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仍存在危险*

2014-03-28 15:03NanBroadbentSeismologicalSocietyofAmerica
地震科学进展 2014年4期
关键词:龙门山芦山余震

Nan Broadbent(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龙门山断裂带仍存在危险*

Nan Broadbent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地震研究快报》(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SRL)2014年1-2月期最新发表了8篇相关文章,描述并初步分析了芦山地震,指出2008年汶川地震引发了2013年芦山6.6级地震,芦山断裂东北60 km长的断层带最有可能是下一次大地震发生的位置。

2008年,位于四川省西部龙门山断裂带的汶川发生7.9级地震,死亡或失踪的人数超过8.7万,是1950年以来中国最大的一次地震。2013年,距汶川南部约90 km的芦山发生地震,导致203人死亡,11 492人受伤,受灾人数超过150万。此后,中外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关注日益增强。虽然目前在该区域获取的信息较多,但芦山地震之后,下一次毁灭性地震的时间和位置却很难预测。

龙门山断裂带南部,即芦山地震带,包含汶川—茂县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彭县—灌县断裂、大邑断裂以及一系列次级断裂。与汶川地震震中相似,该区构造十分复杂,研究难度大。

虽然芦山地震的主震区地表无破裂,但强烈的震动仍然导致震中区破坏、伤亡严重。研究人员初步分析了芦山主震及2次大的余震,发现此次地震大致起源于上地壳,终止于地下约8 km处。所以,芦山地震与地表断层无关,可能是由一条盲断层引发,与部分控制成都盆地边缘的大邑断裂大致平行。基于对汶川和芦山地震的大规模勘探,绘制了断层活动图。研究发现,芦山地震以“背驮式”向四川盆地扩展,但相对汶川地震活动性减弱,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小。6.8级芦山地震垂向和水平的近源强震动研究表明,垂向震动相对较弱,可能是由于地震能量在地下12~25 km处减弱,导致破裂不能直达地表。

为明确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关联,需从确定芦山地震的新震源着手。通过分析近断层强地震动数据(距断层几十千米处的运动)以及长距离(上千千米)远震数据,来寻找断层最先破裂的地方。据最新计算得到的震源位置,目前发现最初的芦山破裂是一个非定向的环形破裂事件,这证实了早期的观点。但计算得到的芦山地震主要滑移区距离汶川地震断层的西南段约40~50 km,2个断层之间的“间距”可能增强了地震危害。

此外,研究人员统计分析了广大地震区的余震次数及下地壳与上地幔的剪应力变化。分析表明,汶川地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区的背景地震活动性,对芦山地震产生了直接影响。如果将背景地震活动性的变化计算在内,那么芦山地震有62%的可能是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同时,研究人员定量计算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的应力载荷,研究表明,应力变化可能会导致芦山地震的破裂时间比预期大约提前28.4~59.3年,至少85%相当于汶川地震后期的余震,而不只是一次长期构造载荷。

汶川地震后,研究人员开始着手计算破裂带附近主断层的应力变化,确定危险余震可能发生的位置,验证应力变化计算对地震预测的有效性。同时分别将汶川和芦山地震收集到的数据与国际上其他4个地震(包括加利福尼亚兰德斯7.4级地震、土耳其伊兹米特7.4级地震、阿拉斯加州德纳里峰7.9级地震和新西兰坎特伯雷7.1级地震)的余震和应力变化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类似于芦山地震的强烈余震最可能发生在汶川地震的余震活动最强的地段,那里应力变化最大,断层带发育成熟。但照此标准,芦山地震只能通过应力变化来预测,而不是根据汶川地震后的众多余震来预测。

汶川地震为地震学家们提供了大量数据来预测该区下一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数据显示,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带南部(芦山地震区)地震应力增大,但仅凭这一点很难预测断裂带南部是否会成为汶川地震后的下一个破裂点。地震矩的研究也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力矩平衡能够对比同一时间段断裂带内积累与释放的地震应变能。龙门山断裂应变能积累缓慢,1 000多年来无大地震发生,因此无能量释放。汶川地震后,其南段最有可能成为破裂点。目前认为,芦山断裂的东北部约60 km长的断层带是下次大地震最有可能发生的地区。

文献来源:Broadbent N.Longmanshen fault zone still hazardous,suggest new reports.(2014-01-02)[2014-01-20].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4-01/ssoa-lfz122513.php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王君兰 编译;刘学 校对)

(编译者电子信箱,王君兰:wangjl@llas.ac.cn)

P315.5;

D;

10.3969/j.issn.0235-4975.2014.04.002

2014-01-20。

猜你喜欢
龙门山芦山余震
龙门山·卧云台
龙门山居图
“超长待机”的余震
生死之间的灵魂救赎——《余震》和《云中记》的伦理问题
等待白雪的龙门山(外一章)
三次8级以上大地震的余震活动特征分析*
春回芦山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
芦山地震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
近年来龙门山断裂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