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技术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不得不从新闻传播教育自身的双重属性——新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和新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谈起。就前者而言,新闻教育通向职业,培养的是职业人;对于后者来说,新闻教育重在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人格的塑造,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媒体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冲击需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媒体,从技术的角度讲,网络的传播方式、接受方式、内容创作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传播主体的地位被颠覆,受众的反馈几乎同步进行。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现在需要倡导“干中学”,而非拘泥于传统的“学会再干”。新闻传播教育要顺应发展,适度改革。
完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加强技术性内容,强化学生的技术能力,尤其是多媒介融合的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就新闻传播人才而言,新闻专业素养不再局限于掌握一般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它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具备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新闻生产与制作上,能够掌握不同媒介的特性与技能,为市场提供不同形式的新闻作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够借助于新的媒介传播手段和平台来传播新闻作品与信息。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一些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已经尝试采用跨学科的培养模式,淡化新闻院校专业系别建制,打破原有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的设置界限,让各专业教学之间实现更多的交叉互动,通过学科融合促进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然而,无论是增量改革还是跨学科合作,要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单靠新闻传播院校孤军奋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和新闻业界的联系,双方合作,共同培养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
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的目的都在于为社会培养传媒人才。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方面,传统媒介出现萎缩,发展速度放缓,传媒产业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新的行业方兴未艾,其他产业对具备新闻传播素养的人才需求日增。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能够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市场需求,转变人才培养目标,除了为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还可以为网络媒体乃至政府和企业等输送复合型人才。
然而,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全部内容,新闻传播人才也不是传媒技工,无论媒介生态如何变化,新闻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依然是新闻内容。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二重属性:新闻传播教育作为大学教育。
新闻传播教育作为大学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所大学、一个院校的全部要义,完成职业教育后的学生,只是处于文化生产链条的最底端。如果说,传统社会信息匮乏,那么现代社会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海量的信息,容易使人懒于思考,乐于盲从,削弱人的主动性和想象力——这才是对人的精神自由的最大威胁。作为大学教育的新闻传播教育,更应是一种完整人的教育、自由人的教育,它着重培养人的四种能力:
人格养成。尤其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正确的道德观,这在互联网时代尤为重要。新闻传播教育在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的过程中,不应该忽略其作为大学教育更为根本的目标:关注人本身,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即使基于实用,它也是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因为它不仅关系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职场,还对其进入职场之后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人格的养成需要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学生的人文历练,即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对于新闻传播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个体而言,培养人文内涵有助于提升新闻敏感度和思维能力;就行业而言,用人文精神烛照新闻伦理,能够保证新闻产品作为文化产品的精神品质。人文让我们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丰富多彩中感悟到生而为人的意义,它让我们富于同情心与正义感。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文修养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怀抱高尚的新闻从业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在新媒体环境下,重视对新闻专业学生人文内涵的培养,有助于纠正不良信息所导致的价值观偏差,从而更好地尊重新闻伦理,遵守职业规范,培养爱岗敬业的新闻从业人才。
历史感。具备历史感的人,不仅能够跨越时间维度去看事物,将事物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观察;还能区分重要与琐碎,辨别永恒与短暂。新的媒介生态环境虽然降低了媒介的准入门槛,却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闻敏感度和洞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者的时代,公众参与表面上丰富了媒介内容的来源,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媒介素养、对新闻的认知等参差不齐,如何整合信息以创造出更有见地的内容产品以获得社会的认可,便成了新闻人的必备素质。对于历史感的养成,人文是基石,缺少了人文积淀的新闻人很难把握繁复信息背后的新闻本质和规律,新闻报道也容易浮于表象;缺少了人文修养的新闻学生则可能缺乏对网络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
读写能力。无论技术的发展让传播变得如何快捷,形式变得如何花哨,就目前来说,优质内容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依然无可替代。哪怕是以网络和手机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也强调内容的充实、丰富和新鲜。读写能力的养成,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就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典。经典,尤其是人文经典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兼备地理的广博,阅读这一方面的经典著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仅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感。
想象力与主动性。创作源自于想象,无论是对于个体而言还是对于新闻创作自身,想象力和主动性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想象力与主动性既来自于继承,也来自于自由和主动。所谓的自由与主动,即具备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不被经验和现实所束缚,能够主动让自己的思想遨游于无限的可能性之中,主动自由地阅读,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获取知识,自由地进行创作。
总之,新媒体、新技术给新闻传播教育所带来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在“变”与“不变”中寻求统一,找到平衡。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一方面,这是一个“技术决定论”的时代,因此新闻教育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需要适度地反“技术决定论”的时代。坚守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一方面,这是一个“技术决定论”的时代,因此新闻教育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需要适度地反“技术决定论”的时代。坚守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