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波,黄 波,郝晓红,高 涛,韩 杨
(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电力电子技术大纲教学内容中,晶闸管的换流是逆变电路部分的重要内容,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1-5],针对晶闸管的开关过程特性,近年来有很多研究[6-10]。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晶闸管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电路的理解不准确,特别是在负半个振荡周期中,当接通开关S后,LC振荡电路的电流将反向流过晶闸管,并且与晶闸管VT的负载电流相减,直到晶闸管的合成电流减至零后再流过旁路二极管[11],表示难以理解,认为不应该等到合成电流为零时才流经二极管。
本文针对该知识点,详细阐述了晶闸管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存在理解上的误区的原因,并给出仿真结果,可为电气工程类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深入掌握提供参考。
图1为晶闸管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原理图。图1(a)中,晶闸管在第1个半周期内关断,图1(b)中,晶闸管在第2个半周期关断,其中VD为反并联在晶闸管VT两端的功率二极管。R为负载,S为强迫换流电路部分开关,电容C和电感L组成振荡电路,两者串联后并接在晶闸管两端。
图1 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原理图
图1中强迫换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当开关S闭合后,假设电容上具有初始储能,电容通过电感L进行放电,放电电流iL和流过晶闸管VT的电流iVT进行合成,使晶闸管的电流减小,当晶闸管的正向电流减至零时,晶闸管关断,电容放电电流向二极管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VVD就是加在晶闸管上的反向电压,该方法正式利用了LC振荡过程中的放电电流使得流经晶闸管的电流过零点,从而迫使晶闸管关断。
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相对比较多的问题是为何必须合成电流为零时,其余部分电流才流经反并联二极管VD。学生普遍的理解是开关S闭合之前,A点电压和B点(见图2)电压相等,二极管阳极电压与储能电容正极电位相等,当开关管闭合时,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所以应该会导通。但是,这种结论没有考虑到当S关断后,对于晶闸管而言,电流还未断流,其下降必然有一个过程,只要晶闸管的电流存在,二极管就处于反向偏置状态,不可能导通;唯一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当晶闸管VT断流时,二极管恢复正向偏置状态,储能电容iL经二极管向L放电,形成能量交换。虽然开关管S闭合的瞬间二极管VD是处于正向偏置状态,但是由于电感L对电流的瞬间变化有阻止作用,使得二极管流过电流非常小。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常在这一点的认识上存在困惑。
图2(a)给出了二极管截止、晶闸管在开关S闭合、电流下降时电路中的电流流向。图2(b)给出了晶闸管截止、二极管正向偏置时电路的电流流向。
图2 二极管导通的过程分析
为了验证前述的分析过程,本文以Matlab/Simulink Power system作为仿真环境[12-13]进行仿真,仿真电路如图3所示。电路的参数配置:振荡器电容C为200 μF,C的初始电压为20 V,振荡器电感L为0.2 mH,负载电阻R为2 Ω,负载电感为2 mH,反并联二极管等效导通电阻为0.001 Ω,反并联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为0.8 V。
图3 仿真电路
本仿真的主要目标是验证如下2个方面的内容:
(1) 阻感性负载条件下,晶闸管小于移相范围角度情况下正常导通过程;
(2) 晶闸管正常导通条件下,开关管闭合时,LC振荡器强迫换流的过渡过程分析,讨论教材中“当接通开关S后,LC振荡电路电流将反向流过晶闸管,并且与晶闸管VT的负载电流相减,直到晶闸管的合成电流减至零后,再流过旁路二极管”这句话的含义。
图4中给出了晶闸管强迫换流仿真输出的波形,交流电源电压为220 V/50 Hz,触发角脉冲时刻为0.002 5 s,触发周期为0.02 s,触发脉冲的占空比为5%。从图4(c)和图4(d)中可以看出,晶闸管的触发时刻为0.002 5 s,振荡电路中开关闭合时刻为0.005 s。从图4(a)中可以看出,在触发脉冲到来时刻之前,晶闸管承受的电压即为电源电压,晶闸管电流为零;在0.002 5 s时,晶闸管因为受到触发而导通,导通压降约为0.8 V,振荡电路储能电容C的初始电压设置为20 V,在0.005 s时刻,开关闭合,晶闸管电流由于阻感性负载而未能立即关断,于是电流开始下降,当下降到零时刻,大约为0.005 5 s时刻,晶闸管完全关断,其承受的电压立即上升。对比图4(b)图中二极管电流开始上升的时刻,恰好就是晶闸管电流过零关断的时刻。正好验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
图4(c)给出了振荡器电容端电压及电流波形,可以看出,在0.00 5 s时刻,电容C开始放电,与晶闸管电流抵消后向负载供电,一直到晶闸管电流过零点时,电容放电电流达到最大,此过程中电容电压逐渐降低,在0.005 2 s时刻左右,电容从初始20 V降低到零,接着进行反向电压充电,反向电压峰值达到180 V左右,又开始下降。
图4 晶闸管强迫换流仿真输出波形
晶闸管的关断技术中,强迫换流一直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LC振荡器在负半个周期迫使晶闸管关断的工作过程,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文针对该电路的结构和容易理解的偏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仿真验证,为学生掌握该知识点,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提供指导。
[1] 冯禹铭,徐宁,李倚剑,等.电感耦合式无极灯高频谐振电路初探[J].电源技术,2012(12):1893-1903.
[2] 苏陶.基于TCAD的晶闸管设计与模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3] 李黎,鲍超斌,张钦,等.快速晶闸管在纳秒脉冲高压发生器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16):197-203.
[4] 李和明,崔学深,罗应立,等.晶闸管-电动机系统不对称瞬态建模及解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3(8):241-249.
[5] 李贞晓,栗保明.高功率脉冲电源中晶闸管应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10):87-90.
[6] 温家良,刘正之,汤广福.大功率直流晶闸管开关设计及其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5):55-58.
[7] 郭焕,温家良,汤广福,等.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关断的电压应力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12):1-6.
[8] 赵中原.毓昌,于永明,等.用晶闸管宏模型分析换流阀内电压分布特性[J].电网技术,2003(27):33-36.
[9] 郭帆,何小平,王海洋,等.晶闸管触发开通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10):2483-2487.
[10] 李常顺.基于DSP的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0(13):60-62.
[11] 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M].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2] 周渊深.电力电子技术与MATLAB仿真[M].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13] 姚伟,文今宇,程时杰,等.基于MATLAB/Simulink 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开发[J].电网技术,2012(6):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