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5例

2014-03-27 06:39:20吴立新黔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州黔南558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短暂性氯吡脑缺血

吴立新 (黔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黔南 5580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为临床常见病,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阿司匹林作为经典抗血小板药物长期应用临床,其疗效已得到证实。但有研究[1]指出,部分患者经阿司匹林治疗后,仍出现反复TIA发作现象,最终进展为脑梗死。本研究联合应用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5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0例,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5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修订诊断标准[2]。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60~76岁,平均 (62.2±2.3)岁,最后一次发作至入院前时间间隔为 (26.2±4.5)h;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61~75岁,平均 (62.3±2.4)岁,最后一次发作至入院前时间间隔为 (26.5±4.7)h。排除颅内肿瘤、消化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存在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肠溶阿司匹林片,剂量为100mg,晚饭后口服,1次/d,连续用药6个月。

1.2.2 观察组 予氯吡格雷片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治疗,剂量为75mg,睡前口服,1次/d;阿托伐他汀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剂量为20mg,晚饭后口服,1次/d,连续用药6个月。

1.2.3 疗效评定 用药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TIA发作次数统计、头颅CT检查及体格检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短暂性脑缺血停止发作且未见复发或脑缺血发作次数减少>75%;有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减少50%~75%;无效:随访过程中有脑出血卒中、脑梗死等事件发生或CT检查可见新病灶[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25例中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0% (21/25);对照组25例中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0% (16/25),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血小板减少1例,皮肤黏膜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 (2/25);对照组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皮肤黏膜出血3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 (5/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颅内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脑局部供血不足,造成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脑梗死发生的预测因素之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较高。研究表明[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1个月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4%~8%,1年内为7%~13%,5年内为24%~29%。因此选择恰当而有效治疗方案,阻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反复发生和最终发展至脑梗死,是临床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脑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内膜下基质暴露,促使血小板黏附、激活并聚集,形成富含血小板的动脉血栓,因此,抗血小板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方法。有学者观察了氯吡格雷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显效率为7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2%、45.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0%,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研究指出[5],氯吡格雷不但具有强效的抗血小板的作用,还具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氯吡格雷为新型血小板抑制剂,可稳定斑块,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形成,进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改善预后。阿托伐他汀可降低TG和LDL,清除斑块内脂质,减少LDL对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减少泡沫细胞形成,可改善内皮功能,增加斑块稳定性,同时还可抑制血小板功能。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新阶段最能稳定易损斑块的措施,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机制具体如下:①可清除斑块内脂质,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减少胆固醇对内皮细胞的毒性,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②内皮功能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在血栓形成预防及维持正常血管张力中,内皮细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内皮功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③他汀类药物可调节血小板膜胆固醇含量,减少血栓素A2形成,降低血小板含量,抑制血小板沉降,还可降低红细胞含量及其致栓性;④可抑制机制金属蛋白酶生成,减少巨噬细胞聚集,增加斑块稳定性,从整体上降低脂质水平。除以上药理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能抑制血管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联合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1]魏衡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及治疗临床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10-111.

[2]吴逊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J].卒中与神经疾病,1997,4(2):105-109.

[3]赵俊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分析 [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2):10-12.

[4]李保会,崔耿,孙自富,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探析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6(18):2015-2016.

[5]李德兵,章燕,隽红燕,等.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分析 [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5):59-61.

猜你喜欢
短暂性氯吡脑缺血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