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严青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方法论特色
于严青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研究综合运用了唯物分析的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具体来看,这些方法论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实践论、人的主体论、辩证否定方法、系统整合法、矛盾分析法。因此,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既是珍贵的理念,同时也彰显了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方法论的综合运用。
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法论;唯物分析;辩证分析
文化建设是刘少奇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其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理论,对于当时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也给当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启示。刘少奇对于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跟随着中国社会革命和发展的脉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以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内的任务为反帝反封建,与敌人反抗和斗争,因此当时的文化建设尚处于党的工作的次要位置,刘少奇当时的文化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的修养方面。1937年7月,刘少奇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演讲,以期通过提高共产党人的修养来加快革命取得成功的脚步。
第二阶段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随着国内经济、政治建设逐渐走上正轨,刘少奇对于文化建设更加重视,这个时期也是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在此期间,他重视文化革命和教育改革,在1958年“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①并具体提出要扫除文盲,扩大小学教育,重视知识分子,尤其是劳动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的作用,而且对作家的修养问题,以及新闻宣传的发展也进行专门论述,他极具前瞻性地对中外文化、中外新闻宣传工作进行辩证的分析,倡导吸收国外资本主义的优秀文化。
第三阶段是1956年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刘少奇重视文化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新政权的重要性,强调教育对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先后解决了“工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矛盾,提出勤工俭学的必要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这是切合当时中国现实国情的教育举措。
关于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主要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建设理论,可以说,这既是理论,也是方法,并且后者具有更大的研究和运用价值。通过研究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研究老一辈革命者的文化建设理论,另一方面可将方法论运用到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集合刘少奇所提出的文化建设理论内容,可以分析出该理论中蕴藏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两方面的方法论特色。
(一)“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特色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方法。因此,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无处不彰显着该唯物分析方法——立足中国国情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保证文化建设工作不变质,保证效率。
对于文化教育工作,刘少奇根据我国存在着很多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情况,提出要向他们学习,但不能让他们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侵蚀无产阶级队伍,要“帮助他们转变为同劳动人民密切结合的新知识分子”。在文艺工作改革中,也根据中国实际,提倡文艺工作与多种经济成分结合,不需要全部改为国营,从而让文化团体存在竞争,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
在文化教育方面,当时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育发展不平衡,中学教育尚未得到普及,只实行一种教育制度不能普及教育,国家和家庭仍然负担不起,在这种环境下,刘少奇创造性地提出了“半工半读、亦工亦农”的教育思想,即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通过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扩大当时中国受教育者的范围,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工人、农民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方法上,刘少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将理论联系实际,虽然这一制度在现在看来存在空想的成分和色彩,对于“全日制学校不再增加”的要求也是过急、过快的表现,但不可否认刘少奇对于这一制度的提出是结合当时中国实际,在教育理论上和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中有独特价值和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二)“立足实践、循序渐进”的实践论特色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著作中最具标志性的名言之一,它宣誓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转向。实践论,即要求立足实践,从实践出发去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彰显着实践论的方法论特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就提出“共产党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革命斗争实践中进行各方面的修养……而修养的唯一目的,又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②。这是刘少奇最早将党员修养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提出修养要源于实践,修养的目的又是为了指导实践。在革命取得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刘少奇又将“修养”从党内扩展到党外,对于文学作家的创作活动提出要求,他十分强调作者体验生活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素材,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没有到农村去领导过或办过合作社的人,自己一点经验也没有,要描写农业合作化,那总是困难的,写矛盾、冲突也没有办法写”③。因此,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实践论的方法论特色,要求文化创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即使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也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立足实践,脚踏实地地进行文化创作。
(三)“源于人民、服务人民”的人的主体论特色
刘少奇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特别重视人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能动创造作用,他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对于人的重要性,人民只有具有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发挥能动作用,他提出:“必须使我们的工人、农民有文化,而且是有相当高的文化,我们这个国家的整个面貌才可以改变,才可以逐步消灭三大差别,将来才有希望进入共产主义。”④
除了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刘少奇还将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刻体现了人的主体论中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对于作家,他要求文化创作要立足群众生活,作家要加强多方面的修养,思想上要有社会主义热情,要用人民的观点、思想感情和趣味去描写和塑造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于记者,他强调新闻媒体要和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需要反映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关注群众反对什么,拥护什么,要求什么,对记者明确提出:“我们要了解群众,向群众学习”,“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习”⑤。因此,不难看出,刘少奇既要求文化建设要立足群众,又要求文化作品能反过来指导群众生活,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一)运用辩证否定规律阐明了中外文化的关系
刘少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的关系。
首先,对于中外文化,刘少奇认为,“自己好的要保持、发扬,国外好的也都要吸收”⑥。体现了其对待文化辩证吸收的观点:对于外来文化,他反对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世界各国的电影都要搞进来,包括美国的。一种是进步的,一种是无害的。无害的,能帮助了解情况的,也可以进口。有害的,不要进口”。由此可见,刘少奇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倡批判吸收外来文化成果,对于当前文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关于党和政府对于作家、作品的干涉上,刘少奇也认为要辩证对待,他提出:“党与政府采取政治上的干涉,有的是应当的,就是干涉得对的;但是也有的干涉是粗暴的,或者干涉错了的。”因此,党和政府对于文化作品的干涉有好处也有不足,因此“干涉”需要有正式决定,出示正式文件,绝不可以口头发表意见,作者有权表示不同意,可以将正式文件连同意见一同寄到中央或相关部门。
再次,对于中外新闻传媒的工作,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谈话和听取新华通讯社汇报时,都倡导要向西方的通讯社学习,辩证看待外国资本主义的通讯社,学习他人的先进之处。他对通讯社提出要求:“你们可以互相学习,也可以看国民党的报纸,看外国通讯社的报道,人家有许多东西不比你们写得差,甚至还好些。”⑦“新华社要学习塔斯社,同时也要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⑧在建议通讯社学习西方的同时,更要求中国的通讯社要报道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新闻,树立威信。
刘少奇这种文化辩证分析方法有利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着异曲同工的意义,同时,对于当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交流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也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二)以系统整合方法研究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的关系
刘少奇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始终是与中国经济、政治建设结合在一起的,立足于当时中国的实际,以系统综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理论成果。
首先,刘少奇深刻认识到:“我国人民的共同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有强大的工业和农业,有高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⑨由此可见他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只有将经济、政治、文化统筹协调发展才能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而非仅仅注重生产力的进步和政治权力的强化,以一种全面、系统的方法把握文化建设和经济、政治建设的关系。并且他找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纽带,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批批具有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先进生产者,带来新的生产技术,“如果有重大的生产技术的发明,就要引起生产技术的重大改革,带来生产的巨大高涨”⑩。从而推动经济进步,带来整个社会进步。
其次,在文艺工作体制改革中,刘少奇允许文化艺术产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956年刘少奇在文化部党组织作的《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报告中,对于民间职业剧团是否改为国营进行了论述。刘少奇根据中国国情,客观提出采取不同的经济成分发展文化,更能发挥每个文化形式的特色,促进文化繁荣。他认为:“几千个剧团都国营,会搞掉积极性。这不是促进,而是促退。该搞合作社,而搞了国营,这就是‘左’。”⑪因此,他认为只要有利于文化产业繁荣、增强文化产业活力,可以采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模式,提倡统筹发展国营、合作社、个体劳动等多种形式,通过系统优化的方式,选择最优方法处理文化发展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三)以矛盾分析方法解决教育与工业、教育与劳动的矛盾
刘少奇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对于教育这一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进行了重点的论述,并且通过矛盾分析方法,解决了“教育救国”与“工业救国”,“劳动”与“教育”这两个矛盾。
首先,刘少奇以矛盾分析方法解决“教育救国”与“工业救国”的争论。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主要矛盾是改变经济落后的状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将经济建设作为我国建设的中心。因而工业建设是主要矛盾,教育发展是次要矛盾,所以,在抓工业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处理好教育事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仅有工业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此外,从本质上讲,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上层建筑,因此,这个争论实际上也是人们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人们,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可以推动经济基础的巩固。刘少奇在此基础上判定,工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不可顾此失彼。工业救国,为国家建设提供物质支持,建立经济基础,但是工业发展需要技术支持,而技术支持又依赖于教育事业发展,因此,工业救国与教育救国两者是相互联结的,工业的发展需要教育为其服务,从而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
其次,刘少奇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教育改革理论,克服了接受教育就不能参与劳动,参加劳动就不能接受教育的问题,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相结合,克服两对矛盾中分别存在的弊端,这是刘少奇文化建设思想中的一个闪光点。
总之,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方法论特色,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运用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而逐步形成的,虽然其中不免存在一些空想成分和过于绝对化的要求,但对于中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启示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文化建设中,中国人民在进行文化创作中,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实践,以人民为主体,创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另一方面又指导着当代文化建设要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不移本色,同时又能够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处理好传统与当代文化、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注释:
①③④⑥⑧⑨⑩⑪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8页,第186页,第469页,第191页,第367页,第195页,第195页,第189页。
②⑤⑦刘崇文、陈绍畴:《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58页,第399页,第400页。
责任编辑:庄亚华
D2-0
A
1673-0887(2014)05-0106-04
10.3969/j.issn.1673-0887.2014.05.23
2014-04-22
于严青(1991—),女,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