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五)
——湖北云梦县楚王城调查报告

2014-03-27 03:01刚,关杰,2,王梦,2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云梦城址宋玉

刘 刚,关 杰,2,王 梦,2

(1.湖北文理学院 宋玉研究中心,湖北 襄阳 441053;2.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湖北省云梦县有一处古城遗址,世传为“楚王城”。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宋玉遗迹传说调查小组”于2013年10月5日至6日,对楚王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访了云梦县图书馆张馆长和当地的一些老年同志,兹将我们的调查情况与调查后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报告如下。

一、调查资料准备

在古代文献中,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六十一《德安府》载:

楚王城在云梦县治东。按《左传·定公四年》,吴入郢,楚昭王奔郧,盖筑此城以自保也。

清张岳崧等《道光云梦县志略》卷一《古迹》载:

楚王城:吴入郢,昭王奔云梦所筑。今环县城东北一带犹有废址形势。

新中国建立后,1958年的考古探查确认楚王城为古楚遗址。此后,1986年,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主体的考古队对楚王城进行了有选择的探方试掘。1992年又对城址中城垣、南城垣与其结合部位进行了发掘,基本上探明了城址的形制结构和建筑使用年代。

据考古资料,楚王城遗址城垣结构在东西轴线上呈“曰”字形格局。城垣周长约9 700米,东西最大长度约1 900米,南北最大宽度约1 000米,城址总面积约1.9平方千米。南垣基本呈东西走向,东段较西段向南凸出约百米有余,凸出的城垣西部与南垣西段、东部与东垣的连接部分均呈弧形,因而实际长度大于东西最大长度,约为2 050米。西垣、北垣、东垣基本为直线,呈正南北或正东西走向。东北、西北、西南三处城角接近于90度直角。城址内中垣两端分别与南垣和北垣相接,呈南北向约偏5至8度,因而实际长度大于南北最大宽度,约为1 100米。城址四面各发现一座城门遗址,城址东北角发现一座烽火台遗址。环城址断断续续发现有护城河遗址,最大宽度约40余米。以1992年发掘南垣、中垣与其结合部位时城垣墙体遗存情况说,南垣保存较好的墙体,断面为梯形,上部宽9.5米,下部宽12.5米,残高1.7米;中垣保存较好的墙体,断面亦为梯形,上部宽15米,下部宽18米,残高2.1米。见图1。发掘中发现,南垣墙体下压有战国中期文化层,而南垣墙体上发现了一座西汉墓;中垣墙体下压有战国中晚期及西汉早期文化层,南端压于南垣之上,墙体上发现一座东汉早期砖室墓;在北垣墙体下压有春秋时期文化层;而西城区域发现了秦汉时期大型建筑台基遗址,出土有石柱础等建筑遗物,下压东周文化层。基于古墓葬、古建筑台基、出土文物和文化层叠压的情况,发掘者推断,南垣是与整座城同时修建的,其修筑年代当不会早于战国中期,最晚又不会晚于战国晚期。而中垣的修建年代要晚于整座城修建的年代,当在西汉初期。该城废弃的时间当在东汉早期或稍早。在考古推断中,我们可以获知,在战国中晚期楚王城的形制当是长方形,而不是“曰”字形。[1]

图1 云梦楚王城遗址复原平面图

二、城址调查印象

今天的楚王城遗址的地表情况与1992年考古队发掘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的情况是,随着云梦县城区的扩建,在楚王城大道以西的部分,楚王城城垣遗址全部被城市建筑所覆盖,已无遗迹可寻。因楚王城大道的修建,城址中垣也不复存在。在楚王城大道的东面,城垣则被保护起来,在东垣与其护城河外还建有围墙。据悉将要在保护区内兴建楚王城公园,而新城建设选址则在楚王城遗址以东。

调查小组在对楚王城遗址调查时,先在楚王城大道东侧的云梦县气象站内采访了一位老同志,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又一路询问,才得以沿着从中部横穿楚王城遗址的建设东路进入了楚王城保护区。保护区内,除位于路东北的上丁字口村和路西南颇远处的下丁字口村两个不太大的自然村落外,放眼望去,大都野草丛生,还时常可见零星分布的小块农田与水塘。保护区中的农田,大概是遗址内或遗址外的居民借楚王城公园尚未开工建设之机,自行开垦的。走过上丁字口村,我们见到了楚王城东垣遗址,路两边城垣截面为梯形,残高当在2米以上,顶部宽4、5米左右,底部宽10米左右,顶部与两面护坡草树格外茂密,野草甚或高过人头,无路可登。东垣外,即县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也设在这里。我们在图书馆采访了张馆长,他在调到图书馆前曾在考古部门工作,对楚王城遗址及其发掘情况所知颇详,他在办公室墙上所挂的楚王城公园保护区示意图前,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现存遗址和遗址保护及开发规划等情况。采访后,我们沿图书馆东侧的东垣路向南继续调查,这一段墙垣遗址已砌起了保护围墙,而围墙时有缺口,可能是墙外居民为种地方便而私自拆开的。我们亦从缺口进入,观察了残存的东垣南段和东垣与南垣弧形交接处。这一段墙垣高低不等,最高处可达3米以上,低处仅1米左右,而宽度要大于我们在建设东路上所见到的东垣中段墙体遗址截面,其上部有10米以上,下部接近16~17米左右,城垣上草树丛生,有些地段还被开垦,种上了蔬菜或其他农作物。东垣东侧地势低洼,现多被开垦为稻田,目测从墙垣外侧到保护围墙的距离约40或50米,这一带状地带应是古护城河遗址。实地调查结束后,我们去了云梦公园东南端新建成的云梦祥山博物馆,准备进一步了解楚王城遗址及遗址出土的相关文物。博物馆建造得非常雄伟,仿古造型也独具特色,只可惜尚未正式对外开放,虽能够进入博物馆正厅,但工作人员却不允许进入馆内展厅。据值班的工作人员讲,关于楚王城遗址,馆藏没有什么文物,展示的挂图多是荆州明代古城的照片。工作人员所讲,如果不是搪塞之词,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三、城址现状说明

返校后,我们根据《长江古城址》一书介绍的楚王城遗址示意图、调查时拍摄的楚王城公园保护区示意图、网络上查到的云梦县城区图和所掌握的楚王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经过反复研究,基本可以描述清楚当下云梦县楚王城遗址的地理概况:楚王城遗址位于今云梦县城区之中,即西为老城区,东为新城区,城址西垣西距涢水约2 000米。西垣在南北向的西大路东侧;北垣西段与祖师殿巷平行,东段与北垣路平行;东垣在东垣路西侧;南垣西段呈内凹式弧形,按由西而东的顺序,紧邻南正街、东正街、珍珠大道北段,走向与三条街道相同,南垣东段在曲湖路北侧并与之平行,南垣东端与东垣南端交接处位于江郭村北,亦呈弧形。在楚王城中接近城址中心的位置,是南北向从城址纵穿的楚王城大道与东西向从城址横穿的建设路相交叉的十字路口。以南北纵向穿过城址的楚王城大道为界,城址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面积较大,已被城市建筑所覆盖,遗址上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东部面积略小,为楚王城遗址保护区。保护区北以北垣路为限,长1 099.4米;东以东垣路为限,长977.3米;南以曲湖路为限,长768.3米;西以楚王城大道为限,长1 323.2米;总面积1 088 993平方米。见图2。

图2 现云梦县城区平面布局图

四、楚王城与楚襄王游云梦

清张岳崧等《道光云梦县志略》卷一《舆地》援引各种相关文献,概述了与云梦有关的历代楚王,遗迹对云梦城的考辨:

楚庄王猎于云梦,射科雉得之,申公子倍攻而夺之。(《说苑》)

周成王封鬻熊之后熊绎于楚,锡以子男之田。数传至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章,即今云梦地。(《云梦十书》)

周敬王十四年,吴入郢,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

初,平王闻列国兵至,又闻伍员奔吴,乃命昭王筑城云梦。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榖结斗于官塘之上,舍斗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庶几乎!”岁入大宫负鸡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

楚襄王二十年,秦将白起拔西陵。西陵即云梦地,襄王复取之。

宋玉赋,王尝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

宋玉、唐勒、景差尝从襄王于云梦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泰山夷。”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罘罳。”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王曰:“未也。有能为小言者,赐以云梦之田。”景差曰:“载氛埃兮乘剽尘。”唐勒曰:“馆蝇鬚兮宴毫端。”玉曰:“超于太虚之域,出于未兆之庭。视之眇眇,望之冥冥。”王曰:“善!”赐之以田。

楚宣王游于云梦,结驷千骑,旌旗蔽天。

二王所游之台与夫宋玉之田、高唐之观,皆不可考。《一统志》载,邑有楚襄王庙,今亦废。然《志》载,云梦于邑,而荆州、竟陵(谨按:竟陵,即今天门县),皆有云梦泽。《志》载,平王沈棺云梦,而荆州有平王冢。云梦闳衍,必欲以一邑当之,非。阙疑之义也。(《云梦十书》)

按:《史记索隐》曰:“张揖云,云梦,楚薮也,在南郡华容。”郭璞曰:“江夏安陆有云梦城,南郡枝江有云梦泽,华容又有巴邱湖,俗云即古之云梦泽也。”则张揖谓在华容者,指此湖也。今据安陆南现有云梦城、云梦县,而枝江亦有者,盖县名远取,此泽故有城也。华谓不然,郧夫人弃子文于梦中,於菟乳之,是梦在郧境,即今县地。县本为梦,又有於菟乡,非远取枝江之泽而袭称之也。若云在江南、梦在江北,本二泽而兼称之者,以其壤地相接,彼此互称之乎!按《史记·楚世家》,吴入郢,昭王出亡至云梦,云梦人不知其王也,射伤王,王走郧。《括地志》注,郧即安州安陆县城。《左传》记“王入云中”,《史记》“王至云梦走郧”较《左》益为燎然。(张奎华《旧志》)

《道光云梦县志略》:熊渠封其“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章,即今云梦地”,但未必是后来的云梦之楚王城遗址。春秋时期楚庄王“猎于云梦”,此“云梦”指云梦狩猎区,范围非常之大,不一定指云梦之楚王城。楚昭王“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筑城云梦”。这是传说中云梦之楚王城筑城伊始。战国时期有:楚宣王“游于云梦”。此“云梦”亦指云梦狩猎区,亦未必指云梦之楚王城。楚襄王“二十年,秦将白起拔西陵。西陵即云梦地,襄王复取之”,“宋玉、唐勒、景差尝从襄王于云梦之台”。排查上述历代楚王,只有春秋后期的楚昭王与战国后期的楚襄王真正与云梦之楚王城相关,然而发掘者的推测是,“楚王城的修筑年代当不会早于战国中期”,便又将“楚昭王奔郧,盖筑此城以自保也”的记述否定了,余下的仅有楚襄王一位楚王了。《道光云梦县志略》指出了楚襄王在云梦之楚王城的三个事例,除上面提到的襄王收复该城与曾游该城外,还有“《一统志》载,邑有楚襄王庙,今亦废”一事。一是收复云梦事,于史有证,《史记·楚世家》载,“襄王收东地兵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江旁十五邑以为郡,拒秦。”云梦城即在收复之列。襄王收复江旁十五邑而后便形成了,在长江以北与秦国隔云梦而治的格局[2]。二是游云梦事,于史亦有证,《战国策·楚四》载庄辛劝谏楚襄王说:“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这一劝谏发生在秦将白起攻陷楚郢都(今湖北荆州纪南城)的前一年(公元前279年),以州侯(州在今湖北沔阳东南)与夏侯(夏在今湖北武汉)均以云梦附近的楚地方长官身份提供游赏所需的“粟”与“金”来看,其所游赏的是云梦狩猎区的东部,很可能以云梦之楚王城为驻跸之地[2]。至于宋玉赋的佐证,《大言赋》《小言赋》提到的在“阳云之台”“赐以云梦之田”,《高唐赋》提到的“云梦之台”,《神女赋》提到的“云梦之浦”,《舞赋》提到的“既游云梦”,《风赋》提到的“兰台之宫”,都可能在云梦之楚王城,或其附近地区。可见楚襄王游云梦之东部地区是他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大概与古楚王族在云梦祭祀高禖的传统有关,而楚高禖女神所在地即在云梦东部。当然宋玉作品的佐证,证明的是楚襄王迁都陈郢(今河南淮阳)后云梦之游。这也能得到历史背景的支持,楚襄王自公元前273年,用黄歇计“复与秦平”,又于公元前272年,“入太子为质于秦”,于是换来了直至楚襄王卒将近九年时间的安定,这便为楚襄王游云梦创造了前提条件[2]。三是云梦之楚王城古有楚襄王庙,此记载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其曰:“楚襄王庙:《皇朝郡县志》云:在云梦县东。《郧城志》云:秦尝拔西陵,襄王复之,故立庙。”这实际表现了古来民间对襄王在云梦事的认可。云梦人将云梦古城遗址成为“楚王城”,可能也与楚襄王到云梦事有关。因此,基本可以肯定楚襄王是到过云梦之楚王城的。

此外,宋玉将云梦古城称为“云梦之台”,也当有所依据。我们知道,楚国的都城无论迁徙到何处均称“郢”,这是楚人的一个恒定的习惯。据曲英杰《说郢》一文研究,“郢”字为楚武王所造,本作“呈”,意为王者所居之地,后加“邑”旁写成“郢”字。楚人称“郢”之义有如《越绝书》所言,“郢者何,楚王治处也”[1]。其实楚人还有一个地名称谓的恒定的习惯,这就是称君王出游所驻跸的离宫为“台”。据历史文献记载:楚庄王以前有强台,楚庄王时有匏居台、五仞台、层台、钓台,楚宣王时有小曲台,楚康王时有五乐台、九重台,楚灵王时有荆台、章华台、乾溪台,楚昭王时有渐台、附社台、放鹰台,楚怀王时有中天台,楚襄王时有云梦台等等。以已发掘的湖北潜江市龙湾镇章华台遗址为例,据高介华、刘玉堂《楚国的城市与建筑》一书介绍,目前勘探出的龙湾东周文化遗址,东西广约2 000米,南北长约1 000米,面积200万平方米。其总体布局是一台、二湖、三陵(郭),总面积不会小于北京的颐和园;其建筑有层台、殿寝、府库、歌台舞榭、馆舍、营房、廛肆,以及亭、垒、楼一类防御工程等等,俨然就是一座城市[3]。因而,有理由推测,“云梦台”很可能就是楚襄王游云梦时的称谓,后世人们的语言习惯改变了,不再用“台”称呼楚王离宫了,这一城址才被称之为楚王城。至于“兰台”,明董说《七国考》卷四《楚宫室》说:“兰台之宫:《风赋》:楚王游于兰台之宫。《楚世家》:楚人有谓顷襄王曰:‘王请缴兰台,饮马西河。’兰台一名南台,时所谓楚台者也。”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十五《台》也说:兰台,“一名南台,时所谓楚台者也。”章华台在郢都(今湖北荆州北)东南,可称兰台或南台,云梦台在陈郢(今河南淮阳)之南,当然也可称为兰台或南台。这完全符合楚人固有的“地名迁徙”的习俗,楚襄王在失去郢都迁至陈郢之后,就在陈郢附近的今河南商水建造一处离宫,也命名为章华台。徐家璘等《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古迹》载:“章华台:《通志》在商水县城西北二里。初楚灵王筑章华台于华容城,及襄王为秦将白起所迫,北保于陈,更筑此台。”“丛台:《通志》在县北二十里。楚襄王因筑章华台并筑此台,以像华容之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五、楚王城与宋玉行迹及辞赋创作

如果我们对楚襄王曾到过云梦城、或曾以云梦城为驻跸地游赏云梦的推测可以成立,那么与宋玉的行迹和辞赋创作联系起来看,宋玉研究中的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如果楚襄王曾驻跸古之云梦城、今云梦县之楚王城,那么宋玉在随王伴驾时游赏云梦的落脚点也当在这里。从而宋玉《小言赋》提到的“赐以云梦之田”、《高唐赋》与《神女赋》提到的“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以及二赋所涉及的“巫山”等一系列地望问题,都能够得到合于情理的解释。在湖北应城古蒲骚遗址调查中,我们认为古蒲骚治所遗址在应城市杨岭镇团山村团山古渡的对岸,即清代尚存有的浮城畈[4]。这个地方在云梦县之楚王城西,距离仅25公里左右。宋玉被赐予的“云梦之田”在蒲骚,完全符合楚襄王游云梦就近封赏的背景条件。刘刚教授曾写过《宋玉赋——<高唐><神女>二三考》与《巫山考》两篇文章,认为宋玉赋中所描写的巫山当为湖北汉川市内的仙女山。最近我们又实地调查了宋玉研究者提出的,可能是宋玉赋所描写之巫山有关的两个地点,即湖北随州市大洪山与湖北汉川市仙女山,调查之后,我们更加相信汉川仙女山当是宋玉赋所描写的巫山(《调查报告》将在对三峡巫山调查后一并写出)。这个地方在云梦县之楚王城南,距离也不过45公里左右。若天气晴好,楚襄王“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的望中所见,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如果宋玉在随王伴驾时游赏云梦的落脚点是古之云梦城、今之云梦县楚王城,那么对宋玉有关云梦的辞赋创作语境也可以获得比以往更为深入的认识。宋玉有关云梦的辞赋创作,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以及在著作权上尚有争议的《舞赋》。《风赋》《大言赋》《小言赋》以及《舞赋》,当是宋玉在云梦台(即今之楚王城)离宫中所作,因而篇幅多较为短小,符合应制而作、即兴命笔的特点。《高唐赋》与《神女赋》,当是宋玉随楚襄王离开云梦台(即今之楚王城)返回陈郢后的追述之作,因而篇幅可谓宏大。对高唐之描写,铺排名物极尽所知,夸张体物形象细腻;对神女之描写,形神兼备,以铺张笔法写形,层层摹画有如见其人之感,以动作与语言写神,活现了神女之精气与品格。如此的创作,是即兴命笔所难以完成的。《讽赋》之创作与宋玉休归云梦赐田有关,唐勒所谗宋玉“出爱主人之女”,当发生在宋玉休归途中的驿站里,虽未免望风扑影,但未必没有蛛丝马迹;宋玉的辩解,虽具有文学创作的成分,但也未必全无生活原型。以往对于“出爱主人之女”的赋说,多以为是宋玉之寓言,对此研究者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参考文献:

[1] 曲英杰.长江古城址[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 刚.宋玉辞赋考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

[3] 高介华,刘玉堂.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 刘 刚,王 梦,关 杰.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四)——湖北应城古蒲骚遗址与宋玉行迹调查报告[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9):24-28.

猜你喜欢
云梦城址宋玉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人见人爱的“子”
这是个什么字
云梦古镇
云梦天堂
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
《九云梦》中人物命名分析
陨落的夏代城市:大师姑城址发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