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藏历新年

2014-03-28 05:13卢明文
西藏人文地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藏历酥油经幡

卢明文

早在六七月份,插在切玛上的洛萨梅朵就已经种在地里了,到了秋天收起来晒干染色。早在藏历新年前的半年,甘肃人周瓜可的作坊就已经开始生产切玛盒、果盘。早在藏历新年前的一个多月,来自山南桑日县的来布,就和三位同乡一起在拉萨的扎基东路边缝制“经幡树”。而在过完后藏新年之后,来自日喀则仁布县普松乡的的阿旺桑布和几位同乡,就带着铺盖卷和糌粑来到拉萨制作酥油花板销售。

有的传统依然如故,比如酥油花板的制作,经幡树的缝制。但当周瓜可把电脑雕刻机运用到切玛盒的制作上时,有的传统正在改变。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无论怎样,藏历新年幸福、快乐、吉祥的主题都不会改变。

塔觉:屋顶上的祈愿树

“经幡树”藏语称“塔觉”,是将五彩经幡缝在树枝上。把这样的“经幡树”插在屋顶上,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运亨通。因此在西藏,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可以看到随风摇曳的“经幡树”。

关于经幡,著名学者根敦群培在其著作《白史》中认为,经幡起源于吐蕃时期,最早是用经幡以示军威,而现在更多的是寄托了藏族同胞对生活、对未来、对幸福、对和平与安宁的美好向往。

经幡树上颜色的先后顺序是有讲究的,从上至下依次为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这样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因为各种颜色的经幡有着天地自然的象征,分别代表了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黄土,是人们将美好愿望寄托于自然的一种表现。

一年的风吹日晒,让这些矗立于屋顶的“经幡树”显得陈旧。在藏历新年里,它们将被更换一新。经幡树换新的日子是不能随意选择的,一般选在藏历新年初一过后某一个良辰吉日。这一天,全院的人都穿上节日盛装,带上节日食品和供品,聚集在屋顶上,举行隆重而欢乐的“托桑”(祈福)仪式,并为自家的房顶更换五彩经幡。之后所有人一起在屋顶聚餐,互祝吉祥。

35岁的来布来自山南桑日县,他和三位同乡一起在拉萨的扎基东路边缝制“经幡树”。每年距离藏历新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来布他们就开始准备制作经幡树的树枝和五色经幡,用卡车载着这些原材料和帐篷、被子、简单的灶具、糌粑等等,来到拉萨。他们4个人一起做,一起销售。扎西年纪最大,今年53岁。46岁的达瓦旦增和30岁的次扎西是兄弟,达瓦旦增做这行已经三年,而次扎西今年才开始入行。次扎西把已经放寒假的旦增江仔也带来拉萨,父亲在工作,旦增江仔就在一边玩,他有时候会帮大人们倒茶,或者顺手递件东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来布他们在旁边的藏餐馆里吃过早餐,就坐在路边开始工作。旁边的小音响里放着音乐,来布喜欢喝拉萨啤酒,每缝制完一棵经幡树,他也会抽枝烟休息一会儿。他就这样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哼着歌,一直工作到夕阳西下,天色渐晚。辛苦一天,一个人可以缝制三四棵经幡树。

一天的工作结束,来布把工具收拾好,用树枝打扫一下卫生,然后就在他住的地方(就在路边,搭一个简易的帐篷)休息。同伴们都走了,来布留下来住在帐篷里,他要看守这些“经幡树”和各种工具。他坐在帐篷里可以看见来来往往的车流和行人,远处灯光闪烁,来布有些想家,家里的经幡树妻子早已经缝制好了。快点把这些“塔觉”做完、卖完吧,还是家里的灯光亲切,一直照进心里。

仔卓:酥油像花一样开放

藏历新年将至,丹杰林路一处背阴的大院里,来自日喀则仁布县普松乡的4个艺人正在两间阴冷的小房间里制作小型的酥油花板,这是藏历新年“切玛”的重要组件之一,也是藏族家庭家家必备的“年货”,所以这群艺人在老家过完后藏新年后,就带着铺盖卷和糌粑来到拉萨制作酥油花板销售。今年,他们一共来了8个人,制售分工,4个人制作,4个人销售。底板是提前用机器做好的,分大中小号,并贴上了金纸,制成之后的酥油花板也因大小不同而价格有别:大号40元/对,中号30元/对,小号25元/对。带我们到这里的平措说,今年他们一共做了1500多块底板,都要制成酥油花板销售出去。虽然市场上有卖塑料模塑而成的花板,但质感远远赶不上酥油制成的,所以他们的生意还不错。平措说,到拉萨过藏历新年的时候,他们就回去了。

我们的到来,让这群整日里埋头做“花”的艺人兴奋异常,并积极向我们介绍酥油花的制作过程,本是销售组的平措也跑来为我们演示调色过程,阿旺桑布则一再强调让他先用冷水洗手。平措边揉捏酥油边向我们介绍,他们的酥油坯料一共有18个颜色,现在基本使用广告粉调色了。而像“酥油花灯节”上的大型酥油花都是用矿物颜料调色,红色,取自玛瑙;绿色,取自翡翠;白色,取自珍珠;黄色,取自黄金;蓝色,取自孔雀石……

制作组中年龄最小的17岁,是刚刚初中毕业的白玛达杰,虽然一直在学校念书,但白玛达杰说仁布县的各乡基本都是“酥油花之乡”,村里人从小就开始学做酥油花了。而这群艺人中的大师傅是26岁的阿旺桑布,是4个人中手艺最好的,所以白玛达杰喜欢坐在他的身边,一边观摩,一边制作。

他们面前的一个水盆和一块木板就是他们的工作台,水盆里是冰冷的水,而木板上则是一坨坨彩色酥油,10多种颜色,艺人们每次揪酥油坯料前都要先在冷水中浸一下,阿旺桑布说,如果手温高了,就会影响酥油的硬度,甚至使酥油融化,所以需要不停地浸手,借助冷水降低手温。唯有如此,他们的双手才能与酥油亲密接触,才能将极易溶化的酥油塑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花朵、草地、动物等等。这也是之前他让平措用冷水洗手的原因。我想,他们选择这阴冷的房间,也是这个原因吧。而他们在这20余天里,每天就这样一坐十七八个小时,把近300斤的酥油塑成一块块酥油花板。这期间的每一天,他们都是手指发白,全身僵硬,就如同手中的酥油花一般。阿旺桑布笑着说,这20多天的辛苦是有回报的,完工分红的时候,每个人可以分到四至五千元。继而他又指着手旁的小盘子说,这是面粉,手指粘上酥油了用这个。因为水是洗不掉酥油的,捏点面粉,稍一搓,手上的酥油就掉了,这样就不会将几种颜色的酥油坯料混在一起,影响色彩的纯度。

猜你喜欢
藏历酥油经幡
经幡
西藏广播电视台2021年春节藏历新年联欢晚会精彩节目掠影
STUDY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OF TIBRTAN DISH NAMES IN KHAMPA
重生(外一首)
不同包装及储藏条件对酥油微生物的影响
酥油的西藏地方卫生微生物标准分析与建议
西藏不同地区酥油微生物指标比较及分析
过藏历新年 游拉萨名寺
蜀地藏羌行(组章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