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宇
(巢湖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中国画的“以形写神论”,其美学思想始于春秋,形成于魏晋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画论中对形神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具有良好的指引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认真研究,使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
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云:“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顾恺之不仅在理论上倡导绘画重在描绘对象的神,也从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并且总结出了许多方法。“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表明顾恺之“以形写神”观重点在于对人物神的刻划。[1]
宗炳在山水画中发展了顾恺之人物画的“以形写神”论。他在《画山水序》中提到:“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他所说的“神”,是指客观主体的内在精神,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即形的关系是“含道应物”,“澄怀味象”、“畅神”是山水画的主要功能。当然,这种神是画家在自然万物的外在形态上感悟出来,并将万物转化成自身精神和情感凝结对象的结果。王微认为,形神的关系是“本乎形者融灵”,画家需要通过心灵去感受自然之美,才能达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艺术境界。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认为,绘画创作重在对意的确立上。黄休复等都对气韵与形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当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如其气韵,必在生知。”董其昌对于气韵生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气运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涤,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2]
从宋代开始,中国画就逐渐注重对神的刻画,并逐渐发展到对画家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的表达,文人画因此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以至发展到明清之际的“弃形写神”。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追求有其合理之处,但对个别画家对形的完全抛弃,并不是当代人所应该极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应立足于以形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以形写神”观具有重要的美学特征,并对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写意性成为中国画的精神特征。客观物体的神转变为主观的神即意,使得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写意性最终成为其明显的特点,意境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美学特征,其笔墨表现,也从最早的“以形写神”发展为“意在笔先”,成为中国画的精神本质。张彦远强调,画家应在创作时做到“意在笔先”,注重生活的积淀,观察自然,并在创作中注入作者的真情实感。宋代的文人画使意的精神意蕴更加淳厚。文人画家着重生活的体验,并寄情于画。他们注意到了笔墨的独立审美效果,使文人画家对写意精神的追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地。
不似之似成为中国画的形态特征。中国画在造型上不十分重视物象外在造型的准确性。不以形似论画,成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写意从此成为中国画美学思想的核心。齐白石曾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3]中国画从自然的形的表现,到主观的意的传达,体现出表现上的主观性原则。线条这种独特的中国画造型手段,历经数千年的锤炼,通过笔墨等特殊工具的运用,使作品富有变化而具韵味。中国画的“以意立象”、“以形写神”、“意象合一”、“形神兼备”,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中国画的形似表现手法,并不是自然主义的描摹再现,过于追求形象的惟妙惟肖,必将削弱中国画的神。中国画可将四季不同的植物组合到一个场景来,这也是中国画写意性和不似之似的造型体现。中国画的构图造型,不完全受对象的约束,为了画面和主观表达的需要,可对客观对象进行大胆的取舍和改造。一位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在故宫看到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时,认为此画让他跑遍了古中国的山村水乡。此画以细致的表现笔法,描绘了山河的波澜壮阔景象。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山势巍峨盘桓,其中精心点缀了楼阁、村舍、舟桥、长廊,以及忙碌于其间的众人。图中所绘,显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绵密,层峦叠嶂,仅在卷之前布有一条长河,曲折蜿蜒而远逝,后卷但见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盘桓而上。整个画面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以墨为主,以线造型,成为中国画的技法特征。中国画以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的五彩,来代表事物固有的五颜六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中国画为何对墨情有独钟了,因为按照老子的哲学观念,颜色的本源就是唯一的墨色即黑与白。线的粗细变化和运笔急缓所产生的效果,能体现物象的神韵,也能更好地抒发画家的情感。国画的线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国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能够体现线条自身的力度和美感,使画家可独立地追求线的品格,通过多样的线表现笔墨的节奏韵律、动态气势、性格意趣之美,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景为最终目的。[4]因而,线塑造的形象必然是一种意象,是对神的追求。
“以形写神”观,对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注重作品精神内涵的表达,重视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对神的追求,使中国画采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外在事物独特的神韵。国画的散点透视与西画的焦点透视截然不同,前者强调物象神的传达,后者强调物象形的表现。“以形写神”观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写意属性和精神追求,“不似之似”是中国画造型的形象特征,[5](P129)“以墨为主,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这些独特的表现语言,影响着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国画家更注重作品精神性的表现,并强化了作品“以形写神”构图形式的表现特点,使当代中国画创作风格,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中国画理论的本质内容,是对形神关系的表达。中国画的“以形写神”观,体现了中国画家个人的审美理想和精神体验。形是神的基础,神是表现对象的核心,它依附于形。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追求是形神的完美统一。这也是中国画的精神价值核心。以形寓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家传达绘画作品精神意蕴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画艺术创作的重要标准。“以形写神”观,反映出中西绘画造型方式的差异性,也折射出中国画家对艺术审美追求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画“以形写神”观的认知和把握,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当代中国绘画的独特价值和审美特质,更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景元.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
[2]倪龙娇.顾恺之的“传神”论对中国山水画的渗透[J].淮南师范学院报,2004(4).
[3]李强.绘画传神论的产生和发展演变[J].当代艺术,2006(1).
[4]李波.中国画之语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
[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