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定期登记是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2014-03-28 05:33:56韩强
创新 2014年6期
关键词:纯洁性党员队伍定期

韩强

党员定期登记是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韩强

建立党员定期登记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党员登记指党组织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对党员的资格进行审查登记。党员登记是党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进行党员登记,及时清退不合格党员,是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重要举措。目前党员登记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党员定期登记仍处在探索阶段,近年来山东寿光等地进行的把党员登记由临时登记改为定期登记的探索收到了一定成效,为我们完善这一制度提供了借鉴。

中国共产党;党员定期登记;党的纯洁性

党员登记是党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登记指党组织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对党员的资格进行审查登记。党员登记主要分常规登记和临时登记两类,其中常规登记主要是指新党员入党时进行的登记,临时登记是指结合重大教育活动对现有党员进行的身份确认登记,其中符合党员标准的予以登记,确认为党员;不符合党员标准,经多次教育帮助仍不转变的,不予登记,取消其党籍。目前临时登记在党员登记中作用日益突出,受到高度重视,但是临时登记毕竟具有随机性、临时性特点。近年来山东寿光等地的探索证明,适应党员队伍建设需要,把党员登记由临时登记改为定期登记更有利于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也有利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一、实行党员定期登记的必要性

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在于保持党员队伍纯洁,在于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列宁早就提出:“党的组织绝不应当以降低党员质量为代价,来换取党员数量的增加。”[1]“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2]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从三个方面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一是提高新党员发展的质量,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二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通过学习、培养、锻炼使党员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三是畅通出口,及时淘汰不合格党员。进行党员定期登记无疑与这三个方面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进行党员定期登记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历史经验。党员定期登记源于重新登记,是党的历史上历次党员重新登记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在党的历史上,进行党员重新登记是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重要途径,是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党的建设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早在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党即表明“完全承认第三国际所决议的加入条件二十一条”,其中第14条的内容即为:“在共产党员可以公开进行工作的国家里,共产党应该定期清洗党组织的成员(举行党员登记),以便不断清除那些难免混入党内的小资产阶级分子。”[3]自建党以来,我们党曾经进行过五次大的临时党员登记:井冈山时期的党员登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员登记;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行的党员登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的党员登记;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后进行的党员登记。历次党员重新登记对党员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起到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的作用,因而全党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历史经验,其中考虑到党员队伍变化加快,需要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等情况,尤其应该把党员重新登记改为定期登记。

第二,进行党员定期登记是纯洁党员队伍、发挥党员作用的迫切需要。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发挥党员作用,必须畅通党员队伍“出口”,随时把不合格党员清除出去,这是我们党能够发展壮大、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一条重要经验。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手中掌握着权力和资源,因此一方面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想方设法混入党内,另一方面一些已达不到党员条件的党员又不愿自动退党。在这种情况下,从党籍管理入手,创建一条畅通党员队伍“出口”的正常渠道无疑是有效的。有了这样一条正常通道,清退那些因种种问题不符合条件的党员便有了制度依据,那些斗志减退的党员看到危机而不得不警醒、振奋,这样党员队伍就会发生积极的变化。从实际情况看,2012年中共寿光市委通过开展党员登记活动,使102名党员没能登记,这虽然在全市6万多名党员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其对党员产生的震动是深刻的。[4]

第三,进行党员定期登记是实现党员管理转型、加强党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中一个基本内涵是提高党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尤其是党员管理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党员队伍管理必须实现转变:一是实现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变。要不断提高新党员发展的质量,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党员队伍管理,通过学习、培养、锻炼使党员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畅通出口,及时淘汰不合格党员。二是实现从关注整体到关心个人的转变。过去我们强调整体要求、整体利益较多,对党员个性要求、独具特点缺乏关注,影响了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市场经济为个性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在党员管理中要注意培养党员的个性,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在党内形成良好的氛围。三是实现从事后惩治到事前预防的转变。要真正实现党员管理的转型,党员登记制度必须进一步改进完善,以定期、经常性的登记提醒、约束、激励党员,使党员“平时工作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来”。

二、当前党员定期登记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党员登记虽然是一项基础性、常规性的党内组织工作,但是其制度化程度明显偏低,党员定期登记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党员登记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使这一工作的成效存在明显不足,亟须在实际工作中改进和加强。

第一,党员登记制度缺乏明确定位。党员登记制度是党员管理的最基本制度,在党的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之所以要求党员在入党时完成党员登记,同时在进行全党性的教育活动后进行了五次大的临时党员登记,就是因为这项工作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党内制度的设计中,就全党而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党员登记制度,《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也没有这方面的制度构建设想,当然,我们可以先在基层党组织进行进一步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制定相关制度,但是党内制度建设的现状说明这一制度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既没有对其定位有清醒认识,也没有纳入制度建设的总体框架,没有制度建设的准备,必然会对这一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党员管理存在的种种不足无疑与缺乏这样一个基础性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全党性的党员定期登记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要加强党员管理,必须围绕党员登记尤其是定期登记建立相关制度,完善党员信息,掌握党员动态,但是,恰恰是这项基础性工作目前重视不足,运行不畅,尤其是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增加,致使大量党员成为“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作用也难以发挥。还有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组织观念淡漠,长期不参与组织生活,党组织对这些党员缺乏掌握和制约,这反映出我们现有的党员登记工作存在明显不足,也是对现有党员登记工作的挑战。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党员留在党内,不利于党的形象,也对其他党员作用发挥造成不良影响,必须从制度上畅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而党员定期登记制度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形式。

第三,当前党员定期登记工作不够规范、效果有限。现在党员定期登记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主要由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地方党委要求和自身建设需要进行探索,由于缺乏更高位阶制度的支持,加上只有少数单位开展这一工作,而且对其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因此,目前党员定期登记工作并不统一规范,影响和效果也非常有限。相对而言,山东省寿光市委组织部推行“半年一分析、一年一评议、三年一登记”的党员定期登记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5]成为这一探索的标志性成果。河南濮阳市委组织部探索的方案是党员每两年进行一次登记,并经过组织学习、提出申请、征求意见、民主评议、上报审批、做好善后六个程序,其工作安排是2013年对党员进行初次登记,各县(区)至少拿出一个乡(镇)进行试点,其余乡(镇)于2014年底前登记完毕,县(区)直单位于2013年底前登记完毕。[6]应该说多数单位的探索和濮阳市委组织部相仿,是党的十八大后开始的,在登记程序、时间安排、处置意见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此需要上级组织部门及时给予指导,对其中的成功经验予以推广。但就这项工作的现状来说,其阶段性不足还是非常明显的。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及党员队伍的壮大,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工作日益繁重和复杂,切实加强改进党员登记工作,建立相应制度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党员队伍管不好,就会影响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强党员定期登记工作的对策

在当前形势下,要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和纯洁性,需要从三个基本的视角开展实实在在的工作。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山东五莲、寿光、诸城三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在以上三方面有重点地做了一些新探索,对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很好的启发价值。

第一,切实健全完善党员登记制度。党员登记目前更多的是一项工作,还难以成为制度,因为工作的规范化、经常化都有所欠缺。要提高这项工作的水平,必须走制度化之路,从制度上加以完善。要把它从制度上定位,用制度标准规范,以执行制度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强调提高“党内法规的系统性、协调性、统一性”和“匹配性、操作性、实用性”的要求,要进一步推进党员登记的制度化,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二,重视总结党在历史上开展党员登记的经验。开展党员登记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只有健全党员登记才能使党员增强组织认同,遵守党的纪律,自觉履行义务,为党的事业奋斗。而且在开展大规模的党员教育活动之后,一般会进行新的党员登记,借以淘汰不合格党员,纯洁党的队伍。可以说,在党员登记的必要性、内容、形式、程序、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上,中国共产党都达到了较成熟的高度。新时期开展党的建设,虽然面临的形势任务与过去有所不同,但是过去有益的经验必须坚持和继承。概括起来说,这些经验集中表现为:把党员登记作为党的基础性工作;以党员登记发挥党员作用,促进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党员登记纯洁党的组织;在党员登记中坚持严格标准、发扬民主、治病救人原则等等。这些经验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切实完善党员定期登记的程序。党员定期登记与每一个党员息息相关,因此必须着眼于科学评价党员,完善党员登记程序,而且程序设计得好,可以收到更长远的效果。以寿光的党员登记程序为例,他们在党员登记中是按照3个步骤、13个环节来进行的。第一步的准备阶段共有6个环节,包括深入宣传发动、组织学习教育、提出登记申请、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征求群众意见、形成综合评价。第二步的召开党员登记会议包括5个环节,即组织宣誓、党性分析、民主讨论、民主测评、作出决议。第三步的严格审批处理则包括上报审批和稳妥善后2个环节。相对周密的环节保证了登记结果的公正。

第四,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登记管理。流动党员管理是党员定期登记制度面对的突出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各地积极探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些地方采用外出党员管理证、管理手册等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仅靠个别地方发放有关流动党员管理的证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就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客观要求。试行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党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但是流动党员仍存在找组织难、发挥作用难、存在后顾之忧等问题,需要研究深化登记管理之策。

第五,通过党员定期登记畅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不合格党员在党内占有一定比例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认定,以什么样的渠道让他们心甘情愿地退出是困难所在,为此亟须创新制度形式,其中明确不合格的标准是基础和前提。寿光在党员登记中,提出了不合格党员的10种表现,研究制定了暂缓登记和不予登记党员的认定标准,对违纪违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信仰邪教以及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不予登记;对民主测评得合格票低、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分配的工作、作用发挥差的党员,暂缓登记并限期一年整改。使得这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变得易于操作。而且他们也不是把不予登记作为终点,而是很好地坚持了思想教育和组织处理并重的原则,倡导“无情”评议,有情帮教,对那些合格票数低于60%且高于50%(含)或基本合格票数高于60%(含)、现实表现较差且组织作出暂缓登记决议的党员,党组织也从团结教育的目的出发,给予他们改进的机会,看他们今后的表现,一年后经教育转化仍不符合党员条件,才按不予登记处理。这样不仅增强了合格党员的党性意识,激发了爱党奉献的自觉性,而且一些不合格党员也受到了教育。因此,不合格党员的出口既要畅通,同时又不是简单化地把他们推出去,而是立足于教育和转化,这是在党员定期登记中应该注意的。

总的来看,党员登记工作有着长期而丰富的经验,进行制度化的构建也面临着紧迫的形势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完善这一制度,切实把党员登记工作做好,使其在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党的建设基础工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1]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64.

[2]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5.

[3]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93.

[4]刘成友.寿光清退102名不合格党员 推行队伍纯洁机制[N].人民日报,2012-06-11.

[5]山东省寿光市组织部.山东省寿光市:推行党员定期登记,完善党员队伍纯洁机制[EB/0L].[2014-08-20].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2/0824/c117092-18825092.html.

[6]中共濮阳市委组织部.党员定期登记制度[EB/0L].[2014-08-20].http://www.pyzzb.gov.cn/show.asp?id=980.

[责任编辑:李君安 实习编辑:胡馨月]

D262

A

1673-8616(2014)06-0064-04

2014-09-30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12AZD024)

韩强,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主任、教授,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北京,100101)。

猜你喜欢
纯洁性党员队伍定期
关于加强疗养院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 06:20:56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20期)2022-07-21 01:37:32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19期)2022-07-14 06:07:38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4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42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55
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1:52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