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祺,杨群玉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511447;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120)
杨群玉教授是广州市名老中医,为第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上善治各科杂病,对肿瘤的治疗也具有丰富的经验,治疗各种肿瘤大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杨教授治疗肿瘤的经验介绍如下。
现代的肿瘤病名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命名,但对各种肿瘤症状描述比较多,如“癥瘕”“积聚”“岩”。杨教授认为,肿瘤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正虚邪实,正气虚弱,邪毒内生,积聚成块,正如《外证医编》指出“正气虚则成岩”,《诸病源候论》谓:“积聚者,由于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博于脏腑之气所谓也”;二是饮食起居失常,毒邪外侵踞之而成积聚。上述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日久,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形成痰凝气滞、血瘀、癌毒等病理产物,反过来这些病理产物又可进一步损伤脏腑经络功能;加重病理产物的积聚,最后导致肿瘤的形成、发展恶化。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化学物质、辐射、病毒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状态、内分泌失调等[1]。从中医角度讲,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失衡或遗传性因素相当于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即正虚邪生,饮食、水源、环境污染中含化学致癌物、辐射或病毒感染相当于饮食起居失常、外邪侵犯,由此可见,中西医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
杨教授认为,人体的正气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活法机要》指出“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医宗必读·积聚》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说明正虚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正如叶天士所云“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人体的正气包括先天之肾气跟后天脾胃之气,先天肾气禀殖于父母,后天之气主要靠脾胃吸收水谷之精气来充养,正气的强弱,决定肿瘤的发展及预后,而正气的强弱,往往反应胃气的虚充。肿瘤疾病进展中或放化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纳差乏力的症状,即是脾胃虚弱之象,因此要扶正固本,增强病人的正气,最重要的就要调补病人的脾胃之气,令生化有源,则精气得生,正气能复,方能抗邪,达到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表明,中医扶正治疗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清除作用、抵御肿瘤细胞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目的[2]。有报道[3],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人参多糖1~2个疗程以后T细胞亚群中的CD3和CD4等指标有显著改善。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一般脾胃功能较好的肿瘤患者生存期也较长,生活质量也较高,脾胃功能差的则生存期较短。此外健脾益胃能减轻化疗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和其他毒副反应,保证放、化疗的顺利进行[4]。杨教授在临床中非常重视病人的脾胃功能,临诊每每详询病人的食欲跟消化吸收情况,处处顾护病人的胃气。杨教授经常引用《内经》中的“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死”这一名言来强调顾护胃气的重要,临床中常以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健脾益胃补气方为基本方加减来增强病人的食欲,扶助病人正气的恢复,并且常嘱咐病人煲中药时加入猪瘦肉一起煎,猪瘦肉的作用一能补益脾胃,调和味道,肿瘤患者多为纳差,脾胃虚弱,不欲进食,加入瘦肉,中药的味道好些,容易服用;二是缓和一些对脾胃伤害较大的药的药性,相当于药引作用。
其在补益为主的方剂中常加入陈皮、豆蔻、香附、苏叶、木香等畅通脾胃之气,使其补而不滞,有助于脾胃运化;在清热攻邪方药中加入神曲、鸡内金、谷麦芽等健脾助运,使攻邪而不伤正。
杨教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重视现代研究成果,并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许多中药当中含有破坏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有效成分,在临床当中会根据患者体质辨证选用抗肿瘤中药,如清热解毒类的石上柏、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猫爪草、土茯苓、败酱草、山豆根、旱莲草、夏枯草、人参叶等,活血化瘀类的三棱、莪术、水蛭、鸡血藤、川芎、丹参、赤芍等,祛湿化痰类的苦参、猪苓、半夏、薏苡仁等,补益类的人参、冬虫夏草等,虫类药的壁虎、蜈蚣、全蝎、蟾酥、斑蝥、地鳖虫。
杨教授主张根据患者体质以及肿瘤的不同阶段和病理变化辨证配合祛邪药物,反对那种一见肿瘤就滥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甚至峻下、剧毒之品的做法。正如《杂病源流犀烛》云:“故治积聚者,计惟有补益攻伐,相间而进,方为正治”。对于体质壮实、肿瘤早中期的患者,杨教授喜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重楼、徐长卿、石上柏、山慈姑、蜈蚣、莪术等清热解毒活血消瘤之品,对于体质虚弱、肿瘤晚期患者则多用补益类及药性平和的薏苡仁、灵芝、仙鹤草等抗肿瘤中药。薏苡仁药力平和不仅可以健脾、清利湿热,而且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用30~50 g也无毒副作用。薏苡仁的抗肿瘤作用也为现代药理研究所证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中提取的薏苡仁油、薏苡仁酯、甘油三酯类及其脂肪酸残基、多糖类成分等多种成分,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多种机制相互协调作用,起到抗肿瘤作用[5]。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康莱特注射液就是薏米仁油提取物。
对于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杨教授喜用健脾益气补血的中药加灵芝、冬虫夏草升白细胞,用血肉之品如鹿角胶、紫河车、龟板以改善贫血,对血小板低下者多用仙鹤草、花生衣。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则用旋覆花、代赭石、柿蒂、沉香等降逆止吐,对于长期慢性呕吐、呃逆,则喜用血府逐瘀汤,杨教授认为,病程日久则必存在血瘀,临床上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呃逆、呕吐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在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瘤体,延长生存期,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等,所以杨教授临证时以患者的主观感受,客观表现为进行诊疗的第一依据,中药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让肿瘤病人胃纳好、睡眠安稳、大小便通畅,生活质量改善,无痛带瘤积极生活。
研究[6]表明,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关系,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是防治肿瘤的一个重要方式,心理精神因素在中医学里被称为情志,自古以来,中医学就很重视情志活动与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百病始生》则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杨教授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人的气血运化密切相关,尤其对于肿瘤患者,情志问题尤为突出。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肿瘤是“不治之症”,恐惧、悲观情绪是多数患者得知病情后的一般反应或在病情波动时心情亦受到影响,但如果患者始终消极悲观。无论对何种治疗都是十分有害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下降;反之,能够较快正视现实,积极治疗,往往具有较好的效果。《灵枢·五变》中首次提出了“积聚”之名,并认为“内伤于忧怒……而积聚成矣”。古代医籍记载的相关肿瘤,如“噎膈”“乳岩”“失荣”“舌岩”等,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与情志内伤、气机失调有关[7]。杨教授常设身处地从患者的角度去感受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被支持,并且通过细心聆听、肯定、澄清、鼓励等方式,让患者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宣泄并理顺情绪,并积极面对病情及配合病情。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法。常用药物为柴胡、郁金、白芍、青皮、醋香附、醋延胡索、川楝子、玫瑰花、素馨花、腊梅花等。
《黄帝内经·素问》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饮食调理在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杨教授在日常诊疗中常根据病情,教给患者饮食调护的方法。对于脾胃虚弱患者,主张进食山药、猪肚、无花果、鸡内金、麦芽等健脾益胃之品,阴虚内热者服用百合、莲子、蔗汁、鸭、鳖等清热润燥之品煲汤。
对于肿瘤患者尤其鼻咽癌患者,杨教授常建议患者用人参叶焗服代茶饮。目前研究[8]认为,人参叶中有效成分人参叶多糖可以通过活化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活化补体而提高宿主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生化、抗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影响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发挥直接的抗肿瘤作用。通过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还发现,人参叶多糖能显著的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说明人参叶多糖在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方面也有显著作用[9-10]。
[1]赛涛,黄发礼.肿瘤病因和抗肿瘤机制的初探[J].医学与哲学,1991(11):14-16.
[2]李晓清,杨国汉.试述扶正疗法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7):490-491.
[3]张丽辉,刘旭涛,陈积栋,等.复方人参多糖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5):916-917.
[4]张海兵.抗肿瘤治疗尤当重视脾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24-25.
[5]杜萌,丁安伟,陈彦.薏苡仁化学成分及其防治肿瘤作用机制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32(2):195-198,201.
[6]朱静,马明丽,夏天.精神因素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30(2):126-128.
[7]周阿高,董佳容,蒉纲,等.情志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8,40(2):16-18.
[8]倪秀珍.人参叶多糖的系统分级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9]陈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792-793.
[10]陈世俊,袁立霞,邱钰芹.肺癌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