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海禁政策的原因探究

2014-03-29 02:17兰延超
关键词:清廷贸易政策

兰延超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春 130024)

海禁,系封建王朝禁止本国私人商船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的政策。清代沿袭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但是较明代,清代的海禁更为严格。“禁海”、“迁海”、“南洋贸易限令”、“一口通商”等政策的实行,对清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探究清朝实行海禁的原因,以时间为序,从政治、思想、经济、特定历史条件以及突发历史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明为何清朝海禁逐步强化。

一、清初海禁的原因

(一)“抗清斗争”是清初海禁的根本原因

1.明郑集团的顽强抵抗

郑成功集团在建立金厦基地后,队伍日益壮大,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一支抗清武装力量,后又联合西南地区抗清名将李定国部,与清军展开了持久拉锯战,给清朝以沉重打击。海疆不靖,对于刚刚建立、尚未稳固的少数民族政权构成严重威胁。清廷企图通过和谈、采取笼络手段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挂靖海将军印等,希望借此达到招抚的目的,但却都以失败告终。为了切断抗清势力与沿海地区人民的联系,稳定政权,清廷不得不延续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查阅史料,从顺治十三年(1656)正式颁布《禁海令》到康熙十七年(1678)重申《迁海令》,均意在孤立以郑成功为首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抗清势力,使其孤立无援,不战而败。

2.各种反清组织的对立和斗争

清朝,建立之初,各种矛盾交织,尤其在入关后,实行剃发易服、圈地投充等大量民族高压政策,加重了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事实证明,一系列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全国局势巨大动荡,一些汉人由于憎恶满族贵族政权,利用民间宗教、秘密结社等方式同清廷对抗,反清运动此消彼长,清廷陷入前所未有的持久抵抗之中。其实明末清初,大规模的战争、大面积的自然灾害使清廷无论在人力或是财力方面已经严重透支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禁政策是为了维护政权稳定而采取的最为适宜的临时性政治决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非清廷长久之计。

于是在平定“三藩之乱”和统一台湾之后,政局刚刚稳定,康熙二十三年(1684)就以“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1]明确表达了清廷决定开海的意愿,同时也道出了清初海禁的根本原因。

(二)“海上军事力量”薄弱是清初海禁的客观原因

清初奉行海禁政策,还有一个客观现实的原因就是清廷海上军事力量薄弱。兴起于东北山林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在造船还是航海技术方面都缺乏经验,对海上贸易事务更是生疏,面对来自海上势力的威胁,自然而然就会选择保守的禁海措施。其实中国早在汉代远洋造船技术就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率领的船队,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造船技术上,都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不可比拟的。恰恰到了清代由于统治者毫无海权观念,严令不许建造大型海船,禁止远洋航行等等,使领先于世界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停滞不前。清代“重陆轻海”的思想十分严重,既不重视海上军备建设,又在水师官制设立上出现失误。水师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繁冗的管理机构使其在管理上十分混乱,营兵疏于训练,从而水师的战斗力也大大下降,仅是徒有水师之名,而未具水师之实。再加上清朝建立后不断受到了来自北部、西部等草原势力的威胁,平定大大小小的叛乱已经力不从心,何谈指望清廷发展海上军事力量,而郑成功集团却是凭借海战优势起兵抗清,清王朝既然无力大举攻灭海上抗清势力,那么实行海禁也是从政治安全角度考量的一种保守主义政策。所以清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不能一概否定。

(三)民族偏见思想带来政策相继出台

清廷入主中原后,如何治理汉民,使其一心,维护以满族为主体的统治,是满族帝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清初汉民的反抗使清帝始终抱着不信任汉人的保守思想。由于清初水师基本为汉族营兵,清廷惟恐汉族人篡夺兵权,沟通海上,自康熙七年(1668),“查毁沿江海各营出海之船,其内河快船,亦从裁汰”[2]4003。可谓有海无防,直到雍正五年(1727),清廷建立满洲八旗江南水师营之前,各塘汛口均无水师巡船。由此可见满族统治者对汉族营兵如此之不信任。出于防汉,清代水师主帅也基本由满族大员充当,如广东巡抚员缺,有人举荐由汉人充任,康熙帝回应:“此等海滨要地,汉人不可,应用满洲。”[3]但是对于擅长陆地之战的满清将员,不仅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之在对待海上事宜时经常做出错误的判断。统治阶级固执地认为只有将沿海汉人与抗清势力及外国商人隔离开来,海疆问题将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何瑜教授指出:“在西方殖民势力步步紧逼,沿海汉人不易管理的严峻形势之下,清朝统治者的戒备心理与日俱增,尤其是惧怕外国人与汉人频繁接触,相互勾连。”[4]在这样观念的驱动下,加之走私甚行,海盗活动增多,威胁其统治,清廷于是便釜底抽薪,实行海禁隔断两者的联系。

二、盛世海禁的原因

(一)天朝大国的虚骄思想促使清廷盛世延续海禁

清朝从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起,开始出现经济全面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中期,清朝国力达到鼎盛,这长达110多年的时间里,海禁政策曲折反复,时开时禁,时严时松,究其盛世下海禁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是由于统治者天朝大国的虚骄思想以及自给自足的客观物质基础,致使出现了狭隘的海禁政策。

满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对外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的进步都视而不见,清帝将以中国为世界中心的思想一以贯之,对“夷狄之邦”的贸易文化不屑一顾,如乾隆朝时,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带来了精挑细选足以显示英国科学水平和工业实力的礼品,包括地理仪器、机械、枪炮等,但清帝却认为这些不过是夸大其词而已,自称现今内府所制仪器,精巧高大者,尽有此类。其所称奇异之物,只觉视等平常耳。[5]并把允许西方各国来华贸易当成是“天朝”的一种恩惠:“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6]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加上当时经济的发展,内部市场齐全,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对外部商品输入的依赖十分有限,尽管开海后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但是由于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田赋,海关关税所占比例甚小,以乾隆十八年(1753)为例,四口通商时海关收入约90余万两,才占全年财政总额的三十分之一。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为一口通商后,海关收入更是减少到40—50万两,与田赋收入相比微不足道。[7]所以无论是在商业需要还是财政收入上,清朝对外部的需求都是极其有限的。而从政治安全的角度出发,加上自给自足的物质基础,所以出台了限制性的海禁政策,可见盛世中的海禁政策政治考量多于经济利益的权衡。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强化致使清廷加强海禁

自秦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到了清代雍乾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种皇权至上的专制统治下,无论对错,从中央到地方,都必须无条件地根据皇帝的旨意办事。面对西方各国纷纷前来要求通商的情况,清帝在根深蒂固的传统农本思想影响下,出台了康雍乾时期的限制贸易政策。皇帝要将一切权利置于绝对控制下,防止任何人拥权自重,不利于其统治。例如康熙年间,建立的行商制,就是典型的例子,开海后,不能将海外贸易直接放手于民间自由经营,就设立行商管理海外贸易,这样将行商作为外商及官府间的中间人,既将管控权放在政府手中,又达到了以商制夷的目的。

专制统治压制了许多探索追求变革的想法,康熙帝在晚年时曾说:“昔日三藩变乱,已侵占七省地方,彼时朕方壮年,凡事刚断,剿灭无遗。今朕春秋已高,凡事惟小心谨慎,期于至当。”[3]可见,在康熙朝末期随着康熙帝思想趋于保守,其统治方略也在发生变化,故出现了康熙朝末期的南洋贸易禁令,尽管请求开海加强对外贸易,鼓励工商业发展等提议不胜枚举,但由于听从皇帝指令已经成为天经地义,所以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王朝要想变革,只有皇帝改变了思想才能得以实现。

(三)西方外部世界的影响

清朝在建立之初,就定下了与西方各国交往的基调,顺治四年(1647)六月,在对琉球国王的敕谕中就有云:“朕抚定中原,视天下为一家,念尔琉球自古以来世世臣事中国,遣使朝贡,业有往例。今故遣人敕谕尔国,若能顺天循理,可将故明所给封诰印,敕遣使赍送来京,朕亦照旧封赐。”对安南及吕宋二国文亦相同[8]。很明显,清廷是沿袭传统的宗藩观念对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起先并无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之意,之所以出台各种对外贸易限令,是由于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后,他们来华贸易已经不是简单地开拓市场,是带有侵占领土的野心,试要将中国纳为其殖民范围。对于一个主权完整的封建王朝来说,必然采取防范措施来保障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汪敬虞在《论清朝前期的禁海闭关》一文中就曾具体论述过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抢劫中国商船,掳掠中国人口,刺探中国情报,以及侵占中国土地、破坏中国主权等一系列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明确指出随着侵略者活动的日益猖獗,清王朝的限制措施也日益频繁。

三、清末海禁的原因

(一)吏治腐败,军备废弛是清末海禁的客观原因

嘉道时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日渐突出,起义连绵不断。福建布政使裘行简明确指出起义发生的原因即官逼民反:“自贪吏辈出,以词讼为取利之源,以械斗为敛财之薮。而民心始离矣,始而怨官,继而仇官,遂至抗粮械斗之风,日益滋甚,罪岂在民,实地方官有以启之也。”[9]由于军备废弛,八旗兵衰败,使清廷毫无战斗力,清末朝廷对内面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对外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沿海地区的挑衅活动,清廷军队均无力应对。林则徐曾感叹:“虽诸葛武侯来,亦只是束手无策。”[10]日益衰败的清廷,不得不依靠实行禁令压制潜在的威胁。清末的海禁不仅是对内防止异己势力勾结外部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外侵略势力的一种镇压,尽管作用微乎其微,难见成效。

(二)鸦片贸易导致海禁愈演愈烈

嘉道时期,是清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此时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积极向外扩张及侵略的时期,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改变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国的地位,用最卑劣的商品侵蚀中国市场,鸦片的输入使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鸦片的泛滥又严重地削弱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使清王朝陷入政治统治的危机。面对着这样巨大的冲击,为了防止汉人与外国侵略势力联合起来重燃反抗火种,同时出于维护封建王朝主权完整,这一时期延续前代的保守海禁政策,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防范外夷的态度愈加强烈。其实早在乾隆朝时,对于出台一口通商这样缩紧的海禁政令乾隆帝就给出了明确的原因:“宁波原与澳门无异,但于此复多一市场,积久留内者益众,海滨要地,殊非防微杜渐之道,其如何稽查巡查,俾不致日久弊生,不可不豫为留意。”[11]

盛世既是如此,对于每况愈下的清廷而言更是忧心忡忡。嘉庆朝时期,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来华,清廷以“天朝统驭万国,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一视同仁”拒绝了英使陈乞到京师及沿海等地贸易的请求,后又因拒行叩头礼此等小事,嘉庆帝就拒绝接见,其实这是一种既自大又恐惧的表现,从一开始就采取防范措施,还在以天朝法度森严试图使其知难而退,绝其妄念,力求削弱西方商人对来华贸易的无限欲望,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又是害怕过度的贸易交往,导致王朝政权有变。诚如马克思所言,“推动这个新的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12]清末中国封建保守的对外贸易政策与西方迫切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需求形成对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武装侵略中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不得不竭尽全力发布各种禁海命令、防范措施,尽管这些禁令已经无力约束西方列强了,但在当时统治者这样抱残守缺的做法也是别无他选。

综观清代的海禁政策,清初确实在维护政权稳定,清末捍卫主权完整,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种政策却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力争海权,大力发展海上贸易的大背景下,清政府仍视自己为天下共主,勾勒了四海外夷宾服、万方来朝的美好局面,从起初不屑于同外界交往,到最后害怕无奈将自己隔绝于世界之外,使我国从清代中后期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与清廷实行的海禁政策有着一定的关系。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16[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5.

[2]赵尔巽.清史稿:卷135,兵志六·水师[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清官修.康熙起居住: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25.

[4]何瑜.清代海疆政策的思想探源[J].清史研究,1998(2):77

[5]朱雍.不愿打开的中国大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18.

[6]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435[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5.

[7]黄国强.试论明清闭关政策及其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1):48.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32[M].北京:中华书局,1985:267.

[9]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18[M].北京:中华书局,1986:564.

[10]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63.

[11]赵之恒,等.清高宗圣训:卷20,饬边检[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

[12]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

猜你喜欢
清廷贸易政策
政策
政策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助企政策
政策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贸易统计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