必增加社会的负担,影响社会前进的步伐。正是基于这两个因素,近年来,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地区的党委政府均将留守儿童帮扶问题确定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

1.2 关爱留守儿童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存在价值的体现,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既是依托地方而产生,也要依托地方而发展。高校具有知识、技术、人才的优势,正是基于这三大优势,高校理应结合当地社会环境的要求,为地方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而言,则应根据茂名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较多的客观实际,发挥高校人才智力、地缘、人缘等优势,集中人力、物力和信息等资源,深入农村,关注、关爱和帮扶农村留守儿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

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

2.1 凝练一种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工作模式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工作模式:坚持面上的持久开展、点上的深入开展、线上的流动开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爱心志愿辅导员为先导,从面上铺开深入持久做好关爱工作;以校、院(系)青年志愿者组织为依托,以茂名市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及留守少年儿童相对集中农村小学为志愿服务点,解决留守少年儿童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希望快车’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流动培训学校”,对茂名市其他农村学校的留守少年儿童进行关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流动培训学校”是学校在过去帮扶工作的实践探索中总结、提炼、构建的一个新的帮扶工作载体。其主要功能是开展三大方面的工作:一是历奇培训,即培训师通过团队任务、创新游戏、激励教育三大形式进行课外教学。针对留守少年儿童存在心理、思想上的问题设计一系列的历奇游戏,采用新模式、新方法丰富他们的第二课堂生活,坚持“经历——体会——分享”的培训宗旨,培养他们团队协作、实践创新能力,开拓视野,开发思维,让广大留守少年儿童在快乐、积极的成长氛围中接受教育。二是法律安全教育,针对留守儿童法律、安全等方面知识的缺失,培训师对留守儿童及他们的监护人进行法律安全方面的教育,使之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利用法律安全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三是学习兴趣培养,针对留守少年儿童学习动机不明、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以“快乐英语”体验式学习模式为切入点,培养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切身感受学习的快乐。

2.2 稳定一支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服务队伍

制约着留守少年儿童帮扶工作长期、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是缺乏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将全校学生均列入志愿者队伍,将志愿服务作为必修学分纳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划》,该计划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志愿服务1学分,累计服务24小时。每次志愿服务结束后,都有活动的组织者记录各个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并根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评选办法》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和相应的奖罚。制度的约束以及管理的严格是学校稳定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志愿服务队伍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以教育、培养理念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在实践中的锻炼和学习,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帮扶能力,使学生在“志愿”的同时能够分享过程,取得进步,使志愿服务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3]。

2.3 完善一套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支撑体系

完善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支撑体系、健全关爱工作保障机制是建立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志愿服务支撑体系主要包括: 建立多维的舆论宣传体系,打造畅通的招募平台、灵活多样的系统培训,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及成立我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希望基金。建立多维的宣传体系,利用省市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关爱工作的积极成效,同时将新媒体广泛运用于项目宣传的各个环节,有微博、微信、论坛、飞信、QQ群,不断提升项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特别注重一些典型事例和关爱精神的宣传,让志愿者切实感受到这是一个既可以帮助留守少年儿童又可以实现自我成长的好项目。打造畅通的招募平台,与团市委及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明确某一学校或者村所有留守儿童的资料,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在此基础上由学校、二级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面向全校或二级院系进行招募,所有加入关爱队伍的志愿者均签订关爱意愿书。灵活多样的系统培训,为了切实将该项目推向深入,该项目充分利用高校的有利条件,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培训场地上,与教学系统协调,开辟专用的培训教室;在培训师资上,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组织本校的专业老师,同时联合茂名地区从事儿童教育的相关专家、少先队辅导员共同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在培训方式上,采用学校集中培训、院系分散培训以及体验式特色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内容上,除了涉及志愿者行为规范、志愿服务专业知识、文明礼仪等内容外,还专门编印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希望快车”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历奇培训流动学校教材》,确保所有的志愿者能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学校团委对参与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项目的志愿进行专门的表彰,在五四评先评优工作划出一定的名额;同时建立了跟踪评价关爱实效的制度,以被帮扶的留守儿童进步成长情况作为重要衡量指标,提升了志愿者参与关爱工作的责任感。成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希望基金。基金以学生自愿捐赠为主,同时通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赞助、举办慈善晚会、校友捐赠、爱心义卖等方式筹集。5年多来共筹集资金20多万元,确保了关爱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的主要成效

3.1 留守少年儿童受益面广,成绩提高明显

自学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开展以来,共募集款物价值10余万元,建立固定的服务点40个,流动培训学校帮扶服务点20多个,并不断在增加,开展帮扶活动150多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达10000多人,受益人数达到15000多人。而且所在服务点的留守少年儿童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提高,心理性格、生活态度、行为方式、文明礼仪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和转变。以茂南区长久坡小学为例,在2012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该校的平均成绩比上年度同期提高了23%,其中留守少年儿童的总体平均成绩上升了41%;电白县鱼花小学留守少年儿童钟仙娣在与我校爱心哥哥姐姐结对后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授予“广东省十佳自强好少年”称号,是电白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少年。

3.2 项目成效显著,成果丰富

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公益创意方案“疯狂早读”、“用爱建起‘儒学’的‘三味’书屋”分别于2009年、2011年获得“益暖中华”首届Google(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优胜项目并分别获得2.2万资金支持,全国仅33项或39项。其中“疯狂早读”项目被拍摄成大型纪录片“志愿者”中的一集在广东卫视播出,并获得了全国“改革开放30年题材优秀电视纪录片系列片精品奖”、广东电视外宣奖最高奖项“优秀纪录片一等奖”等奖项,影响广泛;同时该项目在2009年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授予“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并获得团广东省委、广东省财政厅、谷歌公益基金、团茂名市委、企事业等单位(企业)共计10余万元的资助。

3.3 志愿者受益匪浅,成长快速

广大志愿者在参与该项目中利用自己的才学、能力帮助留守儿童提高成绩、增强心理、陶冶性情,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提高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通过亲身体验和接触农村留守儿童,进而触动学生倍加珍惜大学学习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与此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交际领导能力及正确的工作态度,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在活动中还可以感受到服务的快乐和价值,从而在校园里广泛形成了“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实践成才”的氛围,并逐步成为青年学子的时尚追求。通过参与留守儿童活动,广大志愿者自身也在不断成长。

3.4 项目影响力大,社会关注高

学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做法得到了共青团广东省委、共青团茂名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广东省内高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茂名地区该项目也起到了鲜明的示范作用,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组织、义工组织和社会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的队伍中来。与此同时,学校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也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珠三角地区策划总监到我校对该项目进行专题采访,广东省电视台专题播出我校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茂名电视台、茂名日报、茂名晚报等市级新闻媒体播报、刊发相关专题报道30余次。

4 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的发展方向和进一步思考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协调才能得以更好的解决[2]。因此,笔者通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实践案例,探讨发挥高校优势,从三个层面提出高校帮扶留守儿童长效机制的发展方向和进一步思考。

4.1 以留守少年儿童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积极有效开展关爱活动

以往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往往停留在给予物质上的捐赠、学习上的辅导,而志愿者通过几年来的关爱工作,逐渐意识到留守少年儿童相对于物质上的匮乏和学习上的难处,更多的是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心理的疏导,长期的隔代抚养使很多留守少年儿童的性格得不到健全的发展。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近几年的探索实践,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心理塑造这一方面,通过以留守少年儿童需要为切入点,塑造留守少年儿童的阳光心态,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4.2 以历奇培训为主力点,完善推广帮扶留守少年儿童活动新模式

近几年,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已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各级部门、志愿者机构都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活动。传统的支教、捐赠等方式渐渐成为关爱方式的主流,在关爱过程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积极探索不同的关爱模式。经过5年多的实践探索,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新模式,即以历奇培训为着力点,精心打造“希望快车”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流动历奇培训学校,力求贴近留守少年儿童生活并能与在校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使关爱活动持久有效开展。

4.3 以流动培训学校为结合点,提升关爱工作的受益面

由于留守少年儿童存在的分散性较为明显,为了能不断扩大受益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通过建立“希望快车”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流动历奇培训学校,使整个关爱工作更加灵活多样,更加科学有序,为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广大留守少年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通过相对固定模式下的关爱工作,真正使关爱工作动起来,不断提升关爱工作的受益面。

[1]刘晓霞,姜超.探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路向与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126-128.

[2]隋建华,孙俊超.地方高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路径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1(6):49-51.

[3]葛瑶瑶.北京城市学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3):20-25.

2014-05-16

2013-2014年度广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2013WT034)。

王恒胤(1968- ),男,广东电白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公共管理、经济法研究。

G648.4

A

2095-7602(2014)04-0160-04

猜你喜欢
石油化工志愿广东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2 年第23 卷总目次
我志愿……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石油化工建设》第41卷总目次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石油化工建设》第40卷总目次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广东舆情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