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思考

2014-03-26 10:50陈建平
关键词:理工英语专业外语

陈建平

(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南充 637007)

一、引言

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和步伐的加快,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许多高校(包括地方理工院校)纷纷开设了英语专业。事实证明,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相当一部分的专业教学依然循着“英语语言文学”这一经院式的“单科型”培养模式,强调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力于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从而忽视了英语学科发展的规律,忽视了所在院校的特色与英语专业教学的合理结合,忽视了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等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1-2],在与综合大学、外语院校、师范院校的竞争中,其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了严峻挑战,社会适应性日渐狭窄,生存危机日渐凸显[3]。为此,地方理工院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和院校实际,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认真规划,在回归英语学科意识、清晰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全面考量专业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以适应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4-6]。

二、回归学科属性

英语专业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学、文化,这三方面决定了英语专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对立统一。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在“人文教育”和“技能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学以致用”的工具性价值取向不应该过多挤压“学以致知”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文科教育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7]因此,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英语专业教学,缺少真正走进心灵的东西,缺少与生命价值、自由精神、科学理性持久的联系。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是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的全部,“语言加工厂”、“外语培训基地”、“语言培训中心”不应该是英语专业的代名词。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思维方式不同、理解水平各异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并使学生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乃是新时期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课题[8-9]。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得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思辨能力[10-11],进而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英语人才,而不是仅仅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的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

三、清晰专业定位

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其内容主要是英语语言技能的专业训练和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专门研究,与历史、文学、语言、文化、哲学等相关专业交叉互补,技能加专业是英语专业的典型特征。低年级阶段的教学突出语言技能(纯正、流畅、自如而全面的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高年级阶段的教学侧重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方向:英语语言研究、英语文学研究、英语文化研究、跨文化交流研究等;专业领域:法律英语、经贸英语、科技英语、通信英语、电力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培养,丰富专业内涵,以突出英语专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立统一和协调发展,致力于培养新形势下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人文素质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又精通某个专业领域的新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

四、全面考量专业发展

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历史短、经验少、缺乏具有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师资。在当下工具性倾向日益突出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工具化倾向愈来愈严重),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在学术发展与进步中,无法与综合院校、外语院校同台竞技,甚至无力赶上师范院校的步伐;在追逐职业化中,甚至难以敌过职业技术院校。为此,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模式乃是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培养目标

“有用性”价值取向的盛行、工具理性(相对于价值理性)的泛滥,以及大众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少高等教育机构关注的更多是学校形象、科研项目争取、学科专业和课程发展,而“忽视了人,特别忽视了对人的思想、智慧、灵魂的塑造”[12],也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忘记了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真正会思考的、理性的、有责任意识的公民)、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担当[13]。与此同时,在生存危机(就业率成了高校评估的重要因子,考验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成了不少高校追求的重要目标)面前,在院校特色专业与优势学科发展面前,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往往显得被动而盲从,少了特色,多了跟风,无奈地走上同质化的人才培养老路,似乎只有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的通过率才能证明专业存在的合理性,否则就面临招生萎缩或取消的命运[14]。

《大纲》在论述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时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当然,不同类型的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功能要求也不尽相同。按照教育部关于“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充分依托院校优势,顺应社会需求,合理定位,回归英语专业学科意识,促进英语与其他理工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应该成为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价值追求。新形势下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具有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纯熟的语言能力、自如的语言文化转换能力)、宽广的知识面(人文社科知识、科学常识等)、合理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及技能结构(与院校优势专业相符又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反映本专业的学科定位,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同时它又是教学实践的指导[1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充分考虑地方理工院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全面调查分析社会需求、科学研究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调整与优化[2,16],以摆脱课程设置摇摆的怪像(英语专业建设中人文教育因素缺失、大学职业化发展、缺少专业发展的理性分析和对学科属性及高等教育应然价值的坚守)。为此,调整与优化课程设置是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与院校理性价值的追求,笔者主张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和选修课程[6,17]。

1.公共课程。适用于各专业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类)文化、数理逻辑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致力于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和有优良品质的高素质公民。其主要课程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哲学概论》《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等。

2.专业技能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此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其主要课程为:《综合英语》《语音》《阅读》《写作》《口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英汉翻译》以及《口译》等。在具体课程设置中,取消语法课程,加大口语、英汉翻译方面课程的学时,以加强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使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初级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得以提高。

3.专业知识课程。体现专业的核心内涵与特色、丰富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总体来讲,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三方面的课程,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类。其核心课程为:《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英美社会文化》《跨文化交际概论》等[18-19]。

4.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相关专业知识是指和英语专业有关联的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在充分开展学生发展需求分析、全面考虑学生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结合院校特色与优势学科,开设适量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努力促进英语与其他理工类学科间的渗透融合,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英语专业。此类课程主要包括:《外贸函电与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法入门》《涉外企业管理》《国际金融概论》《经济学概论》《计算机科技英语》《石油科技英语》《农业科技英语》等。

5.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院校特色或优势专业选修课程。前者意在丰富英语专业内涵,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出色的思辨能力和跨语言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具有某一发展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相关学科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复合型英语人才,为学生后期发展(攻读硕士学位)奠定基础,这类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小说欣赏与评论》《修辞学》《词汇学》《文体学》《西方哲学导论》《西方经典思想导论》《比较文学概论》《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文化概论》《传播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社会学》等。后者意在遵循文科教育自身规律的前提下,促进文理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为学生跨学科发展创造机会。为此,鼓励学生选修几门本院校理工专业如机械、电子、建筑、生物等专业的课程。诚然,学生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一定不够精深,但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培养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而是培养既有坚实的语言基础又有一定的理工知识的高级复合型英语人才。

(三)培养模式

英语专业人才可以分成纯粹英语工作者和必须使用英语的专业人员两种基本类型。地方理工院校师资往往来自于综合大学、外语院校或师范院校,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因此也同样能胜任英语语言文化专业人才(学术人才)培养的工作。而对于培养使用英语的专业人员,由于理工院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提供了很好的文理交叉与渗透的大环境,学生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但目前,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大部分课程仍然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只是在高年级阶段增加了相应专业知识课程,且学时较少,这势必会导致学生英语专业知识(语言、文学、文化)的不全面,为此,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1.英语+英语专业知识。这里的“英语”是指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是专业训练的前提,专业发展的基础;“英语专业知识”是指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的复合模式是绝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传统优势,但鉴于地方理工院校师资现状,可以根据自身院校英语专业师资的学术背景和专业发展方向,重点选择英语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的一方面,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2.英语+相关专业(非英语)方向。它体现了《大纲》规定的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英语专业每一个方向中开设2至3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给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毕业后可能从事某一行业的基础知识,给他们的职业发展指明了大致方向。同样,鼓励学生进入其他院系选修几门相关课程,以丰富和充实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结束语

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科学意识浓厚、创新精神优于文科类院校等[20],但其英语专业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还面临着如何在学科发展与学生需求方面做得更理性、如何在英语专业发展中突出院校特色等课题。而为了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也能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英语专业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中增添有关中国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英语课程,也是所有院校英语专业发展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

[1]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2 -6,15.

[2]刘春燕.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跨学科课程设计[J].外语界,2010(4):27-35.

[3]张绍杰,杨忠.高校外语专业在新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外语界,2000(3):2-7.

[4]王正胜,王正良.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个案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8(2):49-54.

[5]石冠辉.中西部理工高校英语专业危机、问题及出路[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7-159.

[6]杨贤玉,柯宁立.地方高校特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外语界,2011(1):53-58.

[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高兴梅.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观念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2).

[10]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2 -10.

[11]阮全友.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12(1):19 -25.

[12]刘献君.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8):1 -8.

[1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唐健禾,陈琪.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5]Yalden J.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6]Jon Wiles and Joseph Bondi.Curriculum Development——A Guide to Practice(Sixth 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17]陈良中.普通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合理配置[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18]崔巍,夏日光.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37-140.

[19]孙有中,金利民.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4):303-305.

[20]秦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 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模式综述[J].外语界,1999(4):10-14.

猜你喜欢
理工英语专业外语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征稿简则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大山教你学外语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