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水坚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本研究对象是对梧州市龙舟运动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侧重研究近5年内梧州市开展的龙舟赛规模以及相关部门与市民对梧州市龙舟运动开展的态度及看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梧州地理环境独特,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市水资源丰富,广西85%以上水流经梧州,年过境水量2083亿立方米,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它丰富的水资源为梧州市龙舟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特别是梧州地处三江交汇处,拥有素称“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是开展龙舟竞赛最理想的场所。
梧州市龙舟运动历史悠久,明代至今一直延续着,是深受市民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每年端午节,梧州龙舟竞赛传统都在西江举行,起点铁顶角,终点谭公庙对开河面,参加者除市区、郊区代表之外,其他地方常来参加的代表队有:藤县、平南、赤水、桂平、郁南、封开等,甚至连梧州海关的外国人也来参加比赛。端午时节,梧州人就习惯在西江和桂江举办龙舟赛。在龙舟比赛的那一天,三洲两岸的数万人早早就站满西江边,观看那热闹的龙舟比赛,岸上的欢呼声与炮竹声震耳欲聋,场面沸腾,令人激动。现在赛龙舟已成了梧州每年必办的一项重大体育赛事,龙舟精神也成了梧州人倡导的不甘落后、争先创优的梧州精神。在龙舟赛举办当天还有摩托艇表演、拜龙母庙,这些活动的举办丰富了举办地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梧州龙舟运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它是深受梧州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表1显示,2008~2012年参加龙舟比赛的运动员人数较多,基本保持在400人以上,观众一直保持在5万人以上,说明开展龙舟运动的群众基础较好。
表1 梧州市2008-2012年龙舟比赛情况表
表2 梧州市2011年各项经济指标情况
表3 梧州市近五年龙舟比赛获前三名情况
表4 梧州市近三年“神冠杯”龙舟比赛奖励情况 单位:元
表5 梧州市市民对开展龙舟运动的态度
梧州市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梧州各种自然资源丰富。除了水资源丰富外,梧州市有丰富的花岗岩、钛、稀土、铅、锌、宝石等资源。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梧州是岭南山水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就2011年来看(见表2),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财政收入76.1亿元,增长3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2.87亿元,增长3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9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5651元,增长5.4%。可见梧州市的经济发展良好,梧州市这一良好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其开展龙舟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开展龙舟运动所需的支出提供了保障,它对于龙舟运动向前更进一步发展有着推进作用。
梧州市龙舟比赛的赛制为一年一度,主要是在每年的端午节举办。除此之外还会有龙舟邀请赛,如在广西第七届农运会由藤县农民组成的梧州市龙舟队参加了男子200m、500m、1000m直道竞速赛。梧州市开展龙舟比赛主要是以计时来确定名次,当参赛的队数较多时,先采取预赛、复赛,最后选出8个队进入决赛。梧州市龙舟比赛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由政府来组织,每年端午节为丰富广大市民群众的节日文化体育活动,增加节日喜兴,活跃节日气氛,梧州市政府组织市民组队参加龙舟比赛,端午节前市体育局发布举办龙舟比赛通知,制定龙舟比赛规程,鼓励市民组队参加龙舟比赛。据调查了解,市民是按照村、乡镇、县或者一个公司等自发组织人数报名参加,政府在这方面不做强制要求,所以组织上比较松散。
端午节是梧州市开展龙舟比赛规模最大的一次。在端午节开展龙舟大赛之前都有媒体做赛前宣传,如梧州电视台、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等都会做赛前宣传,旨在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看。在龙舟大赛举办当天为方便市民及时了解到龙舟赛事情况,梧州电视台会对龙舟比赛进行现场直播,让市民第一时间接收到龙舟比赛的信息。近10年端午节前来参赛的队伍有15~30支队伍。每支队伍参赛人数一般为26名,其中包括领队1人、教练1人、登舟运动员(含打鼓、艄公、龙证)21人、替补队员3人,每支队伍参赛人数近10年来基本不变。表3显示,梧州市2008年以来男队龙舟比赛获前三名的情况,从获奖名次来看,藤县塘步赤水队、苍梧人和队具有一定的运动实力。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龙舟竞渡”开始与旅游、经贸、民俗、文化、艺术相融合,已形成多功能的群众性集会欢庆活动,它对繁荣经济、交流信息、丰富文化生活是一个有力手段。梧州市龙舟比赛的开始大胆引进市场运作,探讨“体育搭台,企业唱戏”。如2008年的“万峰杯”龙舟大赛、2009年举办的“灏景尚都”杯龙舟大赛都是直接有商家赞助承办。
2010年以来梧州市是通过政府招商引资来举办龙舟比赛,其计划引资金额为30万,数量是一家企业。合作办法是由赞助企业承办比赛,赞助企业有权在各比赛现场促销和发放纪念品,在工作证、秩序册、成绩册等大会文件做企业广告,包括场地广告,包括围栏广告、气球广告、太阳伞广告等,比赛前期及比赛期间通过市各新闻媒体进行赛事的企业品牌宣传。但是奖励金额增加不明显(见表4)。要想梧州市龙舟运动能更进一步向前发展。必须加大经费的投入,坚持走社会市场化的道路。
从2010~2013年梧州市开展龙舟比赛的情况来看,梧州市龙舟运动发展势头良好,这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与市政府对龙舟运动开展的态度有关。每年端午节市政府大力提倡市民参加龙舟比赛,鼓励市民组队参赛。在端午节前,市政府督促媒介做好有关开展龙舟运动的宣传工作,安排体育局做好关于龙舟运动的通知、报名工作等。在比赛期间,市政府重视交通安全,如在陆地交通上,安排好交通执法人员做好疏通交通,预防行人和车辆流动紧张造成交通事故或者交通堵塞。在江面上,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也安排有交通执法人员维护交通秩序,如大型船只靠岸等。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参赛运动员人身安全,市委会在比赛期间为每位参赛运动员办理人身保险,并且市政府特定安排有救生艇随龙舟后跟踪,避免因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比赛结束后,市领导亲自临场颁发奖品。但是梧州市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立有科研实验室专项研究龙舟运动,有关梧州市龙舟运动的科研非常少,缺少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其对推动龙舟运动向前发展极为不利,梧州市政府部门对此应该加强重视。
赛龙舟是梧州市的传统体育项目,该活动出现的历史悠久。赛龙舟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每年端午节前来梧州市观看龙舟赛的人特别多,江边两岸早早站满了人,他们有来自市区、县城、乡镇。对龙舟运动感兴趣的市民有86%,但仍有6%的市民对龙舟运动不感兴趣,有8%的市民持无所谓的态度(见表5)。
从近几年参加比赛的队伍数量来看,梧州市开展龙舟比赛的规模还不够大,参与龙舟运动的人数还不够多。政府应该发挥其领导作用,大力倡导市民参与到其中来,如投入更多的经费,把经费分配到各个县城、乡镇中去,倡导每个城乡都出队参赛。其次,女性参与龙舟运动的比例甚少,近几年女参赛队仅有2支,政府应该把更多资金投入建立女队,重视女运动员的培养,鼓励女性参与。再有,媒介要做好每年开展龙舟比赛的赛前、赛中、赛后的宣传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梧州市龙舟比赛的过程及结果,使他们感受到龙舟比赛带来的快乐。
据调查发现,在端午节那天,梧州市龙舟比赛主要受洪水影响,若江上洪水过大,水流湍急,此时不宜举行龙舟比赛,龙舟比赛会被迫取消。如果端午节那天出现大暴雨,龙舟比赛也会被迫取消。在此之外,梧州市龙舟比赛的赛制是一年一度,如果端午那天受上述自然因素的影响龙舟比赛举办不成功,那么就会造成每年举办的比赛脱节,出现断续现象。这种现象会不利于对龙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为此,应该合理开展龙舟运动,如出现端午节被迫取消比赛后应该在端午节过后及时补办,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消磨经过训练后参赛运动员的意志,还可以使龙舟向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因此,梧州市应争取每年都能举办龙舟比赛,为了需要还可以每年开展多次龙舟比赛。
梧州市拥有很多大中型企业,梧州市开展龙舟运动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增加经费保障。体育无形资产的生命力在于资产最终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经营,给企业带来好的声誉,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龙舟运动的开展要围绕资产的利用进行赞助权的经营,通过龙舟比赛宣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赛促销,以销助赛,使体育赞助成为双方有利可图的举措,建立良性的企业合作关系,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近几年的参赛队伍只有20~30支,这说明参与龙舟比赛的人数还不够多。梧州市政府应该大力鼓舞更多市民参与到其中来,如提倡每个镇都分别组队前来参赛,这样毫无疑问能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梧州市政府应该有意识得扩大女性运动队的建设,争取有更多的女队参加,从而增强女性对龙舟运动的兴趣。为梧州市龙舟运动向可持续道路发展贡献力量。
现代龙舟运动不同其他任何竞技体育运动,它融旅游、经贸、民俗、文化、艺术、体育为一体,已形成多功能的群众性集会欢庆活动,它对繁荣经济、交流信息、丰富文化生活是一个有力手段。广西梧州市每年将五月初五定为“龙舟节”。在龙舟节当天,以龙舟为媒介穿插多个项目活动,如摩托艇水上表演、茶艺展示、宝石展示等活动,能很好地吸引更多的多的观众与游客,增进与外界的交流,宣传本土文化,增加消费,拉进经济发展,打破了体育运动单一竞技的传统习惯,给龙舟运动添加新的活力。
[1]温学书.广西龙舟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4).
[2]运君,朱建宇.我国龙舟运动的社会价值与前瞻[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5):46.
[3]王婷婷.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竞技龙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4]王宏元,杨林.岳阳市开展龙舟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
[5]贺昭泽.“龙舟竞渡”的发展及特点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
[6]沈勇进,费涛.浅谈龙舟运动发展及其社会化[J].湖北体育科技,2004,12(4).
[7]李洪玉.我国龙舟运动发展分析[J].北华大学体育学院,2009(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