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恒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外国语系,广东 广州510900)
《玛丽·巴顿》是盖斯凯尔夫人的处女作和代表作。小说以19世纪4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的曼彻斯特为背景,通过描写工人约翰·巴顿及其女儿玛丽同厂主卡森父子的利益冲突和感情纠葛,反映了宪章运动时期尖锐的劳资矛盾,真实地描写了下层工人的悲惨处境。作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巴顿和厂主的劳资矛盾,一是玛丽和小卡森的感情纠葛。作品的高潮部分是玛丽嫁给厂主儿子小卡森做贵妇的幻想破灭,和小卡森的感情破裂,同时,巴顿代表工人谋杀了小卡森。作品反映了下层工人的不幸命运,属于悲剧范畴。巴顿屡遭厄运,却顽强抗争,具有古希腊悲剧英雄的特征。
悲剧指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由于性格缺陷、道德弱点或无法适应不利环境而遭受的巨大痛苦或招致毁灭的故事。悲剧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悲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他认为,悲剧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由六个要素构成,即情节、性格、思想、台词、扮相和音乐。其中,情节和性格是最为重要的。就情节安排而言,诗人应当遵循事件发展的可然律或必然律,应当使情节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就性格描绘而言,应当恰当、逼真,前后一致。此外,悲剧的主人公并非十全十美,亦非十恶不赦之辈,他们应当是好人,但又有一些缺陷和过失,由此而给自己招致了灾祸,这样,悲剧才能激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才能使人们的情感得以净化。[2]悲剧理论认为悲剧性就是指人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的抗争本性;悲剧主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保存和维护独立人格的欲望,往往因为对现状的不满而显示出强烈的不可遏制的超越动机,并能按自己的意志去付诸行动,即使命运使他陷入苦难或毁灭境况之中,他也敢于拼死抗争,表现出九死不悔的悲剧精神。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民族史诗,只有能力超人的神祇、具有高贵血统的王公贵族才有资格担任主人公。一般说来,那时的人们崇尚英雄悲剧,侧重从国家生活、宗教生活、伦理生活中撷取惊心动魄的场景,表现激烈的感情、崇高的思想、伟大的人格、不朽的精神。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泰坦天神;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美狄亚是希腊神话中科尔基斯国王埃厄忒斯的公主,也是神通广大的女巫,他们都有着高贵的出身。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特别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延续了古希腊悲剧的特征,主要人物具备高贵的身世和崇高的思想,比如哈姆雷特是丹麦国王子,李尔王是不列颠国王,麦克白是苏格兰国王,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来自豪门望族。
维多利亚初期,英国大工业革命高潮迭起,各种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带来了新生力量,如火车、蒸汽船、纺织机器、印刷机器等。英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通过向海外发展市场与剥削殖民地的各种资源,积累了大量财富。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全世界的经济第一强国。在繁荣与财富掩盖下的是工人阶级的贫困与不幸,为了谋生,连妇女和儿童都要受雇到工厂、矿山去卖苦力。工业革命催生了数量庞大的工人阶层。财富分配不公以及经济危机导致了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引发了著名的英国宪章运动。
作家们的视角开始转向下层人民,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成为悲剧的关注对象。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悲惨世界》融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描写了小人物冉阿让的苦难生活。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夏洛特的《简爱》以及哈代的《苔丝》等都以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为着眼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主要反映了下层社会的愿望和要求,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大多是工人、孤儿、小职员、小商贩、小店员、贫苦的家庭女教师、破产的农民等小人物。通过描写这些被社会压扁了的小人物的遭遇,作家们表达了对苦难阶层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制度的严肃批判。
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曼彻斯特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和艰苦斗争,反映了宪章运动时期的劳资矛盾。小说最初的名字为“约翰·巴顿”,在出版商的建议下改成了“玛丽·巴顿”,毫无疑问,约翰·巴顿是其中的主角。约翰·巴顿是维多利亚时代数量庞大的下层工人阶层的代表,他不是英雄超人,也不是王公贵族,没有高贵的出身和显赫的背景,也没有过人的能力和崇高的思想。当时的社会贫富悬殊较大,劳资之间没有对话和协商机制,缺乏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等,工人阶层整体属于社会的下层。巴顿的个人悲剧正是19世纪普通工人悲惨生活的真实反映。
情节是悲剧的主干。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以相当多的篇幅论情节,并不是简单谈论编故事的技巧,而是运用“摹仿说”具体探讨悲剧如何艺术地再现生活的本质。 他认为,情节应当摹仿人自身的活动,对现实生活作出有所择取、提炼、加工的创造,根据必然性、或然性,描写某种类型可能发生的、体现普遍性意义的事件。悲剧要表现幸福与灾难、成功与失败、善与恶等冲突。“突转”(peripetia)和“发现”(anagnorisis)应当是情节进展的自然结果。“突转”指剧情按照行动的必然性、或然性向相反方面变化,从顺境转向逆境或从逆境转向顺境。“发现”指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或仇敌等特殊关系。古希腊三大悲剧的情节设置基本上都遵循了现实—回忆过去—现实的顺序安排,也就是把故事的发展放在开篇,把故事的开始放在中间,把故事的结局放在后面。高潮或“突转”一般都安排在结尾部分,情节比较简单,悬念和神谕的设置很成功。矛盾和冲突在一开场就会展现,使双方的对立一目了然,接着再讲述矛盾和冲突的缘由,最后是冲突的毁灭性结局。
《玛丽·巴顿》的情节设置遵循的是时间顺序,依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安排事件的进展,没有设置悬念,没有倒叙,是一种平铺直叙的叙事顺序。作品从巴顿一家和工人朋友乔治·威尔逊一家的一次春游开始,借着对女儿未来婚姻的安排(拒绝女儿嫁入财主之家),巴顿表达了对厂主们的愤怒,展示了双方矛盾和冲突的缘由——财富分配不均和劳资对立。“要是我生了病,他们会来服侍我?要是我的孩子病的快死了(就像我们可怜的汤姆,苍白的嘴唇瑟瑟地发抖,只因我没法给他好一些的东西吃),财主们会带了药酒、肉汁,来救他的小生命吗?要是工厂生意不好,我一连几个星期找不到工作,冬天来了,冻着寒霜,刮着大风,火炉里没有煤块,床上没有铺盖,几件破衣服包不住一把瘦骨头,如果他们的宗教不是骗人的,财主们不应当把他们堆积在那里的东西分一些给我吗……我们有气力上一天工,就给他们做一天奴隶;我们流了血汗,他们挣了家业,可是两个方面完全隔绝,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当真的,好比《圣经》里的财主和乞丐一样,他们中间有着一条跨越不过的鸿沟。”[3]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深入,巴顿的生活越来越悲惨,他始终得不到经济援助,愤怒和积怨也越来越多。巴顿的妻子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身体虚弱,缺少营养而死,未出世的婴儿也胎死腹中。巴顿的雇主离世,工厂关闭,巴顿和很多工人都失业了,无法在别处找到工作,衣食无着,甚至在商店都无法使用信用赊账。巴顿失业后,无力抚养和照顾小儿子汤姆,无钱医治他的猩红热病,结果小儿子也悲惨地死了。卡森的棉纺厂遭遇火灾之后获得了大量的保险赔偿,卡森用这笔赔偿购买了大量的机器来取代人工,更多的工人包括巴顿的好朋友乔治·威尔逊也失业了。乔治·威尔逊的工友本·戴文保失业后患上了伤寒,在昏暗、恶臭的地下室里悲惨死去。威尔逊的两个双胞胎小孩也因为营养不良和食物缺乏被伤寒击倒,无钱医治导致了他们的死亡。巴顿代表工人参加宪章运动,结果失败了;在巴顿去伦敦请愿期间,他的好朋友威尔逊也在双胞胎死亡和困苦生活的折磨下死去。巴顿组织工人罢工,在劳资谈判中失败。巴顿在饥饿、无助和绝望中挣扎度日,对上层社会的憎恨与日俱增,而这种憎恨也引发了他心中的魔性。中间发展部分故事的情节不断推进,矛盾不断加深,苦难不断升级,仇恨也不断加码,最终引来了故事的高潮——巴顿谋杀了厂主的小儿子哈利·卡森。作者基于基督教仁爱思想,安排了矛盾双方的和解作为故事的结局,巴顿在向厂主忏悔获得宽恕后死去。不同于希腊悲剧的情节设置,这里没有“突转”和“发现”,也没有悬念,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情节发展。层层递进的情节设置不同于古希腊悲剧相对单一的情节,突显了巴顿的悲惨经历。
在《玛丽·巴顿》中,下层阶级出身的约翰·巴顿在生活中遭遇了各种失败和不幸,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小人物。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格兰遭遇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自然灾害,海外订单和庄稼收成减少,食品价格高涨,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约翰·巴顿就是这些下层工人的典型代表,在失业和贫困中备尝生活的艰辛和苦难。[4]巴顿从小在工厂做工,待人诚恳真诚,乐于助人,内心刚强,对漠视工人苦难的厂主们满怀愤懑和不满。他爱孩子,关心邻居,热心帮助工友,是一个好父亲、好邻居、好工友。在戴文保染病卧床,一家人陷入饥饿时,他竭尽所能地帮助戴文保一家,把仅有的财物当掉换成食物送给戴文保的家人。妻子病亡后,他性情大变,暴躁易怒。为了帮助工人们渡过难关,他在各行业联合工会积极活动,组织罢工,到伦敦请愿,和厂主们谈判等。这些努力最后都失败了,他孤注一掷,冒着被判死刑的风险,谋杀了厂主的儿子小卡森。
无疑,他是一个为众人谋福利的悲剧英雄,他力图改变工人们悲惨的生活状况,具有高尚道德和奉献精神。这一点和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都很相似,为了群体的福祉,宁愿牺牲个体;他基于仇恨和愤怒的抗争和报复心态,与基于嫉妒的美狄亚不顾一切的情感复仇极为相似。他身上体现了古希腊悲剧英雄的善良和高尚情怀,站在穷人和道义一边,和不公平的命运顽强抗争,但他对厂主的仇恨和嫉妒以及报复又令人不解。古希腊三大悲剧中的主人公,无论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还是美狄亚,最终都没有和对立面妥协,普罗米修斯和俄狄浦斯宁愿在抗争失败后接受惩罚也决不妥协,美狄亚对伊阿宋感情背叛的凶狠报复显露出双方严重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巴顿在临死前和厂主卡森达成了谅解,希望厂主宽恕他的罪过,这点和古希腊悲剧完全不同,因此小说的悲剧效果不如古希腊悲剧深刻,但却彰显了由冲突走向和谐的人道主义思想。
《玛丽·巴顿》作为英国第一部反映劳资纠纷的作品,以社会底层的工人作为作品的主角,表达了对19世纪40年代工人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巴顿的悲剧不同于古希腊悲剧,他没有希腊悲剧中主角的高贵身世、显赫身份或突出的能力,仅仅是在社会底层过着悲惨生活的小人物。悲剧的情节设置基本上是平铺直叙,冲突的发展层层推进,缺少古希腊悲剧惯有的悬念、插叙、“突转”和“发现”,没有轰轰烈烈的宏大事件,符合小人物的命运特征:平凡而朴实。尽管巴顿不是大人物,但他身上依然拥有一种高贵的道德和善良的天性,他为改变工人阶级的不幸命运,积极投身宪章运动和工会活动,谋求工人福祉,坚定不移地和厂主作斗争,以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去换取工人阶级命运的改善,体现了和古希腊悲剧英雄同样可贵的品质,由此可见,巴顿是一位平民悲剧英雄。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姚介厚.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5).
[3](英)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M].旬枚,佘贵棠,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4]Gaskell,Elizabeth.Mary Barton[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In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