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形镇村体系引力强度分析与实证

2014-03-26 05:42覃永晖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年3期
关键词:镇村引力城镇

覃永晖 , 王 晶 , 韩 乐

(1.湖南文理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2.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长沙 410083)

0 引言

城乡区域内个各集聚体相互连结的网络结构形态的研究是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形态也是城镇体系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国内外已普遍将网络城镇作为城镇区域空间发展的一种高级模式[1]。国外针对网络城镇理论的研究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Camagni等在1993年提出了“城市网络”(city networks)[2]理论,1995年Batten David提出了“网络城市”(network cities)[3]理论,1996年M.Castells提出了“城市功能网络”(functional network)[4]。国内主要有吴启焰提出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网络化”[5],薛东前提出了“城市群空间网络框架”[6],姚士谋提出了“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连接特征”[7],郑伯红等提出了“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发展”[8],朱顺娟等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化联系”[9]。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外对区域空间网络形态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城镇范畴,尚未涉及镇村范畴。而现阶段中国大部分镇村呈单一发展的低水平状态,镇村经济活动分散孤立,相互联系较为松散,镇村体系难以深入规划与实施。镇村空间结构规划亟需突破传统单一的规划模式,结合地方特色和区域空间系统,从“线”形转向“网络”形发展。随着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0]已将镇村范畴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规定,2012年1月1日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1]也将老版标准的“城市用地”更名为“城乡用地”,加上相关规范与标准,镇村体系的规划工作已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将网络化研究拓展至镇村范畴,对调整镇村等级结构、明确镇村职能、优化镇村空间结构、促进镇村协同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马鬃岭镇为例,以人口、经济能量、交通距离等为要素构建网络形镇村体系引力强度模型,将网络化研究拓展至镇村范畴,对调整镇村等级结构、明确镇村职能、优化镇村空间结构、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促进镇村协同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工程实践检验其科学合理性,以期将网络形镇村体系结构模式在镇村体系规划工作中得以合理运用。

1 网络形镇村体系引力强度模型

1.1 城镇体系范畴的引力强度模型

万有引力说明了两物质之间的引力与两物质的质量、距离、万用引力系数有着紧密的关系[12]。基于该理论,塔费[13]提出把城市的“经济能量”视为“网络城市”的质量,而“经济能量”主要指城市GDP,通过城市“经济能量”、城市交通距离、介质系数3项“网络要素”的数理关系,“网络城市”的研究主要就是分析两城市个体之间的引力强度(gravity strength),构建引力强度模型(gravity strength model)[14],以量化的方式研究城市的经济联系,并提出城市或城市群的优化对策。目前,应用于城镇体系范畴的网络形态结构引力强度模型为[15]:

式中:Pi,Pj是两个城市(或市区)非农业人口数;Vi,Vj是两个城市(或市区)的经济能量(GDP);Dij是两个城市(镇)的交通距离;k为两个城市(镇)之间的介质系数。

1.2 镇村体系范畴的网络形态结构引力强度模型

根据城镇体系引力强度模型的结构框架,以镇村的人口、经济能量、交通距离等为要素,结合我国镇村体系自身特点,合理确定各项要素的定义与指标,构建满足网络形镇村体系的引力强度模型。网络形镇村体系引力强度模型由“C-N引力强度”与“N-N联系强度”构成,“C-N引力强度”即镇村体系中核心(core)城镇区与节点(node)村庄之间的引力强度,“N-N联系强度”即镇村体系中节点(node)村庄之间的引力强度。

1.2.1C-N引力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tv为v村(节点)与城镇区(核心)t的引力强度;At为城镇区t的人口数量;Av为v村的人口数量;Et为城镇区t的经济能量;Ev为v村的经济能量;Dtv为v村与城镇区t的交通距离;ktv为v村与城镇区t之间的介质系数。对于Dtv(v村与城镇区t的交通距离),Dtv=道路实际长度×道路等级修正系数,道路级别越高,修正系数越小,例如:村组路可取1,乡道可取0.5,县道可取0.3,省道可取0.2,国道与高速公路可取0.1。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一般取0.3~1, 0.1 ~0.2一般用于镇与镇之间。

ktv与k存在较大区别。目前,国内外对k值的确定尚无统一的标准,主要依据城市(镇)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来划分,从空间距离、目前的交通方式等方面对k值进行确定,以道路交通等级高低为主,同时考虑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路面质量、地形、时间花费等因素综合确定[16]。城镇范畴的道路交通从高速公路到县道,等级整体较高,对于城镇引力强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会作为发展网络城市的主要对策。而对于镇村范畴而言,由于镇村自身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历史文脉等现实因素,ktv应从产业与产值的角度去确定。则:

式中:em为v村n种产业中第m种产业与城镇区t相关部分的产值;Em为v村n种产业中第m种产业的产值(产值为0的产业不在统计之列)。

1.2.2N-N引力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ij为i村与j村之间的引力强度;Ai为镇域内i村总人口;Aj为镇域内j村总人口;Ei为i村的经济能量;Ej为j村的经济能量;kij为i村与j村之间的介质系数;Dij为i村与j村的交通距离。Dij=道路实际长度×道路等级修正系数。kij与ktv的基本概念相同,但是,ktv是村庄对城镇区的单向介质系数,而kij是村与村之间的双向介质系数,则:

式中:eim,ejm为第i,j村中第m种产业与接受辐射村相关部分的产值;Eim,Ejm为i,j村中第m种产业的总产值(产值为0的产业不在统计之列)。

2 实证分析

2.1 马鬃岭镇镇村体系现状

马鬃岭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东北部,与常德市石门、临澧两县相邻,是桃源、石门、临澧三县交界处的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镇域面积68.7 km2,2006年前下辖平安村、木槎桥村、大路坪村、白云村、尖峰岗村、兴安村、吉安湾村、鹤峰村、竹湾村、三口堰村、文峰村、陶家溶村、罗家店村、刘炎村、响水当村、沙堰村、沈家港村17个行政村,1个马鬃岭村居委会。2006年通过镇村合并,现辖1个马鬃岭城镇区;1个马鬃岭村居委会;平安村、木槎桥村、兴安村、三口堰村、刘炎村、理鸣村、兴街村7个行政村。目前,除马鬃岭村确定为居委会外,其他村庄暂未区分中心村与基层村。截止到2011年,马鬃岭镇域总人口26 541人,其中,农业人口21 631人,非农业人口4 910人,城镇化水平为18.5%。以第一产业为主,其中,柑橘尤其是富硒柑橘产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特色农业乡镇之“柑橘之镇”,该镇还有富硒水稻、棉花等种植产业,拥有覃振故居、刘炎故居等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商贸物流与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基础。县道(X055)和4条主要乡道从马鬃岭镇域内穿过,县道紧密联系着桃源县漆河镇和盘塘镇,并穿越马鬃岭镇域内的三口堰村、刘炎村和兴街村,且从马鬃岭镇的城镇区外围经过,区位与交通优势显著。

2.2 马鬃岭镇镇村体系引力强度分析

根据实地调研,收集马鬃岭镇城镇区与各村的人口、经济能量、交通距离等要素数据,通过C-N引力强度模型,计算城镇区与各个村庄之间的引力强度值(表1);收集马鬃岭镇各村之间的人口、经济能量、交通距离等要素数据,通过N-N引力强度模型,计算城镇区与各个村庄之间的引力强度值(表2)。

表1 马鬃岭镇C-N引力强度

结合表1、表2数据,绘制“马鬃岭镇镇村引力强度分析图”(图1),可综合分析得出马鬃岭镇镇村体系网络现状存在的问题。

2.2.1节点层次不明确。网络形区域的优点之一就在于网络节点层次明确,可根据各自特点和网络结构需求明确节点的等级。网络形城镇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节点:中心城市、节点城镇与次节点城镇。网络形镇村体系首先应当明确节点层次与等级,结合《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17]及村相关规范,可将网络形镇村体系的节点分为中心镇村、节点村庄与次节点村庄。中心镇村一般是城镇区、集镇区、经济水平较高的村庄或特别指定的村庄,节点村庄一般为居委会、中心村,次节点村庄一般为基层村。马鬃岭镇镇村体系节点层次总体不明确,除确定了城镇区与一个居委会外,其余行政村均未明确其等级。尽管2006年该镇17个行政村合并为7个行政村,但是,依然未明确各村等级。节点层次不明确,体现的是镇村体系的等级结构存在整体或局部主次不分的问题,使镇村长期停滞在低水平的均衡阶段。镇村体系等级结构不能明确会直接影响各节点的经济职能,造成职能趋同,最终导致各镇村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只在各自小地域范围内呈封闭式循环,镇村相互联系较为松散,不能形成产业联动与经济协同,镇村总体处在低水平的均衡阶段[18]。

表2 马鬃岭镇N-N引力强度

2.2.2网络结构不完整。网络结构的构成要素除了节点外,另一个要素就是节点之间的“引力线”,区域空间之间的“引力线”的粗细狭义上体现了各节点之间的引力强度大小,广义上则体现了各节点地区之间的经济互动程度、交通设施水平、产业协同状态等情况。由表1与图1看出,该镇存在网络结构不完整的问题。各村与城镇区的引力线都有,说明城镇区的引力效应对各村都存在,但是引力线的粗细即C-N引力强度值差别明显,呈不平衡状态。表2与图1显示,马鬃岭镇各村之间的相互引力强度值总体偏小,而且有8组节点村庄之间甚至为0,对应在图1上就体现为节点村庄之间没有引力线联系,连结网络节点的连结线出现了“断裂”现象,网络出现了“漏洞”,也就无法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

2.2.3引力强度值不平衡。引力强度值的大小能体现出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引力强度平衡状况,一般情况下,C-N引力强度值在0~0.5视为不平衡水平,0.5~1视为基本平衡水平,1~5视为较平衡水平,>5视为平衡水平;N-N引力强度值在0~0.1视为不平衡水平,0.1~0.5视为基本平衡水平,0.5~0.9视为较平衡水平,>1视为平衡水平。由表1、表2、图1可知:马鬃岭镇镇村体系的引力强度值总体呈不平衡状态。马鬃岭居委会的引力线最粗,即强度值最大为9.21,兴街村较大为8.88,但刘炎村、理鸣村、木槎桥村、兴安村、三口堰村、平安村引力强度值明显偏小,最小只有0.06,与马鬃岭居委会和兴街村差距很大,C-N引力强度值呈不平衡状态。城镇区对马鬃岭居委会和兴街村的吸引度较大,这是因为:第一,马鬃岭居委会行政等级比其他行政村较高,经济优势明显;第二,这两个节点与核心区(城镇区)紧邻,县道(X055)经过兴安村,马鬃岭居委会也有主要乡道穿过,区位与交通条件较优。虽然理鸣村曾经号称“边贸城”,在一定历史时期曾扮演过“贸易小镇”的角色,且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但是,由于该村距离城镇区较远,没有便捷的道路交通,交通区位优势不明显,在经济产业方面也未能与城镇区及其他村形成互通流动,加上政府部门的发展战略部署,该村将逐步转型为宜居型社区村庄;第三,兴街村与其他行政村一样未确定等级,但由于有以柑橘加工为主的加工工业基础,加之其区位交通优势,该节点受核心区的影响较直接,引力强度也较大。马鬃岭镇的N-N引力强度值呈不平衡状态,且各村之间的相互引力强度值总体偏小,N-N引力强度最大值<0.30,且主要是相邻村庄,如:马鬃岭居委会与兴街村的N-N引力强度值为0.21。但还有平安村与马鬃岭居委会等8组存在之间的引力强度值为0,有兴街村与理鸣村等5组村庄之间引力强度值为0.01。

综上所述,从网络角度分析,马鬃岭镇镇村体系现状的网络节点、网络引力线、引力强度等都存在问题,无法形成较完整的网络系统,总体经济水平较低。由此可见,优化马鬃岭镇镇村网络结构、准确定位各村等级与职能势在必行。

3 构建网络结构的对策建议

构建马鬃岭镇的网络形镇村体系,应当根据马鬃岭镇村实际情况,从网络节点层次、网络结构、网络节点关系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3.1 明确网络节点层次,合理确定镇村等级

明确网络节点层次的核心就是合理确定镇村等级。镇村体系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19]。可采用多因子标准赋值加权评分法构建镇村发展条件评价模型[20]。首先,选取对镇村发展影响较大的发展条件作为评价因子,并按影响程度排列;其次,确定每个因子的权重值,根据评价模型得出对镇村的综合评价值,然后进行镇村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分析,对镇村发展条件的潜力与优劣作出总体评价和判断。

3.1.1节点发展条件评价因子。根据马鬃岭镇的镇村实际情况,选取对镇村发展影响较大的若干因素即发展条件作为评价因子,评价因子的选择及其排列根据马鬃岭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再根据各项发展条件对镇村发展的影响程度,确定各发展条件的权重值,发展条件加权系数总和为100,然后确定各评价因子的加权系数,并确定标准值(表3)。

表3 镇村节点发展条件评价因子

说明:评价指标的评价分值均按5分制赋值,以3分为标准值(合格);为取得更精确合理的评价,以马鬃岭镇“人口规模(人)”、“建设用地(hm2)”和“经济状况(万元)”这3项数据的实际平均值作为3分标准值,其中,总人口数与GDP数据越大评价分值越高,人均建设用地则数据越小评价分值越高(《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自然条件、区位与交通、设施条件、资源环境评价指标由专家根据马鬃岭镇各村实际情况作为分数评价赋值。

3.1.2节点发展条件评价模型。根据镇村发展条件评价因子与各项评价因子权重值的定性与定量情况,可构建模型:

3.1.3节点综合评价与分析。根据各个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值,由评价模型得出各镇村的综合评价值,按各节点的综合评价值大小,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马鬃岭镇各节点发展条件总排序和发展条件评价(表4)。

根据镇村发展条件评价结果,马鬃岭城镇区的综合评价值显示该区域的综合建设条件为优等。因此, 原马鬃岭城镇区建设发展为镇域范围内的城镇区。原马鬃岭居委会、兴街村和刘炎村的建设条件综合评价为良好,规划将原居委会搬迁至城镇区内,将马鬃岭村建设发展成为马鬃岭社区。根据镇域内发展条件综合评定结果,规划将兴街村和刘炎村发展建设成为兴街社区和刘炎社区。由于兴街社区与马鬃岭社区在区位上紧邻马鬃岭城城镇区、1条县道和4条主要乡道,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对外交通,可成为城镇区远景发展区域。该两社区和城镇区能形成“网络极核”,并与其他基层村共同构建网络形镇村体系结构。因此,将兴街社区和马鬃岭社区划定为镇域范围内的中心村,而刘炎社区为基层村。理鸣村、木槎桥村、兴安村、三口堰村的建设条件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在镇村体系规划结构中将其划定为基层村。但由于理鸣村是马鬃岭镇域内的人文旅游景点,拥有覃振故居和覃氏祠堂等人文旅游资源,加之其建设情况相对比其他基层村较好,因此,将理鸣村发展建设成为理鸣社区。平安村的建设条件综合评价结果相对较差,将其定位为基层村。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适当加大对平安村的经济扶持,加大对平安村的建设力度。最终,依据镇村发展条件评价结果,结合镇村实际情况,综合马鬃岭镇政府、各村干部群众、相关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可确定马鬃岭镇镇村体系等级结构,即网络节点层次(表5)。

表4 马鬃岭镇镇村节点发展条件对比分析及总排序

表5 马鬃岭镇镇村体系的等级结构

3.2 合理确定镇村职能,加强各级网络节点互动

根据马鬃岭镇镇村之间的人口、经济、产业、区位、交通、文化等因素,形成镇村“经济流”,构建“镇村网络化模式”与“镇村网络结构”,提高镇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镇村网络化模式能够使马鬃岭镇村之间多种物质(人口、经济、产业、区位、交通、文化等)的动态流以最高形式表现,是镇村空间发展过程中较为理想的结构模式。将马鬃岭镇镇域规划为“1轴、1核、6点” +“1网、12线”的复合型空间结构。1轴:即1条空间发展轴线。该轴以“1+2”综合发展极核为基点,经过县道,将镇域划分为南种植加工、北商贸观光的产业格局,并形成南北各1个中心村、3个基层村的空间格局。1核:即1个“1+2”综合发展极核。该发展极核包括1个城镇区和2个中心村,以城镇区为核心、中心村为支点。中心村即位于城镇区北部的马鬃岭社区和南部的兴街社区,将成为城镇区远景发展的主要区域。马鬃岭城镇区的远景发展将逐步以该综合极核的规模为发展目标,以城镇区为核心,以南北两个中心村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6点:即6个空间发展节点,包括6个基层村,分别为刘炎社区、理鸣社区、平安村、木槎桥村、兴安村、三口堰村。该6个基层村的发展将成为全镇发展的辅助推动力。1网:即由1核6点为节点,综合各节点的区位、功能、产业等方面交织互辅形成的“镇村网络”结构。12线:12条镇村网络引力联系线。在1核6点的镇村网络基础上,形成以人口流动、经济流通、产业互补、区位特色、交通便利、文化相融为依托的镇村网络联络线。

基于马鬃岭镇各镇村节点产业基础与经济条件,结合桃源县与马鬃岭镇的经济发展要求,镇村职能分为综合服务型、农业贸易型、红色旅游经济型、农业观光型、农产品加工型、生态农业型6类(表6)。城镇区的职能是马鬃岭镇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配备较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是马鬃岭镇的综合服务中心;中心村的职能定位是马鬃岭镇的副中心,形成较具特色与独立的产业,可作为城镇区远景发展区域,并与城镇区形成镇域空间发展极核。在中心村按标准配备小学、幼托、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成为依托城镇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型社区;基层村的职能定位是镇村中组织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聚居点,配备了村委会和一些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以发展农业种植、农业贸易、红色与生态旅游的村庄。并据此形成“南种植加工、北商贸观光”的产业格局,构建“1核、5区”的产业结构,即:1个综合发展核,生态农业产业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农业贸易观光区、农业加工工业区、红色旅游经济区5个职能产业区。

表6 马鬃岭镇镇村体系的职能结构

4 结语

借鉴了网络形城镇体系理论分析工具,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针对镇村体系这一特殊的区域空间提出网络形镇村体系的构想,并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马鬃岭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提出未来的镇村体系应突破传统单一的规划模式,结合地方特色和区域空间系统,从以居民点规划为主转向“点面一体化规划”(即居民点规划与镇、乡、村行政辖区统筹规划) ,从小城镇城镇区转向整个镇村区域,从镇区外围农村被动发展转向城乡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通过调整网络各节点产业结构、加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发展信息网络化、建立政府合作新机制等措施[21]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表明,这种网络形镇村体系能够使镇村之间多种物质包括人口、经济、产业、区位、交通、文化等的动态流[20]以最高形式表现,使镇村体系结构由传统的呈“线”形转向呈“网络”型[22],从单一型转型复合型,由镇村各级节点城镇区与其周边村庄可形成复合型发展极核,以达到形成功能互补、网络联系和交互增长的镇村网络结构体系的目的,是未来镇村空间发展过程中较为理想的结构模式。

参考文献:

[1]周伟林,严冀.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

[2]Camagni R,Salone C.Network Urban Structures in Northern Italy:Elements for A Theoretical Framework[J].Urban Studies,1993,30(6):1053-1064.

非洛地平缓释片(Ⅱ)对比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临床观察 ………… 刘东升等(21):2976

[3]Batten David F B. Network Cities: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J].Urban Studies,1995,32(2): 313-327.

[4]Castells M.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M].Oxford:Blackwell,1996.

[5]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人文地理,1999,14(1):11-16.

[6]薛东前,姚士谋,张红.关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0,20(6):52-60.

[7]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8]郑伯红,王志远.基于网络城市的长株潭城市群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8):61-65.

[9]朱顺娟,郑伯红.城市群网络化联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人文地理,2010,25(5):65-68.

[10]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2]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 [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13]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 [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14]Hebert D J Thomas.Urbangeoere Phy:Afirstap Proaeh[M].New York:Jhon Willey & Sons,1982.

[15]赵民,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16]杨靖.长株潭“3+5”城镇群空间组织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5.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8]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2.

[19]孙忠英.国外镇村规划体系设计和村庄建设经验的借鉴[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4):7-9.

[20]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科智成市政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与管理[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

[21]李响.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80-85.

[22]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52-60.

猜你喜欢
镇村引力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文化边城镇远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力
感受引力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A dew 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