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2014-03-28 04:42李小清
师道·教研 2014年1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解题

李小清

数学语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数学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一些学生害怕数学,越往高年级成绩越差,原因之一是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小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不完整,难以掌握严谨、难懂的数学语言。另一原因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要高度重视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准确把握数学语言的内涵(略)

二、构建数学语言培养的策略

不少学生进行计算或解决问题时,计算结果准确,但让他们说一说计算过程或解题思路时,却总是说不清楚,或是词不达意。原因之一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根据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条理,学会说完整的数学。

1.“说”图意

小学各年级的数学教材,都有各种各样的插图。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插图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说话,表述图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全面地、有序地看图,看清图上画的是什么,蕴藏什么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用一句完整的、通顺的表达图意话。如在一年级教学“比多”、“比少”问题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插图中上、下两排图形一一对应部分,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从多出或少出的部分,认识到“多”和“少”的含义;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2.“说”题意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读题也是一种训练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训练学生先朗读题目,然后用数字语言叙述应用题的条件、问题。分析思路和解题过程,通过让学生口头叙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小明剪6朵花,小军剪的是小明的4倍,两人一共剪了多少朵花?首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思考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回答问题:(1)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求两人一共剪了多少朵花,应该要知道哪些条件?(3)应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4)怎样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

3.“说”算理

老师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的运算结果也经常出错。”这种状况出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不明算理,机械地照搬公式,不能进行灵活运用。在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准确计算出结果,还要学生说出算理。如让一年级学生计算8+5=13时,可以让学生说出算理:我是这样想的,5可以分成2和3,8+2=10,10+3=13,所以8+5=13。如让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二位数乘二位数的估算“28×23≈”,学生分别说出三种答案“28×23≈560、28×23≈690、28×23≈600”并说出计算方法及理由,比较用哪种更好。这样既能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二位数乘二位数的估算计算能力,更能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数学语言能力,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利用语言,准确、明朗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思维将会得到提高。

4.“说”概念

在数学概念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对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复述,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生用语言对概念表达是否严密可以反映出对概念理解的程度,理解越深,表述越严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通过观察、触摸实物,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是方方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是长长的,两条边长,两条边短”,在学生用生活语言叙述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方的,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

责任编辑 邹韵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