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2014-03-26 07:17张晓飞苏先旭
医学综述 2014年24期
关键词:腺瘤生存率分类

张晓飞,杨 康,苏先旭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四川 都江堰 611800)

胸腺瘤是临床上前纵隔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一般生长缓慢,患者病史较长,临床表现多变,目前其治疗方法并不统一,因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也有不同[1]。为了找出影响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研究对手术治疗的67例胸腺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1998年4月至2008年5月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7例胸腺瘤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1例、女26例,年龄16~77(51.2±12.6)岁,病程2周至4年,平均8个月,其中2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胸闷症状,30例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16例患者未出现临床症状系体检时发现。纳入标准:①组织学证实为胸腺瘤。②按Masaoka分期标准分期[2]:Ⅰ期为肉眼下肿瘤包膜完整且镜下未有包膜侵犯;Ⅱ期为肉眼可见肿瘤侵犯纵隔周围脂肪组织或纵隔胸膜,或镜下有侵犯包膜;Ⅲ期为肉眼可见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如心包、大血管或肺;Ⅳ期为有胸膜或心包播散或血行、淋巴转移。③均接受手术治疗。④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胸腺瘤,无其他肿瘤病史。

1.2手术方法 67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手术。其中42例采用胸骨正中劈开,21例采用后外侧切口,4例因出现肿瘤转移而只进行穿刺活检。肿瘤直径为2~19(7.3±3.5) cm,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的46例(68.7%)(因肿瘤侵犯采取扩大切除术14例:侵犯心包7例、肺局部4例、无名静脉2例、上腔静脉1例),行姑息性切除术的14例(20.9%),切开后无法切除病理送检的3例(4.5%),穿刺活检的4例(5.9%)。

1.3病理资料 67例胸腺瘤按WHO标准分类[3]:A型6例,AB型9例,B1型17例,B2型16例,B3型11例,C型8例。按Lattes/Bernatz(L/B)组织学标准分类:上皮细胞型23例,淋巴细胞型21例,混合细胞型17例,梭形细胞型6例。按Masaoka分期标准分类:Ⅰ期24例,Ⅱ期16例,Ⅲ期21例,Ⅳ期6例。50例患者术后继续采取放化疗治疗。术后随访12~128个月。

1.4分析方法 对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比较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方式、WHO组织学分类、Masaoka分期、L/B分类、肿瘤直径、合并MG等,对其进行单因素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患者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 本组患者1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3.6%、6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手术方式、WHO组织学、Masaoka分期分类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表1 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结果

MG:重症肌无力

2.2患者生存率的Cox多元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式、Masaoka分期与发病有着密切关系,是主要影响因素(表2)。

表2 胸腺瘤患者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3.1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 胸腺部位的肿瘤种类较多,但胸腺瘤特指肿瘤来源于胸腺上皮[4]。本研究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3.6%、67.2%。有文献报道[5],胸腺瘤患者手术后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1.4%、60.5%,略低于本研究结果,但整体趋势相仿,说明胸腺瘤患者术后10年内生存率还不是很高。

3.2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有研究报道,性别和年龄对胸腺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1]。本组患者中女性生存率略高于男性,但是多因素分析性别对患者术后生存期情况没有影响,同文献报道[1]一致。但是在本研究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独立的影响因素,且年龄>60岁的患者10年内生存率仅有33.3%,远低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其原因可能是老年患者体质相对较差。手术治疗是胸腺瘤治疗的首选方法,尽最大努力将肿瘤甚至胸腺完全切除以及清扫干净前纵隔的脂肪组织能减少术后复发。本组病例中行根治性切除术的46例,其1、5、10年生存率要高于行姑息性切除术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独立的影响因素,提示手术完整切除肿瘤非常关键,切除越完整,患者术后生存率越高,而且对有肿瘤侵犯大血管(如主动脉、上腔静脉)的患者,要尽可能清除,以便取得良好的预后。

近年来,胸腺瘤的临床分类一直未统一,主要有WHO组织学分类、Masaoka分期和L/B分类。有研究表明,L/B分类对判断胸腺瘤良恶性以及预后的意义较小[6]。本研究也证明了这样的观点,按L/B分类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组织学分类分类将胸腺瘤分为A型、AB 型、B1、B2、B3型和C型,分类的依据是肿瘤上皮细胞的形状,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其对生存率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多因素分析显示这不是独立的影响因素,说明对于胸腺瘤的组织学分类还有待研究。Masaok分期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类分期法。在本研究中,Ⅰ、Ⅱ、Ⅲ、Ⅳ期患者术后10年的生存率依次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Masaok分期是独立的生存因素,因此,临床上对患者进行Masaok分期,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并较准确地判断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

根据文献报道[7],良性胸腺瘤合并MG多于恶性胸腺瘤患者,本组患者MG的发生率为 44.8%。过去认为胸腺瘤合并MG术后并发症多,生存率低,但是随着对 MG的治疗手段的更新,有学者[8]认为合并MG有利于早期诊断,方便临床上早期治疗,患者的预后反而较好。但是本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 MG 对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胸腺瘤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Masaoka分期对其术后生存率有较大影响,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引起医师的重视,并给予相关的措施,如提高老年患者的免疫力,正确的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术中注意对肿瘤切除完整,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1] 范诚诚,冯勤付,毛友生,等.111例Ⅲ期胸腺瘤治疗结果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6):513-517.

[2] Masaoka A,Monden Y,Nakahara K,et al.Follow-up study of thymoma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clinical stages[J].Cancer,1981,48:2485-2492.

[3] Kondo K,Yoshizawa K,Tsuyuguchi M,et al.WHO histologic classification i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thymoma[J].Ann Thorac Surg,2004,77(4):1183-1188.

[4] 刘成武,蒲强,朱云柯,等.侵袭性胸腺瘤手术治疗预后因素的随访[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2):881-885.

[5] 韩鸣,阮军忠,王子彤,等.胸腺瘤1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1,46(7):75-76.

[6] 李洪选,吕长兴,刘俊,等.胸腺瘤术后放疗疗效与WHO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分期相关性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18(5):386-389.

[7] 朱惠民,张旭,陈根强,等.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与胸腺瘤诊治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2):1304-1306.

[8] 韩兴鹏,张逊.恶性胸腺瘤患者手术疗效及其预后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09,37(7):568-570.

猜你喜欢
腺瘤生存率分类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分类算一算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