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玺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 明650500)
当今时代,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网络日益普及,同时伴随着全纳教育、终身教育、全球教育等理念的推广,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线上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大众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成为推动线上教育的动力和源泉。从十多年前MIT首次推出的OCW课程,到后来的开放课程建设,线上教育走过了很长的道路,期间既迎来了网络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也曾经陷入了自身发展的局限。而从2012年“MOOC之年”开始,MOOC课程在全球引发了一场线上教育的革命,由此对全球教育产生了不小震动。
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简称,意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它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几位教授的合作,以免费、高质、开放的课程内容对全球的学习者提供在线服务,从课程的选择、课堂作业的布置、课程讨论的参与、期中期末考试的检测到最终的修习证书,形成了完整的基于OER的开放共享模式。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宣传和强烈推崇,拥有诸多品牌和平台,最著名的是Coursera,Udacity和edX。如Coursera是2012年创办的与世界顶尖高校合作的网络课程平台,旨在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免费、优质的学习服务。它与高校合作,致力于技术和开发平台,高校则提供教师团队以设计、开发网络课程。
与传统网络课程不同,MOOC不仅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集合,更是以授课教师为课程主导,通过课程将学习者和教师连接起来的一种方式。与普通课堂教学一样,它具有完备的教学环节,但除了提供免费、广泛的学习资源,布置作业实施考评外,MOOC还为学习者提供了用户交互的平台。其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更强调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节点,在每一个节点上通过对学习材料的掌握之后都会对学习产生反思,最终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工具表现出来,整个过程具有构建性和社会性。
关于远程教育技术的开发建设,国际上有统一的E-learning技术标准,比较知名的有AGR、IMS、SCORM以及IEEE1484标准体系。其中最具权威性的是IEEE1484,我国的CELTS标准也是以此为依据制定的。该标准体系提出了关于学习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LTSA,由4个元件(学习者、评估、教学代理及投递)和2个数据库(学习资源及学习者记录)组成。教学代理元件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起协调作用。在框架中,学习者向教学代理提交学习参数,同时将行为传递给评估元件;评估元件根据学习者记录数据库中保存的学习者历史信息,对当前学习者提出的学习参数进行评价;教学代理根据评价信息和历史信息在学习资源库中查询适合学习者需要的资源,然后通过投递元件将学习资源以多媒体的形式返回给学习者。
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是在线教育管理平台的重要内容。传统的LMS如Moodle、Claroline和Sakai等这些有各自的优势和传统,但不适用于MOOC的课程体系,其原因在于:首先,面向对象的狭隘性致使该平台不能支持千万学习者同时在线学习;其次,没有适用于MOOC的社会关系规则。在MOOC的课程中,传统的教学关系如学生、教师、助教等在MOOC中被打破,原有的教学关系还存在,只是更多的学生朋辈关系会在教学关系中凸显出来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旧有的学习管理模型中,其知识库的构建受到了教师知识构成的影响而无法跟随教学过程而深入和扩展。而随着MOOC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对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定位与功用则有了新的发展。
现行MOOC平台建设的理念主要有基于关联主义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两种。基于关联主义的cMOOC更强调网络化知识的组织与获取,最终形成的是生成性课程;而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课程的教学是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延伸,采用结构化的课程和系统化的平台支持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建立的讨论群组共同协商以寻找共同兴趣,发现课后资料,共同学习进步。因此,MOOC平台的目的就是构建一个学习者的虚拟社区,在这里所有人都可以贡献知识、观点和想法而不仅只是学习和汲取知识。通过MOOC平台教授的课程,时间安排不受限制,可以通过与其他平台、资源的对接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而这一切都只需要有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就可以了。
Coursera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吴恩达和达芙妮·科勒于2012年4月联合推出的盈利性教育科技公司。它与世界一流的多家大学合作,提供免费在线课堂,截止2013年7月,Coursera平台共有用户数400多万人,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平台共有五百多门课程,从语言方面划分,英文类课程占绝大多数,还包括汉、法语、俄、西、葡、德、日语类等;从涵盖学科方面看,包括了生命科学、商业管理、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人类教育、数理音乐等内容。
Coursera的管理平台分别从课程信息、课程内容、考试和交互四个部分对每门课程做了总体介绍和详细解释。课程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公告、课程大纲以及评分方式;课程内容则是其核心部分,包括视频课件、随堂测验和主观题测验;考试主要就是从期末考试的角度对学员的学习做出评定;交互区主要是一个关于该课程学习的论坛。论坛内容以周为单位组建,每一周的内容都是由课程交流区、作业答疑区和自由交流区三部分构成。其管理平台的设计基于国际化、大众化的理念,所有呈现的材料都以英语为主,同时辅助有网站注册时选用的语言。
Coursera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课程设计方面。每门课程都是以学习者的学习路径为核心进行设计,从课程目标、课程概况、授课教师及助教、课时安排、作业及课程考核,通过整个系统给出了明确的学习导向。并且在每一个课程单元里详细分配了视频、讲义、课后材料和习题、讨论版块等。其次,学习支持方面。利用Web2.0技术将电子邮件、博客等作为学生自由讨论和交互学习的工具,将大数据的技术运用到学生作业的评析,针对犯有同类错误的学生提供反馈和支持。再者,“生—生互评”的评价机制①。以周为单位学习,在每周的学习过程中,助课会将课后布置的任务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至学员邮箱,学员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并按作业互评标准为其他几位指定的同学评分。此项目的实行不仅解决了作业批改方面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视野打开,使他们在审阅其他人作业的同时能认识到更多的问题。
3.1.1把握发展趋势,积极搭建区域联盟
通过对国外MOOC课程开发的研究发现,仅凭学校或教师的个人力量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存在不小困难。因为MOOC最重要的是要面向更多的学习者和更广阔的市场,而在宏观上的把控和调节则需要更多学校和组织的参与和协作。
3.1.2做好心理准备,打造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
国内在线教育的风潮主要还是受国外思潮的影响,而这股思潮在很短时间内就进入了中国并被抢占了很大的市场。因此,在国内高校及机构逐渐反应过来试图参与MOOC的活动时,就只能沦为为别人做嫁衣的尴尬局面。而面对具有深厚教育传统的中国,国内机构、高校应该迅速组建属于自己民族品牌的MOOC平台,在与国际化接轨的同时,深度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最大化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3.1.3做好技术开发的同时更要关注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创新
技术的更新只是新旧工具的更迭,只有教育理念和模式才是支撑整个平台发展壮大的根本。更具交互性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对在线教育的要求,这也是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乏关注的所在。
3.2.1管理平台的开发
基于MOOC平台的盈利目的和社会效应,MOOC平台的开发者致力于平台建设的投入,因而往往靠一支技术团队的操作并与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与大学的合作过程中,管理平台的二次开发则被放进了重要的位置。而我国大多数的大学教育管理平台则是由校方购买后即投入使用,面对复杂而多样化的需求则是无可奈何。
3.2.2管理平台的维护
在管理平台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在我国较多地呈现出单向的、结构单一的使用情况。如在日常使用中,教育管理平台更多的是信息发布与管理的平台,其所面向的教师、学生则在交互性方面显现不足。
“终身教育是21世纪的一大产业点,而MOOC则给在线教育平台开发商和教育产业人一个重大机会。”②随着在线教育的传播,MOOC已经越来越得到国内教育界的认可,不管是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还是教育方式等方面,MOOC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也将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注释:
①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评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39-41.
②Yves epelboin.MOOC in Europe,2013
[1]李纪元.MOOC背后的理念[J].中国网络教育,2013(4):39-41.
[2]吴淑萍.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 [J].软件导刊,2013(3):191-193.
[3]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4]李逸凡.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EMIF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7(11):82-88.
[5]林勇,倪有源.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34-36.
[6]李华,龚艺,纪娟,谭明杰,方佳明.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
[7]房晓瑞.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何伏刚,马东明,孙海民.探索MOOC教学方法在mLearning中的运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2(3).
[9]汪琼.MOOCs与现行高校教学融合模式举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
[10]刘新阳.WebQuest学习管理系统(LMS)设计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