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嘉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经常批评双轨制、公务员隐性福利、广义的职务腐败。但作为公务员家属,我则盼着公务员涨工资,常常做梦“高薪养廉”。
也许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当你就改革问题发声时,和你与亲友闲话时,对公务员的态度明显不同,心中的“公务员”也不是同一个形象。这或许意味着,公务员群体已经被视作了体制代言人,对体制弊病的批评、对社会不公的愤懑,都会率先射向这个靶子。
关于公务员涨工资的持续讨论再次引起了这种愤懑,两会期间何香久委员提出公务员涨工资提案后,更是遭遇了洪水般的骂声。即便随后就有很多媒体陆续澄清,此前对何委员提案的报道有断章取义之嫌,但网络的批评仍然不依不饶。中国的社会公众能集体表达诉求的机会是如此之少,看到这种诉求直接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机会更是少,因而任何一个能向体制施压的出口都不会被轻易放过。至于这当中,是否有人被误读了,是否就事论事地搞清是非了,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公务员群体——至少普通的、守规敬业的公务员群体,已在改革力量与既得利益者的角力中,变成了舆论的“人质”。这个群体涨不涨工资的问题,也因此超越了常识讨论的范围,而成为了一种符号。公众习惯据此作出最简单的判断:中国现在有没有国进民退,双轨制是要解体还是会继续强化,社会分配到底是迈向公平还是滑向失衡……因此,让公务员涨工资回到就事论事的层面,改变公务员的刻板印象,并不简单,需要一个宏大的改革语境。
首先,需要医疗、养老的双轨制改革给出时间表。打破双轨并不意味着公务员要和所有社会公众有着一模一样的方式(在很多国家,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都有自己的模式),而是与后者在资源、水平和养老金替代率上大体持平,剥离特权和各种优先身份。只有消解了体制内、体制外的二元思维,公务员涨工资一事才能回到常规语境言说,才能自然纳入收入分配改革的“扩中”对象里面。
此外,贪污、权力寻租甚至更广泛且隐性的职务腐败,必须要被严密控制、围剿、消灭。只要职务腐败以及其所带来的灰色收入还存在,全体公务员不论地域、部门、职务都要背着黑锅。实际上,过去两年中央反腐力度前所未有,八项规定风劲弓鸣,官场风气确实为之一清。但这个事实转变与公众心理转变之间还有一个时间差,后者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观察这种转变的稳定性。社会印象的形成或改观需要漫长的时间,反向说来,这更是对反腐肃贪的鞭策。
无论对公务员涨工资是弹是赞的人,其实都明白,公务员不等于官员,公务员也不等于准腐败者,这个群体内部地域、部门和职权的差别,可能比公务员和非公务员之间的差别还要大。但公众需要的,是一个言说这件事的合理语境,有了这个语境和前提,公务员涨工资才是顺利成章的。作为公务员家属,我也盼望这个“语境”能尽快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