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企业盈利能力

2014-03-29 02:57:10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叶叔昌
财政监督 2014年17期
关键词:报酬率盈利指标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叶叔昌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

盈利能力常用的评价指标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净资产)报酬率、每股盈余和市盈率等。在以上指标中,销售毛利率和成本利润率一般用于评价个别产品(包括劳务,下同)的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资产报酬率和权益报酬率一般用于评价企业综合盈利能力,每股盈余和市盈率一般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综合盈利能力。每股盈余指标是权益报酬率指标的变形,可用权益报酬率指标替代,市盈率实际上是反映公司股票的盈利能力(即公司的市场价值)的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

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

企业盈利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产品技术含量。产品的技术含量决定了产品的附加值,一般来说,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产品的市场价格就越高,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也就越大,这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就越强。经过深加工的产品比初级产品的附加值高,其盈利能力也比初级产品要高很多。

(二)产品寿命周期。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产品处于不同的阶段,市场供求关系不一样,竞争状况不一样,企业经营策略不一样。在投入期,只有少数个别企业生产这种产品,基本上没有竞争,产品严重供不应求,产品价格会高出成本很多,这时产品的盈利能力非常强;在成长期,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产品价格会降低,这时产品的盈利能力仍然比较强;进行成熟期后,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价格降到较低水平,有的企业出现亏损而被挤出市场,这时产品的盈利能力比较弱;而在衰退期,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产品价格降到最低,企业普遍出现亏损而纷纷转产其他产品,这时产品几乎没有盈利能力。我国彩电市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三)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同一行业、同一产品,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企业盈利,有的企业亏损,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管理水平有高低,导致产品成本不同。

企业技术水平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影响企业的物资消耗,但技术水平最终是由管理水平决定的,因此,要将企业技术水平合并到企业管理水平中。

(四)职工工资待遇。在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中,每个指标都与成本(费用)有关,成本(费用)高低直接影响指标值的大小。成本(费用)分为消耗的物资成本、人工成本及其他耗费,物资成本和其他耗费具有较强的刚性,受企业管理水平的制约,而人工成本有较大的弹性,企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确定。企业给职工的工资待遇提高,盈利能力指标值就会降低。

(五)企业社会声誉。一般说来,在产品质量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社会声誉较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即使产品的价格高一些。因此,社会声誉较好的企业的产品销量会大,价格偏高,其盈利能力也就较强。企业社会声誉也是由企业管理水平决定的。

(六)国家政策法规。国家政策法规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国家对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税收返还,企业就可以取得更多的利润。又如,国家对某行业设立准入限制,对于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起到保护作用,这种企业可以获取垄断利润。国家政策法规之所以能引导企业行为,就是因为它对企业利润有影响。

三、当前我国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现状

现阶段我国企业主要采用的盈利能力评价方法是定量指标评价法和定性指标评价法。定量指标评价法主要是界定会计信息的模糊性,通过数学中隶属度来将企业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划定在一定区间程度。定性指标分析法则侧重对于指标因子的衡量,通过设定指标的多个因子,充分利用评价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经验来判断企业盈利能力。

当前我国上市企业大多采用定性指标评价法来测定盈利能力,因为其具体测算方式更为具体且严格,而部分中小企业在报表披露中多采用定量分析方式,在测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集中于对资产利润率指标进行正确的计算,还要将每个指标的实际值与连续多期资产利润率水平和当期同行业平均值加以比较。此外,多数企业将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两个指标联系起来分析,通过比较两个指标连续多期变动关系,判断公司通过举债是否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收益。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因素分析查找总资产和净资产盈利能力变化的原因。如果是由于利润额下降导致资产盈利能力下降,具体原因可以在上面的销售盈利能力分析中查找。如果是由于平均总资产或平均净资产增加而带来的报酬率指标下降,具体原因可以结合资产运营状况分析来查找。如果是由于财务费用变化所引起的盈利能力下降,也要相应的查找原因。多样化的盈利能力分析使得当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统一性上存在不足,横向比较缺乏统一口径。

四、评价盈利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是认清企业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管理。因此,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个别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前面已经说明,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有的适用于个别产品,有的适用于总体情况。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时,应在总体评价的前提下注重对个别产品的评价,这样可以知道不同产品的盈利能力,企业应优先发展盈利能力强的产品,将盈利能力弱的产品作为补充,淘汰没有盈利能力的产品。

(二)剔除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中,产品寿命周期和国家政策法规两个因素是企业不能控制的,属于客观因素;产品技术含量、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社会声誉是企业经过努力可以提高的,属于主观因素;企业给予职工的工资待遇要遵守国家(政府)的相关规定,符合当地市场行情,还要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只可适当提高,不能随意降低,这个因素介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之间。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应着重分析主观因素的影响,找出企业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不能让客观因素遮盖主观上的问题。客观因素带来盈利能力的增长不能当做企业的成绩,其素带来盈利能力的降低不能当做企业的过失。

(三)注意指标的可比性。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必然要有所比较,常见的比较方法有与历史同类指标对比、与同行同类指标对比、与计划指标对比。与历史同类指标对比时,应注意产品是否处于同一寿命阶段,国家政策是否有所改变;与同行同类指标对比时,应注意所处环境是否基本相同,条件是否基本相当;与计划指标对比时,应注意客观条件是否已发生变化,计划设定是否合理。

(四)结合全员劳动生产率进行评价。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增加值与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值,这个指标是用来评价企业经营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将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对比。

比较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应当注意它们的规模大小。比如有甲乙两企业它们的资产总额(假定为净资产,忽略负债)都是5000 万元,全年销售收入都是2000 万元,发生成本费用都是1200 万元,成本费用中含工资福利费都是200 万元,甲企业有职工10 人,乙企业有职工100 人,显然,这两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是一样的,而它们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差10 倍,职工收入也相差10 倍,人均利润也相差10 倍,可以说,甲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乙企业。

企业增加值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企业获得的利润和企业上交国家的税收,这三个方面可以看作是对企业经营所得的分配,因此,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用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

1.李萍、肖惠民.2004.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与完善[J].华南金融研究,18。

2.倪燕.200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10。

3.周小川.2000.社会保障与企业盈利能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6。

猜你喜欢
报酬率盈利指标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02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6:00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10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50
巧用Excel计算生活中的内含报酬率
财会学习(2016年22期)2016-12-10 07:13:10
众筹中创新项目质量和报酬率的激励效应研究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KPI与指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