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山东省新泰市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新泰 271200)
叶酸、维生素B6降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效果
李 楠
(山东省新泰市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新泰 271200)
目的 观察研究叶酸、维生素B6在降低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接诊的93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化学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在治疗之前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6治疗,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与对照组志愿者有显著差异,且P<0.05,治疗后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口服叶酸加维生素B6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酸与维生素B6;脑血管病;同型半胱氨酸
脑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系统的多发病,是世界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病症之一[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发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因素,而机体内半胱氨酸的代谢与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有直接关系,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6、B12的人很容易发生高半胱氨酸血症,进而引起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和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症发病率的增加[2]。本文就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6对降低血清中半胱氨酸水平,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接诊的93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并使用化学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进行监测。93例脑血管病患者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分布是42~73岁,平均年龄(60.2±3.5)岁,脑梗死患者51例,脑出血患者35例,短暂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的诊断标准,经CT(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确诊。需注意的是,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还要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将93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组成为45~75岁,平均年龄是(58.3±3.2)岁,志愿者经体检均无严重的心肾功能障碍和甲状腺功能障碍,在参与测试前一段时间内未服食过叶酸、维生素B6、B12以及茶碱、左旋多巴、抗氧化剂和抗癫痫药物,且参与实验的志愿者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对比意义。
1.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3]
血清中半胱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受试者要求在空腹的情况下抽取周围静脉血,并在抽血的1 h之内将样本血液血清分离,送检。采用化学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对送检的血清样品进行分析。
高半胱胺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血清中半胱氨酸含量>15 μmol/L即视为高半胱胺酸血症,其中含量在16~29 μmol/L范围内视为轻度,含量在30~100 μmol/L范围内视为中度,含量高于100 μmol/L的患者视为重度高半胱胺酸血症。
1.3 治疗方法
将93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1例,A组患者每天给予口服叶酸治疗,每天3次,每次5 mg;B组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B6治疗,每天3次,每次20 mg,C组患者给予叶酸加维生素B6联合治疗,每天3次,叶酸每次摄入量为5 mg,维生素B6每次发热摄入量为20 mg。这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给予维生素B12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每次500 μg。治疗周期为2周。
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并与参与实验的健康志愿者的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组脑血管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半胱胺酸水平与对照组志愿者的比较
通过化学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观察组93例患者的血清中半胱氨酸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且治疗前与实验的健康志愿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比较意义。表1为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老年人血清半胱氨酸水平。
表1 不同用药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半胱氨酸水平(μmol/L)
2.2 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对四个不同用药组的中老年人进行治疗前后的差值做方差分析,结果证明治疗前后P<0.05,具有显著差异。再将不同用药组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叶酸加维生素B6的治疗组与其他三组的差异较大。
半胱氨酸是是腺苷蛋氨酸酶的水解反应产物,可以和胱氨酸进行相互转换,其在人体内无法自主合成。高半胱氨酸血症在临床上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诱因,尤其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卒中和冠心病,关于高半胱氨酸血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半胱氨酸与低密度的脂蛋白可以形成复合物,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从而导致动脉壁粥样斑块,这种斑块会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诱导其表达趋化因子,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性增加,形成血栓。
本文的研究资料表明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6对改善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由于费用低廉,效果好,叶酸与维生素B6联合使用可以用于脑血管病的预防,降低发病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脑血管病的临床防治中进行推广。
[1] 吴大玉,孙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在脑梗死病例中的水平及相互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2009, 30(9):403-405.
[2] 金万花,赵菊芳,王福彦.服用叶酸、维生素 B6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结果观察[J].检验医学,2006, 21(4):358-359.
[3] 宋迎.口服维生素B6、叶酸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8,19(7):111-112.
R743
:B
:1671-8194(2014)02-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