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源
摘要:江西《音乐教育》是建国前持续出刊时间最长和出刊期数最多的音乐刊物。由于当时的江西地处国共交战前线,最初内容以宣传国民党“新生活”运动为主,后来内容多和抗日救亡运动有关。该刊的“中国音乐问题”专号是当时国内研讨国乐问题的重要论坛,建国前国内音乐界讨论国乐问题的脉络也可窥见一斑。
关键词:国乐 《音乐教育》 中西音乐关系
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以来,所谓的“国乐问题”,即中国音乐的命运与走向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家所关注的问题。从本世纪的“学堂乐歌”运动到“五四”时期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创建,梁启超、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刘天华等人都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见解。30年代后,围绕此问题又展开了持续更久的争论,其中主要的文章刊载于当时江西南昌出刊的《音乐教育》月刊上。
江西《音乐教育》创刊于1933年4月,由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编印,至1937年停刊,共出5卷57期,是建国前持续出刊时间最长和出刊期数最多的音乐类刊物。最初内容以宣传国民党“新生活”运动为主,但自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涌起,音乐界爱国进步思潮和活动日益强劲,这份刊物在主编缪天瑞等先生的尽力操持下刊出了不少较有进步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文章和作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曾先后刊出过“乐曲创作专号”(3卷1期)、“音乐教育情况专号”(5卷11、12期)、“中国音乐问题”(2卷8期)“苏联音乐”(5卷7期)等专号。
“中国音乐问题”专号见于《音乐教育》第二卷第八期。青主在《我亦来谈谈所谓国乐问题》一文中从音乐的世界性出发,认为只要是中国人做出来的音乐都可以称为国乐,同时认为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西乐。这些观点都来自于他的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王光祈的《通信》是在德国波恩大学留学时写成的有关国乐改造的论文,萧友梅《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吾国旧乐不振之原因》列举了近代西乐发展和国乐不振的几点原因,内容涉及,乐器、记谱、演奏家、作曲理论、音乐教育等因素。柯政和在《新国乐的建议》中认为音乐的发达与否与国家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绍先《中国音律之今昔述要》,罗亭(贺绿汀)《听了祀孔典礼中大同乐会的古乐演奏以后》一文从大同乐会的古乐演奏出发,认为国乐需要复兴,而不是复古。陈子鹤《中国音乐改造的动向》一文对音乐的创作、整理、改良器乐、音乐推行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提出了设立国家歌剧院的设想。
从杂志刊载的论文来看,至少有几点已经取得共识:1.承认中國音乐落后于西方,认为有加以改良的必要;2.必须学习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和经验;3.记谱法应更趋精确;4.中国乐器必须改良;5.必须整理民间歌谱和古代旧谱;6.必须普及音乐欣赏和音乐教育。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有几点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由于对国乐概念的不确定,具体创作过程中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更未取得共识。
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西音乐的关系和创造一种现代的国乐,是中国的音乐家们孜孜不倦所探索的课题。学堂乐歌拉开了新乐活动的序曲。在教育体制上,当时的音乐家强调在学校中开设“歌乐”课程,强调音乐的启蒙教育思想和改造国民的作用,这些主张对中国音乐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当时流行的歌曲来看,大多数是搬用了日本和欧洲的流行曲调,较少部分采用中国民间歌曲的旋律,音乐风格大多明朗雄壮、简单朴素、朗朗上口,结构也大多为分节歌形式。当时许多音乐家认为,传统的国乐一般都有“中和哀怨”之气,无法起到振兴民族士气的作用,即使是一些较有阳刚之气的音乐,如岳飞的《满江红》、琵琶曲《十面埋伏》之类也都充满悲愤肃杀之气。因此从音乐改造国民这一点来说,当时的音乐家着意于选择一些欧美与日本较为铿锵有力的歌曲来填词翻唱是有一定意义的。
“五四”前后,关于中国音乐的发展有过一场大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西代中”派,“国粹主义”派和“兼收并蓄”派。这些派别的出现,尤其是“国粹主义”的出现,说明中国音乐理论界对于国乐的认识更趋成熟和复杂化。“以西代中”派以匪石的《中国音乐改良说》为代表,认为只须将西乐悉数搬过来,就可解决中国音乐的未来走向问题。这种“以西代中”的观点虽然在以后的音乐理论中时隐时现,但是这种明显偏颇之论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国粹主义”实际上是对一系列西乐传入运动的反拨,这一派以童婓、孙鼎、郑觐文为代表,提倡要重振中国传统音乐,主要是古乐,甚至是夏商周三代之乐,郑觐文则创立了大同乐会,并提出“复兴雅乐”、“保存国粹”的口号。国粹派虽然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精粹,却没有看到中西合璧和音乐改革是时代的必然,因此这一派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兼收并蓄”派最早以梁启超为代表,后来主要代表人物有萧友梅、王光祈、刘天华等人。这些人中除梁启超外都是对中西音乐有较深厚功底的音乐家,他们的主张可以概括为“学习西乐、改良旧乐、创造新乐”。他们既看到了西乐的先进,又看到了传统音乐中的精粹部分,而且身体力行,致力于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可以说他们对后代的影响最大。
三十年代的音乐理论和最初20年的音乐理论建设相比,既存在着血脉联系,又有重大发展。理论思考不仅局限于中西关系、古今关系的研究,又增加了音乐的本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尤其是青主的专著《乐话》、《音乐通论》更能说明这一点。随之而起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和左翼音乐运动更能把国乐问题的争论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