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梅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分析
贾俊梅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由于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公允价值计量推上了风头浪尖,银行家纷纷抨击公允价值是引起这次经济后果的根源,公允价值在未来是否有必要继续采用成为焦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及其特征,公允价值计量对经济后果的积极作用和其所存在的经济弊端以及我国在实施公允价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公允价值;经济后果;积极影响;经济弊端;发展趋势
1.1 公允价值定义
2006年 9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 SFAS第 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定义为: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负债时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支付的价格.在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产生是在双方在自愿熟悉的条件下所完成的交易价格,是客观的、公允的.
1.2 公允价值的特点
1.2.1 客观公允性
客观性是指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客观的,其价值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或外界的环境为转移的.公允在会计中必须体现出公开、公平,在公允价值的计量中双方自愿公平公正的交易则体现了这一特点.
1.2.2 可计量性
公允价值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市场中流通的价格间接体现出来的.各项金融产品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价格以及根据其时点的不同对金融产品的价格作出相应的调整都充分的体现了公允价值所具有的可计量性.
1.2.3 虚拟性
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是根据交易双方在市场等条件下进行虚拟交易所自愿达成的估计价格.在市场交易中往往根据过去或现在已经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为信息对未发生交易资产或负债真实价格的一种最接近的近似估计.
1.2.4 时效性
公允价值的确定有着严格的时限,它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所支付的价格.
1.2.5 可靠性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是决定其是否被采用的关键因素.在对企业的相关资产或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中我们会很明显的看出公允价值仅仅是根据时点的不同以及市场的价格变化对某些特定的资产的利得和损失进行调整,并没有否定在历史成本计量下所形成的账面价值,即使公允价值的确定是对未发生的交易的预测,与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相背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公允价值的计量不具有准确性.
2.1 经济后果的概述
经济后果的产生是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发展而提出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和债权人的决策制定行为的影响,其本质的含义是指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决策.1978年,Zeff在其发表的文章 《“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中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做出了解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社会经济主体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中间进行财富的非公平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后果.
2.2 公允价值对经济后果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而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的经济市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公允价值计量这一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受到了广泛质疑.各种组织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公允价值是否应该继续实施发表了意见,注册会计师协会、投资者从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出发认为:公允价值是在过去或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交易进行的估计,其代表着未来会计计量的方向,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还加强了财务信息的透明性.会计报告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准则能够及时的提供市场的价格变化.但是金融机构则持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这一会计准则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公允价值灵活的反映了市场价格的变化,有着一定的操作性,认为其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尽管学术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否是造成 2008年那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各执一词,在我们对公允价值计量抨击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公允价值对经济结果的积极作用,不能将其完全的否定.
2.2.1 公允价值计量对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1)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目前的财务会计目标.对于信息的需求并不受时间和信息需求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时间上能够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准确的披露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相关联的会计数据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投资者根据这些会计信息能够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投资者和债权人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2)公允价值计量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企业的经济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伴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产生,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在任何时点根据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交易价格对其现在或未来的价值做出如实的反映,有利于金融工具的核算,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做出有利的决策.(3)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例如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下,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即使公允价值的披露与确认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是由于公允价值对所耗费的生产能力是按市价或未来的现金流量的限制计算所得的,因此在上涨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仍然能收回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能力.(4) 公允价值计量改变了会计的核心.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已由过去信息扩展为现在的或未来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对市场不同时点的价格变化做出及时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经济利益做出一定程度的衡量.
2.2.2 公允价值计量所导致的经济弊端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靠性差.交易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交易双方对市场价值存在的主观性,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公允价值.(2)公允价值的可操纵性差.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目前仍与其他集中计量属性在会计领域进行使用,这就增加了公允价值界定的难度.(3) 公允价值计量会增加财务报告的波动性.公允价值会及时对市场的波动情况做出反应,因此经济环境与风险状况的变化会及时的引起企业财务报告的波动.
3.1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实施
我国在公允价值的引用及实施的过程中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我国于 1998年 6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在这项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会计准则.第二步,2001年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进行了规范,增加了公允价值使用的稳健性及实质性.第三步,2006年我国除扩大了公允价值在企业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性交易中的应用外,同时在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中也采用了公允价值.
3.2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领域的使用顺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的提供会计信息,但是我们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必须考虑到公允价值的弊端,结合本国的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慎重的使用公允价值.
3.2.1 为了提供更好的市场以便在市场实行公允价值,并对公允价值进行推广,我们必须做到:(1)完善市场应用机制.在使用时必须有市场价格并不等同于公允价值的意识,公允价值会随着市场价格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股票交易等市场的机制.(2) 强化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对企业进行监督等能够避免不法人员进行利润操纵,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给投资者的利益带来损失,所以应该完善市场的监督机制,加强市场的监督力度.
3.2.2 针对不同的市场情况,适当的引入并使用公允价值.通过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可以明确地看出,我国在引入和使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正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改革和推广的,我们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市场的情况,以便及时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式做出调整.
3.2.3 根据市场数据库完善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为了使公允价值在市场中得到有效的利用,我们必须根据市场的数据库不断的完善公允价值得的估值技术,这样就既可以提高公允价值所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加大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
3.2.4 提高会计等专业人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随着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扩大,要求我们会计人员必须及时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公允价值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2.5 建立严格的审计机构,加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是我国在实行公允价值计量中应采取的必要措施.为了加强公司对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 2006年 2月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这一准则的发布对于财务报告及会计政策等信息的披露标准给予了规范的指导,特别是涉及到职业判断、易产生利润操纵的会计政策给予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性.
3.3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我国于 1998年首次引入公允价值,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其中又遭遇了全球化的金融危机,美国投资者与金融家对公允价值的抨击是否会影响到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施,应采取理性的态度进行分析与认识.公允价值的出现是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基础的,当证券等金融衍生品不断的在市场中流通时,投资者都迫切的希望能够得到最准确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也就因此产生,它对市场价格的准确反映能够为投资者和银行家提供及时的决策信息,减少金融市场的泡沫.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并不像美国的金融市场那样成熟完善活跃,对于审计等机构所披露的信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还不能完全准确的保证公允价值与市场价格的一致性,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市场机制逐渐成熟,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也会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也会有进一步的保证,而完善的市场机制会提高市场的活跃性,能够准确的提高公允价值的质量,因此在未来公允价值在我国一定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利用与推广.
〔1〕陆晓燕.公允价值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陈彬,刘锦莲.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J].会计之友,2009(7).
〔3〕陈代明.金融危机对中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0(6).
〔4〕晋自力.刍议经济波动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互动关系[J].商业时代,2010(35).
〔5〕谷玉霞.公允价值应用的经济后果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下),2011(3).
〔6〕王庭章.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下),2011(6).
〔7〕常满侠.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前景、影响及对策[J].现代会计,2011(3).
〔8〕曾人杰.公允价值会计:争论、局限及启示[J].中国农业会计,2011(3).
〔9〕朱一妮,高嘉会.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6).
〔10〕牟颖.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11〕张静,周靖尧.后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1(1).
〔12〕丁桦.金融危机后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下),2011(1).
F230
A
1673-260X(2014)08-00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