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卫红,郭世昌
(云南大学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在2014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古巴的时候,再次将云南的辣木籽(种子)作为国礼送给了古巴的国家领导人。这表明中国不仅在积极地倡导健康、绿色和环保的社会生活方式,而且也开始为这种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科学合理实现在积极地创造相应的物质基础条件。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辣木这种被科学家誉为“神奇之树、生命之树、植物中的钻石”的奇妙植物[1],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辣木(MoringaoleiferaLam)是一种神奇的热带、亚热带多功能植物,富含人体所需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叶酸、泛酸及钙、铁、钾、硒等多种营养成份和物质[2-4]。辣木还具有综合调整补充人体营养平衡、保肝护肝、降三高、排毒养颜、抗菌消炎、抗癌等多种神奇的医疗和保健功效[5-8]。因此,辣木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和使用,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向健康、绿色和环保方向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从2002年开始,已逐步开展了辣木引种、试种、栽培技术、成份分析、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前期研究工作[9],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成果,这些数据资料和成果将为中国辣木种植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取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已有试验研究主要是在面积很有限的小区域气候环境内进行的,没有考虑到大的气候环境及其变化对试验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已获得的数据资料和成果还不能全面支撑全国大面积的辣木种植和推广。
本文将以适宜辣木种植的气候环境条件为基础,分析研究云南气候环境变化对辣木种植产业的影响,为云南辣木种植产业的科学合理规划和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辣木属于热带植物,其实应性强。生长适宜温度18~32℃和年降水量800~1 800mm。能忍受53 ℃的高温和5 ℃的低温,也能耐受轻微的霜冻和较长时间的干旱[9]。
对于太阳辐射(光照)条件在文献[9]中则没有给出。根据一般植物的生长机理和过程,除热量和降水条件外,太阳辐射条件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气候环境要素,特别是太阳辐射条件的优劣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品质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侧,位于中国西南,以纵向山系和河流为主体特征,并以其南北向发育、东西向搌布的巨大山系和深切河谷为格局,构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纵向山系河谷景观[10](图1)。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对流经云南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同时起着东西向的阻隔作用和南北向的通道作用[11,12]。相应地,云南气候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也充分地表现出了这种阻隔和通道作用下的一些显著特征和规律[11-14]。
根据云南各气象台站1959~2012年逐月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数据,笔者在图2和图3中分别给出了气候平均的云南年降水量和年气温的空间分布,在图4和图5中则分别给出了气候平均的云南年太阳辐射量和云南气候带的空间分布。
从图2中可以看出,云南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位于滇西、滇西南、滇南到滇东南一带,而滇中及以北和以东地区则相对较少。
从图3中可以看出,云南年气温最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滇中以南地区,年气温最低的地区则主要位于滇西北地区,滇东北地区的年气温也相对较低,其余地区除滇中的北部是一个相对的气温较高区外,总体的分布特征是自北向南气温逐渐增加。
从图4中可以看出,云南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主要是位于滇西北的金沙江流域区,其次是滇中以北和以西的大部分地区,而滇中及以北和以东地区则相对较少。
图2 云南气候平均的年雨量分布
图3 云南气候平均的年气温分布
从图5中可以看出,云南具有立体的多气候带分布特征。从滇中到滇西南方向对应的是高温带,而从滇中到滇西北方向和从滇中到滇东北方向则对应的是低温带,另外在北部的金沙江流域地区则又对应的是高温带。显然,云南气候带的这种地理分布特征和规律与云南纵向山系和河流的主体走向特征是基本一致的。即这种独特地理环境条件对季风的东西向阻隔作用使云南气候带的东西向差异变大,而南北向通道作用则使云南气候带的南北向差异变小。
图4 云南气候平均的年太阳辐射量分布
图5 云南气候带的分布
以适宜辣木种植的气候环境条件为基础,笔者将云南的辣木种植环境分为6个区,即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北、滇中、滇西和滇南6个种植区,并分别用巧家、富宁、华坪、元江、潞西和景洪6个气象站的气候观测数据来代表这6个辣木种植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在表1中分别给出了各代表气象站的相关气候要素统计值,在图6、图7和图8中则分别给出了各代表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年内分布情况。
图6 云南各代表气象站气温的年内分布(0.1℃)
图7 云南各代表气象站降水量的年内分布(0.1mm)
图8 云南各代表气象站日照时数的年内分布(0.1h)
项目巧家富宁华坪元江潞西景洪经度102°55′105° 38′101°16′101°59′98°35′100°47′纬度26° 55′23°39′26°38′23°36′24°26′22°00′海拔高度/m8416861245401914582年气温/0.1℃210196197238197223年气温标准差/0.1℃5.15.04.24.44.35.1年气温差/0.1℃14414313512111795最低月气温/0.1℃837691131111133年降水量/0.1mm8 20211 42210 5547 94516 45911 609最大月降水量/0.1mm3 2874 6145 1433 2266 5014 070年日照时数/0.1h20 69416 44125 13722 62420 02421 475
从表1和图6中可以看出:滇中和滇南种植区的年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其它4个种植区的年气温则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要差一些;滇东北、滇东南和滇南种植区的年气温标准差相对要高一些,说明这3个种植区气温的年际间变化差异要大一些,其它3个种植区气温的年际间变化差异则要小一些;滇东北、滇东南和滇西北种植区的年气温差相对要高一些,说明这3个种植区气温变化的季节性特征要显著一些,其它3个种植区气温变化的季节性特征则不是很明显;6个种植区的月气温都是12~2月较低,5~7月较高,其中滇东北和滇东南种植区的最低月气温明显要低一些,说明这2个种植区在冬春季较容易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
从表1和图7中可以看出:滇中和滇东北种植区的年降水量相对偏少,但在各季节内的分配则较为均匀;其它4个种植区的年降水量虽然较多,但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干季和雨季的季节分布特征;特别是它们的最大月降水量都相对较大,说明在这4个种植区的雨季较容易出现强对流性的天气。
从表1和图8中可以看出:年日照时数最多的是滇西北种植区,其年日照时数多达2 500多个小时;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则是滇东南种植区,其年日照时数仅有1 600多个小时;其它4个种植区的年日照时数则是在2 000~2 300个小时;除滇东南种植区外,其它5个种植区的月日照时数都是干季多,雨季少。
从前面给出的云南气候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来看,在云南区域内只要海拔高度不高于1 500m,其年气温一般都可以达到18C以上,而年降水量则一般都是在800~1 800mm。因此总体来说,云南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辣木,但在不同的区域推广种植辣木,其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差异则是比较显著的。这里笔者仍将云南分为6个辣木种植区,在表2中分别给出了各种植区气候环境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和影响结果。
云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边远省份,除了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经济相对较好外,全省总体都还很贫穷落后,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仍还生活在极端的贫困线上。因此可以说,在云南科学有效地推进辣木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改善云南的经济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改善一些边远山区农民目前的生活状况和水平,将会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但对云南辣木种植产业的健康推进和发展,也应该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根据云南气候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和实施。
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根据云南气候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同时也考虑到要能确实解决好一些边远山区农民生活极其困难的实际问题,我们对云南辣木种植产业的科学推进和健康发展提出如下的整体宏观规划思路和建议。
表2 云南气候环境变化对辣木种植的影响
(1)从滇中到滇南和滇西一带,利用其海拔高度低、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光照条件较好、可种植面积较大等优势,建立云南最大的核心辣木生产种植基地和相应的多元化、多层次产品的深加工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其种植规模大、总产量高、相关产品丰富、产业链完整等方面的综合经济优势,为云南的辣木产业树立起优秀的整体品牌形象。
(2)在滇西北的干热河谷流域区,充分利用其太阳光照条件最好、土壤及水环境无污染、大气环境质量优等优势,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优质辣木生产种植基地,形成其优质辣木和相关产品的经济优势,即用辣木在品质上的优势来弥补其种植规模较小、较分散、产量较低、成本较高等方面的不利经济因素。
(3)在滇东北到滇东南的可种植区,由于冬春季节较容易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最低气温较低,再加上太阳光照条件也不利,因此考虑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差异化辣木生产种植基地,即主要以生产辣木的根、茎、叶为主的辣木生产种植基地,形成其差异化的辣木和相关产品的经济优势。
本文以适宜辣木种植的气候环境条件为基础,采用云南各气象台站1959~2012年逐月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数据,分析研究了云南气候环境变化对辣木种植产业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如下。
(1)云南具有立体的多气候带分布特征。从滇中到滇西南方向对应的是高温带,而从滇中到滇西北方向和从滇中到滇东北方向则对应的是低温带,另外在北部的金沙江流域地区则又对应的是高温带。显然,云南气候带的这种地理分布特征和规律与云南纵向山系和河流的主体走向特征是基本一致的。即这种独特地理环境条件对季风的东西向阻隔作用使云南气候带的东西向差异变大,而南北向通道作用则使云南气候带的南北向差异变小。
(2)从云南气候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来看,在云南区域内只要海拔高度不高于1 500m,其年气温一般都可以达到18C以上,而年降水量则一般都是在800~1 800mm。因此总体来说,云南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辣木,但在不同的区域推广种植辣木,其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差异则是比较显著的。
(3)云南辣木种植产业的健康推进和发展,要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根据云南气候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和实施。
(4)从滇中到滇南和滇西一带,应利用其海拔高度低、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光照条件较好、可种植面积较大等优势,建立云南最大的核心辣木生产种植基地和相应的多元化、多层次产品的深加工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其种植规模大、总产量高、相关产品丰富、产业链完整等方面的综合经济优势,为云南的辣木产业树立起优秀的整体品牌形象。
(5)在滇西北的干热河谷流域区,应充分利用其太阳光照条件最好、土壤及水环境无污染、大气环境质量优等优势,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优质辣木生产种植基地,形成其优质辣木和相关产品的经济优势,即用辣木在品质上的优势来弥补其种植规模较小、较分散、产量较低、成本较高等方面的不利经济因素。
(6)在滇东北到滇东南的可种植区,由于冬春季节较容易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最低气温较低,再加上太阳光照条件也不利,因此考虑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差异化辣木生产种植基地,即主要以生产辣木的根、茎、叶为主的辣木生产种植基地,形成其差异化的辣木和相关产品的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EmongorVE.Moringa(MoringaoleiferaLam.):aReview[J].ActaHorticulturae,2011(911):497-508.
[2]PandeyA,PradheepK,GuptaR,etal.‘DrumstickTree’(MoringaoleiferaLam.):aMultipurposePotentialSpeciesinIndia[J].IndianJournalofPlantGeneticResources,2011,58(3):453-460.
[3]FuglieLJ.TheMiracleTree:Moringaoleifera,NaturalNutritionfortheTropics[M].NewYork:ChurchWorldService,1999.
[4]BanerjiR,ArunaB,VermaSC,etal.OilandFattyAcidDiversityinGeneticallyVariableClonesofMoringaoleiferafromIndia[J].JournalofOleoScience,2009,58(1):9-16.
[5]VaralakshmiB.GeneticDiversityinDrumstick(MoringaoleiferaLam.)Germplasm[J].ActaHorticulturae,2007(752):411-412.
[6]AnwarF,LatifS,AshrafM,etal.Moringaoleifera:AFoodPlantwithMultipleMedicinalUses[J].PhytotherapyResearch,2007,21(1):17-25.
[7]BagchiGD,SinghSC.Moringaoleifera-TheEmergingMedicinalPlantofAyurveda[J].JournalofMedicinalandAromaticPlantSciences,2011,33(1):81-85.
[8]HolstS.Moringa:Nature’sMedicineCabinet[M].California:SierraSunrise,2000.
[9]刘昌芬.神奇保健植物辣木及其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10]尤卫红,何大明,段长春.云南纵向岭谷地区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5,60(1):95-105.
[11]YouWeihong,DuanChangchun,HeDaming.ClimaticdifferenceindryandwetseasonundereffectoftheLongitudinalRange-Gorgeanditsinfluenceontransboundaryriverrunoff[J].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6,51(Supp):69-79.
[12]YouWeihong,GuoZhirong,HeDaming.VariationintransboundaryflowofNujiangRiveranditscorrelationwithsummermonsoonundertheeffectoftheLongitudinalRange-Gorge[J].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7,52(Supp.Ⅱ):148-155.
[13]尤卫红,吴湘云,李德俊.夏季风作用下的纵向岭谷区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5):23-31.
[14]尤卫红,赵付竹,吴湘云.夏季澜沧江跨境径流量变化与夏季风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7,26(5):1059-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