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 苒
尼西黑陶
●依 苒
最广为人知的,则是形状扁圆的黑陶锅,这跟尼西当地非常有名的一道菜“土锅炖鸡”有关。尼西的土鸡身材袖珍,味道鲜美,而炖鸡所用的锅,必须是黑陶锅。
离开香格里拉县城前往尼西乡的途中经过纳帕海广袤的湿地草原,一路上田园牧歌式的画面,让人始终睁大眼睛唯恐错过什么美景。过了滑雪场的指路牌后不远,藏族司机丹巴把车停下来往左方山下一指,下面的村庄就是汤堆。从山腰的公路上俯瞰下去,群山环绕之中一块细长形的坝子上,星星点点的农舍点缀在黄绿色块相间的农田,云彩把黑影投洒在青山上,小村庄宁静、安详。
丹巴把我们带到一户做陶人家,这是一幢外观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藏式民居,底层架空,猪牛狗鸡等禽畜在这里和平共处。二楼工作室的门口挂着“尼西黑陶国家非物质遗产”的金色牌匾,屋内没有开灯,完全借助从不大的窗户里照进来的自然光,光线相当昏暗,眼睛过了一会儿才适应,相机的感光度一再调高才终于拍出不虚的照片。制作尼西土陶的工作间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能向阳,不能风大,一般不开灯,是防止制陶泥土干得快。房间也不能阴冷,否则人在里面坐不住。
厅内正埋头做陶的是洛桑恩主和他的两个儿子。洛桑恩主正在给一个小茶杯雕刻花纹,简洁的莲花瓣线条。七八个已经刻好的茶杯静静地立在一旁,细密的陶土在昏黄的光线里晕出柔和的光泽,显得拙朴又不乏轻灵。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正在用木笔给壶雕花,一个用木片轻轻拍打已经成型的圆胚,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因为屋里来了几个客人受到丝毫的影响,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如此静定神圣,仿佛手里的物件珍贵到容不得有任何闪失。后来洛桑告诉我们,做黑陶最难的是雕花,但心静就是诀窍,拍、打、切、削陶泥的时候,心中不能有丝毫杂念。
和以往见到的在转轮上拉胚塑造出圆形器物不同,哪怕是圆形的尼西黑陶,形状也完全依靠手工捏、锤、敲、打而成,一些简单的自制工具,比如木拍、木刮、木笔、木垫、木榔头等,一方木案和几片木板底座,就是陶艺工匠们全部的生产工具。工具虽简易,但制作工序繁多,工艺要求很高。大致的程序是先用木拍把陶泥拍打成条状,用手捏制成器具的大体轮廓,再磨光、装饰、阴干后进行烧制。与宜兴紫砂陶、建水紫陶相比,香格里拉黑陶显得有点“土”,但它的价值就在于质朴与纯手工制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拉土、舂泥等辅助工序可以借助拖拉机等机械完成,但塑形等主要制作过程一定要靠手工,这样才能保证黑陶制品的品质。
洛桑恩主13岁的时候就跟他的父亲孙诺七林学做陶了。二楼的工作室有一个门通往里面的一间小屋,一墙之隔,孙诺七林大师和他的二儿子在这里做陶。孙诺七林手上正在轻捏细敲的,是一个体积大一些做工也相对复杂的酥油茶壶。面对我提出的能不能对着镜头微笑一下的要求,他抬头露出温厚而平静的微笑,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这是一位值得发自内心尊敬的、有气度的大师。
今年64岁的孙诺七林做陶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家中祖传下来的制陶手艺传到他这里已是好几代。他的爷爷农布恩主是当地有名的陶器制作艺人,孙诺七林12岁起就随着爷爷在陶泥里摸爬滚打,对制陶着了迷,年少时就继承了爷爷的衣钵。雕花是项非常考技术的活,对于没有绘画基础的孙诺七林来说,在泥胎上雕刻的技术都是在日复一日的练习揣摩中练就的。他喜欢在黑陶上雕些花儿、叶子和麒麟等动植物图案,代表吉祥之意。孙诺七林最牛的雕刻代表作品是藏八宝,包含宝伞、金鱼、金瓶、牡丹、海螺、吉祥结、法轮和经幢等八种图案的方形浮雕,最早是挂在佛堂里,现在许多人会买来当作家居装饰品。这种浮雕的工艺非常复杂,堪称黑陶雕刻中的经典。
撇开“黑陶火盆”、“酥油茶壶”和“凤仪茶罐”这三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和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不谈,孙诺七林是村子男女老少公认的黑陶王,并被所有人都尊称为“师傅”,村子里几十户做陶的人家绝大部分都是他的徒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陶制作技艺仅有少数几个艺人通晓,制作的陶器也只在当地买卖和使用,通过多年的发展,尼西黑陶已经有了名气。凡是拜他为师的徒弟,孙诺七林从未收过一分钱,为的就是将这项已有2000年历史的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下去。
孙诺七林自己家也在生活中把黑陶运用到了极致:招待客人用的茶壶,煮饭用的大锅、火锅,都是自己做的。其中一个火锅,他们已经用了40年,依旧光滑黝黑,这个已达“不惑之年”的老火锅在橱柜中,默默散发着香格里拉黑陶的品质与魅力。
准备买几件土陶带回家。烧好的黑陶放在一个专门的房间,洛桑恩主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带我们过去,他是这里的当家。藏族的传统婚姻制度是子女中老大当家,其余无论男女都要出嫁或上门。
做好的黑陶摆在架子上,虽无需窑烧,也不用抛光,但胚质细腻,坚硬光亮,且耐高温,有“黑如漆,亮如镜”之美誉,“土”到极致,散发出一种不卑不亢、宁静致远的气场。黑陶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世代相传,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传统日用器皿;第二类是佛事、宗教用品;第三类则是手工艺人根据现代审美的需求,结合传统工艺设计制作的新品种。摆在这里的黑陶产品多是前两类,如炖煮肉类的土锅、盛酥油茶的土茶壶、藏八宝(一种挂在墙上的装饰品)和鸽子壶(鸽子形状的摆设)等,很多是尼西藏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最广为人知的,则是形状扁圆的黑陶锅,这跟尼西当地非常有名的一道菜“土锅炖鸡”有关。尼西的土鸡身材袖珍,味道鲜美,而炖鸡所用的锅,必须是黑陶锅。
拿起沉甸甸、油黑发亮的黑陶,仿佛有上千年历史的藏族制陶史也被把握在手。买了几件黑陶,价格好像大师的笑容,并不因跟名人有关而高高在上。唯一遗憾的是,大香格里拉环线之旅刚刚开始,担心路上损坏而不敢随心所欲购买。
正在被敲打成型的陶器都是泥色的,为什么烧好之后成了黑色呢?洛桑恩主指着院子前一个被塑料布覆盖的丘形小堆告诉我们,这是烧陶的地方,大约一个月烧一次。烧制陶器并不搭建窑炉,而是在天晴无雨的时候,在地上用松柴升起一堆篝火,把晒干的泥胚放进火里,烧到器皿像锻造的钢铁一样通红,就“烧熟”了。烧好后盖上锯木灰再闷半个小时左右,陶就变成纯正、漂亮的黝黑色,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烧陶的火候。黑色的小秘密藏在这里。
挑土陶之前,一眼先被梁上挂的几条腊肉吸引。前几天在香格里拉所见和刚才对汤堆村的一瞥,我知道这里的生态环境极好,梁上的腊肉无疑是用最高品质的原生态猪肉加工而成。冒昧地问洛桑恩主,能不能卖一点腊肉给我。还没挑好第一件黑陶,洛桑恩主已经转身出门拿了一把长的砍刀进来,“唰”地砍下一块腊肉,问我够不够,我问多少钱,“不要钱,送给你了。”心中顿时感到重重一击,有力却也柔软。这是我第一次进藏区,这个小插曲还只是后面一路被藏族同胞感动的一个开始,但自此再也不敢贸然提出买腊肉的要求。
洛桑恩主邀请我们去参观他家的经堂,这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宽大的经堂内金碧辉煌,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也一亮。经堂正中靠墙柜子的佛龛里供奉着佛像,佛像前是两排擦得明晃晃的铜盏。洛桑说,每天早上他们都要起来念经,给铜盏里装满清水,到了晚上,再把铜盏里的清水倒掉,在佛像前点起一盏酥油灯,直到点完灯中的酥油为止。佛龛雕刻得精致华丽,出自洛桑手巧的二弟之手。佛像两边的格子里摆满了藏文经书,是洛桑的三弟在北京的佛学院学习时寄回来的,现在三弟已从拉萨哲蚌寺回到香格里拉。问及洛桑藏族人相不相信风水一字,洛桑说信。我相信这里风水好,更相信这是一家人都善良无私的福报。
离开尼西继续前行的路上,有人在路边招手示意,丹巴停车下去问了又返回,说是想请他带一些东西,不巧我们这辆车的后备厢已经塞满。对于我“互相不认识”的小诧异,丹巴淡淡地说起以前的一个经历。有一回他搭了一辆大货车,司机半路上接到电话家里有急事,知道丹巴也能开这种车,就连车带货都委托给他帮忙送到目的地,自己另外找车回家。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香格里拉一道永恒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