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影响

2014-03-26 07:17侯朝斐马金霞张盼盼
医学综述 2014年24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病死率心功能

侯朝斐,马金霞,张盼盼

(东光县医院心内科,河北 东光 061600)

2003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65~74岁年龄组患病率为1.3%。有5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再次住院[1]。曲美他嗪直接作用于细胞水平,保护细胞在缺氧或缺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阻滞细胞内腺苷三磷酸水平的下降。本研究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在东光县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0例,男102例、女88例,年龄45~75(65.1±9.4)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制订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排除伴有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及其他心脏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均<40%,左心室扩大。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5例、Ⅲ级96例、Ⅳ级59例。经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曲美他嗪组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64.2±9.9)岁和常规组9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63.6±11.1)岁;曲美他嗪组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51例、Ⅳ级30例;常规组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45例、Ⅳ级29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常规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低盐饮食,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应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等,病情好转后口服药维持治疗。积极随访,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去除心力衰竭加重的诱因。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每日3次。统计患者6个月、1年及2年再住院率及心源性病死率。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的比较 曲美他嗪组6个月、1年及2年累计再住院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6个月、1年及2年累计病死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的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2年再住院次数 曲美他嗪组患者再住院次数(1.5±1.4)次,与常规组(2.0±1.6)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9,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已成为心血管病中最为常见、对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临床试验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可以使心力衰竭年病残率下降30%~50%,并显著提高生存率[3]。日本的心力衰竭患者1年和3年病死率分别为11.3%和29.2%[4]。Framingham研究中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后2年病死率男性为37%,女性33%;6年病死率男性82%,女性67%[5]。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心力衰竭年病死率的确切数据,但历经3年的回顾性调研显示,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为8.9%[6]。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经历了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抑制恶性神经体液因子两大阶段,目前的治疗仍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其病程进展和死亡[7]。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底物利用障碍、能量缺乏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8]。目前认为,心肌能量代谢有望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9]。供应心肌能量代谢的物质有非酯化脂肪酸、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某些氨基酸等,其中非酯化脂肪酸为心肌能量的主要源[10]。

Kantor等[11]研究提示,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长链32酮酰辅酶A硫解酶,部分抑制脂肪酸B氧化,有助于维持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同时伴有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使葡萄糖氧化率显著增加。曲美他嗪不影响糖酵解率,使糖酵解与糖氧化偶联改善,减少葡萄糖代谢产生的氢离子,从而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另一个方面,心力衰竭也是一个炎症反应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炎性标志物水平增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比,抗炎药物是治疗该疾病的新目标[12]。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再住院率。曲美他嗪对患者病死率没有影响,可能与观察时间短、病例数少有关。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病死率的影响尚需进行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1] 张秀娟,康乃民,吴凌云.慢性心力衰竭在社区医院的治疗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5):1283-1285.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6-22.

[3] 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4] Kawashiro N,Kasanuki H,Ogawa H,et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results of the HIJC-HF registry[J].Circ J,2008,72(12):2015-2020.

[5] McDonagh TA, Holmer S, Raymond I,etal. NT-proBNP and the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 a pooled analysis of three Europea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J].Eur J Heart Fail, 2004,6(3):269-273.

[6] 姜红,葛均波.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1):1-4.

[7] 祝善俊.心力衰竭的进展:心室重构在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循环杂志,2005,20(6):403-405.

[8] Ashrafian H,Frenneaux MP,Opie LH.Metabolic mechanisms in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7,116(4):434-448.

[9] Essop MF,Opie LH.Metabolic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2004,25(20):1765-1768.

[10] 柯柳,余叶蓉,张玄娥,等.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1):24-28.

[11] Kantor PF,Lueien A,Kozak R,etal.The antianginal drug trimetazidine shifts cardiac energy metabolism from fatty acid oxidation to glucose oxidation by inhibiting mitoehondrial long--chain 3-ketoacyl coenzyme A thiolase[J].Circ Res,2000,86(5):580-588.

[12] 周素平,杨成明.炎症和心力衰竭[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3):493-494.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病死率心功能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