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习文
(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安徽 巢湖 238000)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定位,到国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性高校转型”,都提出了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现实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应用性文科人才?从调研的情况看,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相比理工类技术类专业,更具有争议性与挑战性。也就是说,文科应用性人才培养面临的难度与困难在各院校还是比较普遍的。究其原因是人才市场对于文科人才需求的动态性与复杂性、文科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内涵构成的争议性以及人才成长的渐进性与变化性所决定的。为此,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科学合理地处理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本质与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转型发展为导向,以尊重专业特点为前提,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着力点,以教学规范管理为保障,力求科学合理地处理转型发展中面临的矛盾与冲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为根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能力提高。这一要求,指出了高校在制定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现实目标中,同时要“以教育本质与教育方针为指导”,警惕 “过强的功利导向、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分的实用主义、过早的职业定向和狭隘的学科专业本位”的倾向,学生成为片面的“经济人”、“职业人”,大学成了高级职业培训机构而不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精神殿堂。[1]
从国际改革大潮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在上个世纪末期就提出要培养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能力。通俗的理解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而过度单一的能力培养与过度实用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短期社会需求与现实供应,但并不符合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精神。它所带来的危害是学生变成各种证书、各种职场考试与应试的工具、变成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者与机会主义者,变成情感与价值缺失、个性与创新精神不够的被动的生活者。
这种教育生态,也会影响大学文化精神的建设,弱化大学教育在文化引领与传承、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实际功能。所以转型发展应该以“人”的培养为核心,构建一个系统合理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体系,不断提高这些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有效机制与长效机制。大学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教育本质与教育方针,让大学成为学生人人受益、全面发展的精神殿堂与成长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文科专业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育人教育、文化传承与传播、国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审美与情感教育、文化创新与创意等方面,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所以,教师应该在地方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专业研究与教学改革应该朝着大众化通识课程方向发展,以提高公众人文素养与文化精神为旨向,实现经世致用的人文价值。同时,坚持“德学并举、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虽然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种种争议,一个地方院校如何转型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通过转型发展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路径。
高等教育实际上一直在转型发展,只能说当下的转型发展依然带有某种阶段性特征。这一特征则体现为办学理念更加突出社会服务与满足社会需求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强化了市场需求、职业定位、技能培养;在办学方式上,进一步强化了开放式办学、产学研合作交流办学;在教学理念上,以强调“有益”、“有用”、“有效”来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
从这样一种趋势与特点来看,文科人才的转型发展却是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上对于转型发展的认同感与紧迫感还不够。教师的自我转型能力与发展能力还不够强。过度狭窄的专业本位意识;一劳永逸的课程意识;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交流、重自我轻学生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及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改革的力度与成效。
第二,人才培养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一方案,还需要在进一步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听取行业与专业人士意见,发挥教研室与教师主体作用,明确地方高校以及本专业建设在社会转型期到底 “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两大问题,紧密围绕能力培养制定人才培养规格,科学合理设置相应课程体系与目标管理。其中,大类课程要选精选优,理论课程比例要压缩、理论实际课时要减少,实验实训课程要加大力度,综合实践课程要有计划实现项目管理,同时尝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改革工作。人才培养修订,必然会触及师资队伍结构调整问题,也会牵涉到部分教师利益的问题,在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上也会增加难度,但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构成教学目标管理与质量管理是应该要坚持执行与落实的。
第三,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关键。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从师资结构上看,实验实训专任教师偏弱,有待改善与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偏少,导致教师自我转型与自我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具有从业经验与从业技能教师缺乏,导致实践性课程难以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也就说,师资队伍结构保留了精英教育的惯性势力,也带有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先天性学缘色彩,成为阻碍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今天的教学对于教师教学管理能力、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灵活运用现代媒体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实验实训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与开展,不仅对教师的知识与经验不断考验,同时课程项目化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新的课题。也就是说课程的多样性需要更多经验丰富的多样性师资力量,这是过去比较单一的课程类型所形成的教学能力不能胜任的。所以,鼓励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教师自身多种技能的自我培养,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管理与实施等综合能力,成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第四,办学条件需要改善。实验教学设备、实训实验场所与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动手训练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投入与购置。专业综合实验室、模拟仿真实验室、加工制作实验室需要建设,使学生在工作与职业“情境”中得到实际训练与能力培养。要建设一支实验室管理队伍与教师队伍,提高实验室效益与效能。要设置各专业实验室主任,负责学生实习实训等专项工作。同时产学研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包括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共享教师与教学设备资源、开辟实训实习就业基地等。
总之以转型发展为导向,做好转型发展整体规划,稳定推进各项工作,力求工作有想法、有做法、有办法,富有成效。
文科人才培养首先要有文化责任、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意识。在一个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背景下,要相信自身可以作为与能够作为。早在1984年美国发表了引起高等教育界强烈反响的《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该报告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其专业是什么,所应具备的学识有一个清晰的看法。并以历史、哲学、语言和文学的学习为基础,重新布局大学生必需的课程,人文学科与西方文化的学习必须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2]这是美国高等教育针对自身发展所作的反思与调整。
文科人才培养固然要准确判断人才市场需求,更好地对能力结构、内涵与质量标准实施定位,但是相比而言,它与理工类、工程类人才培养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不能盲目参照工程技术类培养模式,同时也避免培养同质化、模式化倾向,而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与实际情况,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
就人才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而言,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有时专业与职业匹配、岗位需求较强,有时则是通过自身职业迁移力来从业的。如过去精英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培养了一大批教师、文秘、新闻工作者包括社会管理工作工作者,这一方面说明专业与职业对口是需要机会的,另一方面。职业迁移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也是值得专业教育关注的能力。第二,今天的职业与岗位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天的新闻媒体,过去有单一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编辑、校对、排版等岗位细分,今天则需要全媒体人才,即需要掌握采编制播等综合技能。所以以岗位细分的素质与能力培养固然显得明确,但是却没有顾及人才市场的动态变化。第三,职业的不断调整与转化也是今天人才流动的重要趋势。专业对口职业、职业终身化的职业观念并不符合职业规律,所以学会学习与学会生存的能力应该成为人才培养中值得重视的核心能力。第四,文科人才的创新是建立在广度的拓展与深度的积累的基础上的,一蹴即就,立竿见影的做法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所以厚基础,重修养,打内功,注重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也是文科人才培养的一大特点,过度追求速成教育与与功利教育也不是文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点。譬如文科人才培养即便是写作能力培养、设计制作能力培养、摄影摄像编辑能力培养,绝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运用要求,其中还包括价值、情感、修养、想象力与创造力等内在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一定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与较好的研学能力的基础上,只有“道器合一”、“道技合一”才是合理的成才成长之路。
所以,在培养方案上,依然加大大类培养课程建设,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上的改革,在实验实训实践等课程目标上,除了目标量化管理,一定要包含学生个性意识、责任意识与审美创新意识的内在养成。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广义上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方式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和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上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或教学科目。
在大众化之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精英化教育模式,大学课程主要以知识本位课程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倾向于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出发,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上,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知识化、体系化,课程结构的独立化、专门化和课程知识的结构化。在课程的评价上,则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多数并非面向应用所设。
应用性课程是相对学科性课程而言的,为改变学校课程“过多依托教材,过多局限课堂、过多传授知识”的困境,对具体课程进行应用性改造,从而使课程走向更应用、更开放,更强调应用能力培养。因此,应用性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具有适用性和迁移性的应用能力为根本目的,其课程目标是既注重学科基础,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是一个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
教学质量的好坏,其实主要是通过课程建设、组织与实施来完成的。简单地说:成功的教学就是站好每一堂课。只是今天的课程具有开放新与多元性。它是一个互动交流场所,它是实训实验场所,它是模拟仿真场所,它是以活动与项目开展为目的的实践场所。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以经验与能力获取为指向、以学生成果展示为目的的教学设计成为应用性课程的重要特征。
这里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譬如专业改造问题、应用性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问题、课程管理问题、教材与教学资源开发等。总之,实践课程建设是实施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做好这项工作,要有系统的设计,同时要有各个击破,重点扶持,重点建设,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实践课程的规范化、有效化,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育自身特色。
教学规范是老问题,出现新问题,但是没有教学规范,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教学规范管理依然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园地,教师是关键,教师职业的内涵决定了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3]。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良好的精神品质、思想修养、道德情操去影响、感化受教育者,达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的。教师自身内在的品行品质、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意义重大而深远。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引发社会关注的问题。怎样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以德修身、廉洁执教,坚持规范性教学,把教学规范从外在支配和要求变为个人的内在动机和需求,尤为重要。
以制度落实与目标管理为抓手推进规范教学。制度落实就是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不断激发教职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杜绝各类教学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目标管理就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学规定性文件,从形式到内涵,从教学任务到教学质量,通过有力的教学监控,能够得到落实与体现。
应用性课程规范性管理是教学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课程大纲修订、课程组织与管理、课程效果评估等都亟待研究解决,以更好推动应用性课程建设的成效。
总之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核心的问题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顶天”的气度,就是肩负转型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一方面要有“立地”的精神,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实在在的谋求进步与发展。
[1]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战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0,(6):92-96.
[2]威廉·詹·贝内特.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的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J].金锵译.外国教育动态,1991,(5):33-37、32.
[3]冯莉媚.高校师风师德建设载体和长效建设机制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