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3-29 02:06:11李文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学校

刘 欢,李文峰,徐 哲

(重庆科技学院 1.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 01331)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诚信,是人类社会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伦理道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基,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伦理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诚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民族素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整个社会的诚信结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时代需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如今,在社会各界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也要愈加注重自身的社会地位及发展方向。然而,部分大学生为一己之私在社会生活中弄虚作假,存在较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

1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胡锦涛同志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中,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号召,引导着青少年学习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点燃当代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指明灯。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高校也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为此,我国各高校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诚信教育制度管理,即便如此,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现况仍然不容乐观。大学生诚信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思想不重视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学习择业、为人处事等方面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一是彻底否认诚信的重要性,愚昧地认为不必诚信,甚至认为诚信是墨守成规、呆板、不灵活的体现。二是对于诚信界定不清,一些大学生认为某些失信于人的表现只是开玩笑。三是表里不一,言行不一,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有些大学生表面上肯定并大肆宣扬诚信的重要性,抨击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一方面自己却昧着良心,欺骗他人。

1.2 学习不努力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而,部分大学生平时学习动力不足、不努力、不认真,旷课、迟到,为了考试不挂科,拿高分,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大学生似乎拥有伟大的理想,却常常睡在床上。在重庆市某高校考研自习室,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打着考研的旗号,很早在自习室占上座位,却一学期难见人影,很少去自习室复习功课。此行为不仅占用了其他考研同学的宝贵座位,自己却不学习,终究害人害己。

1.3 生活不真诚

大学生生活中不真诚的现象时有所见。如不及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甚至有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及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意识;不准时赴约,不归还他人财物,为了获得国家、学校的资助,竟然费尽心思开假证明;投简历时,个人信息作假等。部分大学生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信任自己的人撒谎,吹牛,甚至骗财。沈阳一大学生为了讨女友欢心,以出国为由骗取父母数十万。大学生活其实是人生的转折点,然而部分大学生不懂珍惜,甚至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残害他人,如清华大学朱令被投毒,导致一生被毁,家人痛苦,生活困苦不堪;复旦大学林某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害死同寝室室友黄某,造成两家人的终身痛苦与遗憾。如今,世界愈加开放,大学生恋爱也非常常见,但部分大学生对待异性朋友不坦诚,甚至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交男女朋友。信息化时代早已伴随我们多年,有些大学生假借他人名义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谣言,骗取他人财物。重庆市某高校学生因考试挂科,不想补考,竟然联合外校人员潜入教务系统篡改考试成绩,造成不良影响。

1.4 工作不踏实

很多大学生除了学习、生活以外还有工作,不管是在班级、学院或学校担任干部,还是在社会中寻找兼职,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如,学生干部工作投机取巧、欺上瞒下、你推我搡、不积极向同学传达上级的工作思想;在社会工作中拈轻怕重、逃避责任、不积极付出;甚至有些党员同志入党以后不能履行一个党员应有的义务,思想懈怠,不愿履行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有些大学生为了官职的大小尔虞我诈,害人害己。

2 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内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及道德品质问题。

2.1 社会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前提下,诚信是建设良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但由于我国法制体系结构不健全等问题,社会中尔虞我诈、贪污受贿、腐败造假现象较为突出。 回顾过去的一年,从搀扶老人反被讹诈到佛山小月月事件,人际间的失信行为,让人们感慨社会冷漠;从“瘦肉精”事件到全国声讨地沟油,商家的失信行为频频挑战人类的容忍底线;从学历年龄造假到招聘受骗,一些官员和政府的失信行为,更让政府公信力在民众心中遭受挫折。分析认为,完善社会诚信行为规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诚信管理制度是诚信社会建立的重要内容,自然也将成为我国政府在近几年社会管理创新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难免会受到社会不良之风的影响。

2.2 学校因素

高等学府对于大学生诚信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甚至部分教师还怂恿学生投机取巧,如,在学生就业推荐信中捏造获奖经历、个人表现、特长等,在教育教学方面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不时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并呈现出蔓延之势。2009年浙江大学原副教授贺海波被爆出论文造假丑闻;2011年年初西安交大原教授李连生等在2005年所获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被撤销,原因是涉嫌论文抄袭。就在一个月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欧塞尔因学术不端行为遭到离职一年的处分,学术不端行为已经严重地破坏到了正常的学术研究环境。大学生时常接触学术领域,虽然明白欺诈的耻辱,也难免不被这些不良之风的浸染。

2.3 家庭因素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多数家长一味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活状况,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甚至有的家长教育引导孩子如何圆滑处事,讨领导欢心,导致孩子盲目地认为一些不诚实、不诚信的表现是灵活、机智的表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对人、对事、对社会的认识,子不教,父之过。

2.4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诚信是一种优良的品质,诚信在今后生活工作中十分重要。但是,不少学生由于自身修养不够,对于诚信的真正涵义及重要性认识不充分,从而做出一些言行不一致的蠢事。比如,有些大学生明知作弊可耻甚至要受到惩罚,依然会不顾一切带小抄进考场;因为虚荣,找工作时简历造假;借言论自由,在网络上肆意散播谣言,损害他人名誉权;毁约、跳槽现象时有发生。如今大学生的心态也有所转变,从之前的认为作弊可耻到现在将一些徇私舞弊的事情看成理所应当,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

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对策

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重大责任,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其道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并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诚信教育问题。

3.1 从社会入手,完善法律制度

诚信顾名思义为诚实守信。看似属于道德范畴,却与法律密不可分。比如,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情节严重者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因此,要让诚信落到实处,不但要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要完善法律制度管理。首先,从社会入手,对于一些言而无信的可耻之徒,予以严惩;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浮夸造假、裙带关系,投票作假等行为予以严惩,扫除社会中的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注重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大力宣传不诚信行为的危害及严重后果;加强网络诚信法律制度建设,铲除、杜绝有害信息的不良影响,从司法、行政、经济信用等不同领域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让诚信落到实处,以良好的社会诚信之风,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大学生诠释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3.2 从学校入手,弘扬诚信之风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首先,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人无信则不立,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坚定大学生的诚信信念。其次,学校应定期举行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诚信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奖惩制度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将诚信落到实处。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德服人,为学生灌输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诚信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必要性。再次,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并考核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对违规、失信的大学生予以严惩,并记入学籍档案。另外,学校应为在校的每位大学生建立专门的诚信档案,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由可信人员管理。这一方面,可以督促大学生积极响应学校的诚信教育;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提供实质性的参考。加强教师的个人素质培养,对师资队伍的诚信度进行定期的评估。诚信道德是约束大学生诚信的根本,制度管理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诚信的有效手段,二者相辅相成,方能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

3.3 从家庭入手,以德教子

自古以来,家庭诚信教育是学校诚信教育和社会诚信教育的基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课堂,是我们人类受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品及发展。因此,家庭诚信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刻以诚实守信的面貌对待他人,向孩子传授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寓言故事或者现实案例向孩子讲述诚信的深层涵义,对子女表现出来的撒谎、不诚实的行为予以及时纠正。家庭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家法家规,对学生的不良言行,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应严肃处理,帮助大学生明事理,为社会培养出有德之人。

3.4 加强大学生个人素质培养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社会荣辱观,明确哪些行为可取,哪些行为要摒弃。遇到困惑、迷茫应与教师、家长积极交流,解决问题,切勿动歪念头。大学生可以多阅读德育方面的书籍,理解什么是诚信及讲诚信的重要性。定时查看自己的诚信档案,发扬优点,改正错误。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诚信知识讲座活动,丰富自己的德育知识。大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与帮助,时刻响应学校及社会的相关诚信政策,从自身入手,树立可靠的诚信观、价值观。

4 结语

诚信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也是一个家庭、社会、学校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家里的宝贝、学校的学生,其言行举止、德育操守不可能不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因此,要切实有效地解决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自己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与监督。

[1]陶书中.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理性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2]孙军.诚信教育风靡校园 [N].中国教育报,2002-11-20(8).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学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