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解角度探析英语导游词课堂教学效果

2014-03-27 04:58薛秀云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导游词导游跨文化

薛秀云



从讲解角度探析英语导游词课堂教学效果

薛秀云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通过对英语导游词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结合跨文化交际知识,提出从形象风采展示、导游词讲解训练、回答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课堂导游词教学训练,提高英语导游词课堂教学效果。

英语导游词;跨文化交际;形象风采展示;导游词讲解训练;回答问题

《模拟导游(中英文)》是针对我校涉外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涉及导游工作的整个接待流程,包括接机(车)、入住、商定日程表、参观游览及沿途导游服务、游客生活服务、送团、个别要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在这一流程中,参观游览服务是学生普遍反应最难的,这一环节中专业性强,知识内容广。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主要以受教育、获信息、领略异国情趣、增长知识、加深阅历为主,而这些信息主要是通过导游的讲解和交谈获得。为此,导游员需要具备深厚的史地文化知识,包括交通、住宿、历史、地理、宗教、民族、建筑、园林、艺术、美学、风俗民情、凤舞特产等等,政策法规知识,心理学知识,美学知识,政治、经济、社会知识,旅行知识及国际知识。同时涉外导游员又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1]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导游词的讲解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本国文化认识不全,旅游常识和专业知识严重匮乏,比如有关自然景观(山体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景观)和人文景观(古建筑、宗教、园林、民俗风情、博物馆)缺乏系统性认识,知识面都停留在表层;国外文化知识知其一不知其二。[2]这对英文导游词的讲解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二是在讲解过程中在语音、语调、停顿、语法、表达、体态语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如何提高英语导游词教学效果成了目前该门课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为此,很多专家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廖莎莎通过分析目前英语导游词课堂教学中的困境,提出从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方法实践化、教学评价特色化三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盛夏通过分析英语导游词特点,列举了撰写和解说导游词的六大原则:内容充实、沟通性强、生动有趣、时效性强、文化性强、有针对性;杨梅对英语导游词语体特征进行研究,提出英语导游词在语音、词汇、句法、语场、语旨及语式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性;杨志忠、朱文翠、崔文静从导游词的错误入手分析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吴颍从跨文化角度分析了英语导游讲解的有效沟通策略和方法;于燕,刘小兵针对旅游专业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现状,提出从注重课堂训练和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讲解能力;杨义德从英语导游的职业化语言训练入手,结合实际案例阐释如何进行英语导游职业化语言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给予我们的英语导游词教学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很多都是从理论上提出一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从英语导游词讲解角度研究导游词教学效果的文献较少。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结合跨文化交际知识,从形象风采展示、导游词讲解训练、回答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课堂导游词教学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形象风采展示

涉外导游服务从接团到送团有一套完整的服务程序,是一种礼貌服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导游员应该从仪容、仪表、仪态三方面来保持自己对客服务的导游形象。接团时导游员的服饰语、表情语、姿态语以及口头语都会给游客留下清晰的第一印象,具体包括妆容、卫生、服饰、饰物、站姿、走姿、坐姿以及讲解时目光及手势的使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仪容仪表方面都还是比较注重的,均能做到着装整洁大方得体的要求,唯一的问题是很多女生喜欢把刘海遮住半边脸颊或者整个额头,经过提醒基本已改过。但在仪态实训环节暴露出许多问题。许多同学站到指定位置后由于紧张,出现许多小动作:双手不知所措,双脚不停晃动,身体左右摇晃,眼神飘忽不定;讲解过程中摇头晃脑、两眼看天花板或者地板、双手放背后或口袋、手势呆板、音量太小、吐舌头等等。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每周指定一个小组做课前十分钟介绍,内容自定,脱稿展示。其他小组成员作为评委,按照老师所给评分标准进行逐项打分,并给以点评,点评过后现场进行重新展示。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基本已克服上述问题,学会微笑服务、关注游客。同时,为提高学生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布置每个小组成员收集相关国家有关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体距、接触、外表、目光、服饰等方面的常识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二、导游词讲解训练

导游讲解是整个导游服务的中心环节,包括沿途讲解和景区讲解,因此对涉外导游人员来说,英语导游讲解能力是涉外导游人员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3]导游词讲解训练应该作为英语导游讲解能力训练的中心任务。同中文导游词一样,英语导游词具有准确性、逻辑性、严谨性的特点,同时英语导游词又具有其特殊的语体特征,既有书面体又有口语体的明显特征。[4]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英语导游词的特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要求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从语音语调、专业词汇、句型训练、创新导游词、模拟讲解五个方面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

(一)语音语调

英语导游语言的准确性除了用词准确、语法准确外,还包括正确的语音、合理的语调。在涉外导游中,需要正确使用一种外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否则交际将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中断。据笔者针对本校开设旅游英语课程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他们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语音知识缺乏等问题。学生对英语中的元音(长音、短音、单音节、双音节)、辅音(清辅音、浊辅音、爆破音、摩擦音、舌侧音)、音节、重音等等认识肤浅。对于意群的停顿、语调的运用、辅助语的使用就更知之甚少。出现发音不准确、语调无起伏、单词重音或句子重音不正确等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着重就一些高频词汇、生僻难读的专业词汇进行带读训练;对导游词中的长句进行意群划分分析;对于导游词中涉及景观本身特点的名词和数词进行重读训练;并把词汇的读音、长句的朗读训练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内容,以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二)专业词汇

涉外导游词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是典型的职业语言。同时英语导游词的口语体特征要求英语导游词的措辞要通俗易懂,它具有专业化和规范性相结合的特点。[5]因此英语导游词中具备了常用的基本口语词汇,同时又具有很多的专业词汇。对于专业词汇,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旅游景观进行分类整理,并采用合适的灵活的考核方式,避免产生枯燥、纯粹背单词的感觉。依据旅游资源分类,笔者首先把旅游景观按照山体景观、水体景观、宗教景观、园林景观、古建筑景观、城市景观、民俗风情等七个模块进行导游词分类。以山体景观为例,笔者课前让学生收集山体景观的中文讲解资料,熟悉山体景观的导游讲解途径。上课利用前面5分钟介绍相关中文背景资料,学生这一过程中对该景观的专业词汇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之后列举相关专业英语词汇,确定考核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消化专业词汇。词汇考核方式采用口译竞赛、移动式听写竞赛等方式,既提高教学的时效性,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句型训练

句型结构英语重“形”,汉语重“意”。[6]笔者开学初在所认课的3个班级进行了一次笔译摸底小测,发现学生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忽视了英语和中文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和不对等性、冠词介词连词使用失误率较高、句子结构沿用中文习惯逐句逐字翻译。经过访谈,学生普遍反应中学很少进行口译笔译练习,对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从做语法练习中获得的,写作练习中大部分采用简单句,句法结构简单。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中英表达在语言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总结出一些使用频率较高、实用、固定的句型,在课上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把句子熟练背下来,之后结合所讲景点景观进行灵活的口译笔译练习。以园林景观为例,西方园林在布局方面强调几何规则式布局,道路设计采用轴线笔直式的林荫大道;植物种植主要采用対植、列植等方式。而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强调生态、自由式布局,道路设计采用迂回曲折,曲径通幽;取景强调借景和步移景移,突出表现文人,画家和造园者的诗情画意。在带领西方客人游览园林时,指示引导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上海豫园的导游词中笔者为学生总结了以下句型:

1.before entering the garden, we can see a beautiful lotus pond with a nine-zigzag bridge and a pavilion-like tea-house;

2.as soon as we step into the garden, we can see the Three-Corn-Ear Hall in the centre part of the park;

3.close to it is the Yangshan Hall, a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a waterside pavilion;

4.To the east of the Big Rockery is the beautiful scenes, the Happy Fish Waterside Pavilion. beside it is a creek flowing eastward.

5.further eastward, there is the Double Corridor partitioned in the middle by a wall with latticed windows of, through which travelers may view scenes on both sides.

6.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garden is the Scenes Gathering Tower, where one can catch sight of all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garden. Close to it is the Nine-lion Study, a pavilion tucked away amidst ancient trees.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固定的句型,有了一定程度的“输入”,那么学生在其他的导游词中基本可以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口译“输出”练习。这比起让学生单纯做笔译练习要灵活,也更受学生欢迎。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创新导游词

英文导游词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欢迎词,景点主体介绍,欢送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普遍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要求他们写出完整的英文导游词有较大难度,不妨降低标准,要求他们在原有导游词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导游词进行创新译写。比如教师提供书面英文导游词,要求各个小组根据入境客人的国籍、年龄、职业、偏好、审美观、文化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修改成一篇针对性较强的口语体的导游词。[7]

要正确、妥善处理跨文化交际,首先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英美文化的资料,掌握有关国家文化的知识,关注中西文化的相关性,关注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与外国人直接交际的能力。同时在导游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指出中英文导游词在语言风格上的一些差异。比如中文导游词擅长引经据典、使用大量华丽词汇对景物进行主观描写;而英文导游词中则更务实,注重传递基本信息,叙述简练具体。根据以上特点,结合跨文化交际角度,建议学生采取相应的技巧,比如类比、套用、解释、转换等,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创新,使其更接近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比如在每篇导游词中涉及到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朝代、事件、人物、典故等要求学生能与西方同时期的进行比较,对于中国特有的一些用语、习俗、节日、民族风物等加以跨文化的介绍和解释。各个小组修改的方式会有差别,大部分会对欢迎词和欢送词进行修改,写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欢迎词和欢送词。基础较好的小组加入了更多的神话故事或传说,加入了一些互动性较强的表达,加入一些跨文化方面的补充性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相关书籍和网上资源,能很到位地把书面导游和口头导游结合起来,既增加了背景知识的学习,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又巩固了口头表达,真正做到“读写说”相结合。同时各个小组在展示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吸收很多课外知识。

(五)模拟讲解

模拟讲解环节是基于上面4个环节基础上的提升,是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综合知识能力的锻炼。模拟讲解环节包括现场模拟讲解、回答客人提问两个部分。现场模拟讲解在导游模拟实训室进行,由各个小组轮流当讲解员和游客,游客可以就讲解的景点的相关知识向导游提问。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灵活运用讲解技巧,运用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现场讲解感染力来提高自己讲解的现场效果,能够做到提供凸现信息、提供针对性讲解,同时关注旅游者的反应、注意表情语、手势语、目光交流等非交际语言的正确使用,比如一些现场指引语、现场设问、提问等,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力求流利、生动、准确地完成讲解。

这一环节的讲解考核评分由各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来担任评委,依据下面的评分标准来评分,同时要对各个导游员的讲解进行点评,评出小组最佳导游。现场提问部分由教师依据游客所提问题对游客和导游进行考核。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做好点评工作,在各个学生讲解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待学生评委点评完之后再次进行详细点评。笔者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一张讲解跟进表,要求每个学生做好自己相关记录,以备学生下次讲解有所改进。

表1 模拟讲解评分表

三、回答问题

涉外导游不仅是要引导外国游客欣赏中国的大好河山,更应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导游人员除了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还体现在语用层面。所以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外,还需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积累相关人文历史知识,把握导游词的言外语境,以提高讲解时的生动性。回答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补充学生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了解。

教师在每一个旅游景观讲解前会为学生罗列一个问题提纲,要求学生依据提纲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网络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电子版作业,传至班级群共享。通过这个过程的准备,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搜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笔者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为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相关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知识,以便学生在修改导游词过程中能够利用中外文化对比或者类比来加深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笔者结合跨文化交际知识,从形象风采展示、导游词讲解训练、回答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课堂导游词教学训练的方法对学生的讲解能力和语言表达习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毕竟高职在校学生跟外国团带外国团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能否为学生创设真实模拟情景、能否有一套系统的训练学生英语导游讲解能力的方法在目前的旅游英语教学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希望笔者的这套方法能对旅游英语导游词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1] 陈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2] 王辉, 苗蕊. 浅析学生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和讲解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1)220-222.

[3] 于燕, 刘小兵. 浅谈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英语讲解能力的训练[J]. 教育探索, 2011(7):76-77.

[4] 杨梅. 英语导游词语体特征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 2004,22(4):109-111.

[5] 杨义德. 谈导游英语实训中职业化语言的运用[J]. 职业教育研究, 2012(10):116-118.

[6] 廖莎莎. 如何提高英语导游词课堂教学的效果[J]. 职业教育研究, 2013(2):118-119.

[7] 盛夏. 英文导游词的撰写与解说原则探析—以长江三峡游程中的导游词为例[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1(6):67-69.

A study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English tour commentary from interpreting perspective

XUE Xiu-yu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nglish tour commentary and combine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English tour commentary from interpreting perspective: talent show, training of interpreting English tour commentary,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English tour commenta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lent show; training of interpreting English tour commentary;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G319.3

A

1673-1417(2014)04-0062-05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4.04.0012

2014-09-10

薛秀云(1981—),女,福建漳浦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旅游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导游词导游跨文化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莫把游记写成导游词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教材作文手拉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基于导游讲解大赛背景的导游词创作
试论导游词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黄希川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网约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