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王仙利,李燕妮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571400)
间断夹闭尿管训练是临床上留置尿管患者在拔管前的常规护理操作之一。临床常见间断夹闭方法是将尿管反折,用胶布缠绕固定,或用棉线打结固定,引流时将胶布或棉线放开,引流毕再次按上述方法固定,操作繁琐,严重影响工作效率[1-3]。因此,本科自2009年7月起,用一次性集尿袋引流口帽间断夹闭尿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本科行留置导尿患者120例,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17~88岁,平均(46.2±10.4)岁;基础疾病为:上消化道出血43例,心肌梗死29例,心力衰竭23例,脑梗死18例,脑出血7例。
1.2 方法 具体方法为:(1)所有入选者均在入院后采用14~16号Foley导尿管实施导尿,术前予以0.5%碘伏对尿道口及其周围进行消毒。(2)不同性别尿管插入长度也不同,男性尿管宜插入20~22cm,尿液排出后在插入5cm左右;女性尿管插入4~6cm,见尿液排出后再插入1cm左右。之后再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以固定好尿管。(4)搜集科室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引流帽口;(5)将需间断夹闭的尿管反折;(6)将反折端插入一次性集尿袋引流口帽内,夹闭尿管;(7)引流时取下一次性集尿袋引流口帽,每3~4小时引流一次尿液。(8)每天更换尿袋1次,采用0.5%碘伏对尿道口及其周围进行消毒,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护理完毕对每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若患者神志存在异常难以完成时,尤其照看的家属代为评价,评价内容为:满意和不满意。
采用一次性集尿袋引流口帽间断夹闭尿管后,结果发现,120例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11例,占9.17%;使用后,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达98.33%。
尿路感染是留置导尿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为:(1)导尿管损伤尿道黏膜及刺激膀胱而引起炎性反应[4];(2)集尿袋位置高于膀胱,导致尿液回流,外环境中的细菌进入膀胱,从而引起机会感染[5];(3)留置导尿时间过长,患者的残余尿较多,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护士在导尿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操作动作应轻柔而熟练,尽可能避免操作导致尿道的损伤。严格把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尽可能地缩短留置导尿时间,从而减少感染机会[6]。允许的情况下,可嘱患者多饮水或适当的补液,以增加尿液的排出,将细菌冲洗出去。每天更换尿袋1次,采用0.5%碘伏对尿道口及其周围进行消毒,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当搬运或为患者翻身时,应先把调节夹关上,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尿袋高于耻骨联合使得尿液逆流引起的逆行感染[7]。当贮尿袋满时应及时倾倒,之前应先夹闭调节开关,再打开尿袋下端开口,以防止尿管中的尿液反流进入膀胱造成逆行性感染[8]。另外这样还可避免倾倒尿液时尿管与外界直接相通,从而减少了感染机会[9]。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来说,膀胱因无尿液充盈,长期失功能状态而易引起挛缩,严重者可导致膀胱功能严重受损,因此笔者建议在拔管前应先锻炼膀胱充盈和排空,可间断性关闭调节夹,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可提高拔管后的排尿成功率,避免因再次导尿引起的感染[10]。
一次性集尿袋引流口帽间断夹闭尿管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同时,在间断夹闭与引流尿液转换过程中操作方便,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在减少留置导尿的并发症方面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杨梅.留置导尿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41-44.
[2]杨淑芳.留置导尿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3):121-122.
[3]李艳玲.导尿及留置导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487.
[4]丘彩兰.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广西医药,2008,30(8):1192.
[5]薛德贤.留置导尿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1):178.
[6]陶红.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20-222.
[7]孙延岭.留置导尿的护理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6):4524-4527.
[8]毛红利,赵红,赵艳.留置导尿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7):2485-2487.
[9]万国英.留置导尿护理新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2):1439-1441.
[10]李淑娟.留置导尿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