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添 游发生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6)
世界女子羽毛球运动起步比较晚,它的技术是随着男子技术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在世界人面前的女子羽毛球冠军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的丹麦的女子选手,由于其领先的技术,使她们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7项单打冠军、5次双打冠军。到了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由于吸收了男子决攻、打吊等打法,美国女单选手跃居世界首位。60年代末期,日本女队也一跃而起,从1965~1981年5次获得尤伯杯冠军,6次获全英锦标赛女单、女双冠军。了60年代中国选手学习男子动作,才屹立于世界羽坛之巅。到了80年代,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和男子队一样,全面走向世界,以张爱玲、韩爱萍、李玲蔚等为代表的中国女队主要表现在技术全面、打法多变、主动积极、快速突击性强,开创了世界女子羽毛球技术与战术的全盛时期。90年代羽毛随着羽毛球技术的发展竞争更加激励,技术动作更加接近男子。
随着羽毛球技战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女子单打项目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韩丽是我国女子羽毛球队的后起之秀,其技战术打法能代表女子羽毛球的发展趋势,但是关于韩丽的文献至今还没有。为此,本文专门给韩丽做了技战术研究填补这一空白,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对韩丽的前三拍进行相关分析。
表1 7场比赛具体情况
表2 发球技术统计
表3 前场接发技术统计
选取了2011~2012年期间,韩丽与7名国内外选手的7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比赛的具体情况如表1。
研究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统计软件是蒋家珍等研发的数字编码技术软件,利用Excel表格对羽毛球比赛录像进行技术统计。
发球是羽毛球每一分球比赛的开始,因此其可以在不受对手击球影响下根据自己的战术意图灵活选用发球技术,通过发球技术的统计分析可以归纳出每名选手的发球的使用规律。
表4 后场接发技术统计
表5 韩丽第三拍前场技术
表6 韩丽第三拍中场技术
表7 韩丽第三拍后场技术
表2显示韩丽主要发球技术使用率从高至低依次是反手网前内角球、正手高远球、反手网前外角,比例分别是57.45%、32.27%、7.09%。数据表明,韩丽发球技术主要以反拍发网前前为主配合正手高远球,其发球技战术高度男子化,从发球开始不给对手下压进攻的机会,而是发球时直接和接球选手开始抢攻网前球,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以攻为主加快比赛节奏。
表3显示韩丽主要前场接发球技术是放、挑、推、勾,比例分别是47%、25%、22%、6%。数据表明韩丽接对方发网前球主要采用回击网前技术,抢点积极,这充分体现了接发球的战术意图就是直接和对方斗网前或迫使对手起高球让自己打下压进攻。
表4显示韩丽后场接发球技术使用频率从高至低依次是高远、高吊、杀、劈杀、点杀,比例分别是31%、30%、15%、3%。数据表明韩丽接发后场球是其战术指导思想还是以先发制人打下压控制为主(高吊和控制性的杀球比例高达69%)。
表5显示,韩丽在处理对方接发回击的网前球时技术使用频率从高至低依次是挑、搓放、推、勾、放,比例分别是68.89%、22.22%、5.56%、2.22%、1.11%。数据表明在韩丽在前场处理第三拍球是战术主导思想是稳扎稳打。
表6显示,韩丽在处理对方接发回击的中场球时技术使用频率从高至低依次是挡、挑、杀、抽,比例分别是68.89%、13.64%、11.36%、2.22%、2.27%。数据表明韩丽在中场处理第三拍球的战术主导思想软打前场,吸引对手上网与之进行网前争夺。
表7显示,韩丽在处理对方接发回击的后场球时技术使用频率从高至低依次是高远、反手吊、抽、高吊、低吊,比例分别是35.24%、18.10%、15.24%、10.48%、9.52%。数据表明韩丽在后场处理第三拍球的战术主导思想是拉吊控制寻找机会。另外,在头顶区使用频率较高的反手吊球技术也是其过渡的一个习惯技术。
韩丽发球技术主要以反拍发网前球为主配合正手高远球,其发球技战术高度男子化。接对方发网前球主要采用回击网前技术,抢点积极;接发后场球时其战术指导思想还是以先发制人打下压控制为主。韩丽在处理第三拍球时前场挑球为主,中场软打网前为主,后场拉吊为主。
[1]盛怡,沈赢.我国羽毛球女单运动员王适娴的技战术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3).
[2]石丽.新赛制下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技战术变化与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8.
[3]芦忠文,吴雪清,杜长亮.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技战术特征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