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龙, 张 园, 付桂茹
(1.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天津 300000;2.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北辰分校, 天津 300000)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城镇化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迫切需要大量城镇居住区的出现。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设计者应该结合以往的居住区设计实例,扬长避短,不断创新来完善城镇居住区的设计。当然,城镇居住区中的绿化设计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环。
城镇居住区绿化是城镇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城镇居住区绿化建设,提高设计水平,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传统、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改善城镇居住区的环境,是每个设计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符合新型城镇化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
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以及公共设施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是指全区居民共同使用的绿地,其位置适中,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各年龄段居民使用。宅旁绿地是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地,供本幢居民使用。道路绿地是指居住区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其靠近城市干道,具有遮荫、防护、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公共设施绿地是指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居住区和居民两个层面。对于居住区本身来说,绿化中的花草树木既能软化生硬的建筑,又能美化居住区的整体面貌。此外,绿化还能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使整个居住区更适宜居住[1]。对于居民来说,良好的绿化环境,可以有效地吸引并组织居民到户外活动,使其能在绿化中游憩、锻炼及进行社会交往。
1.绿化设计尺度不宜人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注重空间变化,讲究尺度适宜,重视与人的交流和对话。但是有些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在图纸上往往表现的美妙绝伦,而亲身置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却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绿化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试想面对满目的花花草草,由于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没能很好地配合,导致缺少该有的空间变化和驻足点,居民不能融入其中,只能沿着居住区的道路匆匆行走,这样一来,居民既不能体验不同空间层次带来的舒适景观,又不能享受愉悦交流的社区氛围。
2.绿化成为纯观赏景观
按照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居住区中必须考虑留有一定的绿地面积。有些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和节约成本,竟然在绿地率和绿化率上大做文章,用绿化率代替绿地率来误导消费者。在设计时片面追求绿化面积,例如在地表覆土深度不足3 m、种树困难的地方大种草皮,混淆居民视觉感受。不仅如此,草地还禁止入内,到处是“小草也有生命”等警示标语,这使得本来可以游憩的绿化场所成了只能欣赏的景色[2]。
3.绿化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的原则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例如,有的居住区用绿篱做隔离带,这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性,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有的居住区没有为居民设置合理的活动场地,缺乏欣赏景色的驻足点等[3]。
总结上述各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居民和绿化之间缺少舒适的交流和对话,居民不能真正置身绿化之中,融入绿化之中。这就导致了人们开始忽视周边的景色,缺乏交集,每天都是匆忙行进,一直处于一种索然无味的生活状态(如图1)。
图1 缺乏“对话”的居民的生活方式意向图
“绿道”的概念起源于城市绿线、蓝线以及霍华德提出的绿带概念。它是一种以线性目标为设计对象的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实现了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 从而提高道路的景观效果, 创造出漫步过程中更多的游憩空间。
第一阶段(1860—1960年),绿道的建设主要为公园系统游憩绿道和景观优先的开敞空间绿道。代表人物美国风景园林学家Frederick Law Olmsted完成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将公园系统的绿色网络延伸到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并与沿海河流相连成网。
第二阶段(1960—1990年),在环保运动的影响下,绿道主要体现为文化和休闲的绿色通道。代表人物刘易斯在威星康斯州进行自然和文化资源调查时,发现大多数重要的自然资源都分布在河流廊道的两侧,并做了威星康斯州遗产道计划。另外,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为当时绿道设计思想的代表著作。
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绿道运动进一步蓬勃发展,绿道成为多目标的绿色通道。近20年来,全球有数千个国际、国家、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有关绿道的研究专著、学术会议、互联网信息与日俱增。其中美国和欧洲的绿道建设走在最前列,特别是美国在19世纪城市公园运动和20世纪的开敞空间规划浪潮之后,又发展了绿道网规划,将相互独立、分散的绿色空间连接成网,形成综合性的绿色通道网络[4]。
我国传统的绿道网络的研究与地理环境和社会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域规划、政策决策和政府管理等。风沙、洪水等频繁的自然灾害是绿道网络规划和发展的契机。但是近年来,受欧美绿道网络建设思潮的影响,开始关注绿道网络的生态、娱乐、文化等多功能特点和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绿道网络规划方法。国内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系、同济大学风景规划与旅游系、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对绿道网络都有部分研究,各有专业侧重,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5]。
通过对“绿道”理论的了解,可以得到一些针对城镇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启示。设计者可以把“绿道”理论引入到城镇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即把城镇居住区中的绿化空间划分成一组或者几组具有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绿道景观空间。直观而言,就是突破传统的“块状”景观空间,采用具有“绿道”功能的“线性”景观空间。设计者可以把这些“绿道式的线性空间”设计成一些趣味空间,吸引居民驻足,丰富他们的生活,使其有节奏地行进,恢复优雅的生活状态(如图2)。
图2 便于“对话”的居民的生活方式意向图
这种设计可以使居民往来更加方便快捷,避免绕路耗时现象,具有很大的便利性。此外,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大的参与性。居民有了更多的游览路线以及观赏方位和角度来体验居住区内的美丽景色和享受和睦的社区氛围,生活也更加充满色彩,绿化空间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地利用。
1.功能性方面的建议
(1)流线布置。除了必要的交通路线,还要考虑绿化中其他的“绿道式线性空间”是如何产生的。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居住区绿化设计要全面做到“以人为本”,“绿道式线性空间”设计自然也不能例外。在这一点上可以学习一个案例:在加拿大约克郡某公园中,早期公园内部未铺设任何道路,人们在草坪上自由行走。久而久之,“道路”就被“踩”了出来。随后设计师再将人们踩出来的“道路”进行整合,并且加以铺装从而形成真正的公园步道。其实这些所谓“踩出来的道路”正是人们感觉最便捷、最舒适的路线。这样的设计,才是在人们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的,所以比起其他的设计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应该设计者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地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此外,根据调查研究,人们在环境中经常驻足或交流的地方大多在道路或铺装的边缘,因为这些地方私密性相对比较高,可以给予人们安全感,同时也不影响正常的交通,这就是“边缘效应”。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加强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住区之间以及居民与绿化之间的“交流”,应该尽可能地增加这种驻足点,扩大边缘,拓展绿化的服务半径,提高绿化的利用率。要在相对固定的面积下尽可能地增加道路或铺装的周长(如图3)。
图3 “绿道式线性空间”意向图
(2)设计形式。这种“绿道式线性空间”的设计形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单一式和复合式。单一式就是在一条这样的“线性”空间中设计出具有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的功能,可应用于宅旁绿地、道路绿地以及公共设施绿地设计。复合式则是通过几条这样的“线性”空间相互交错串联,形成网格式的、系统的空间,可在公共绿地采用这种设计形式。
2.景观性方面建议
所谓景观性,就是指绿化要素通过合理配置,
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审美特征的景色所表现的特性。在“绿道式线性空间”设计中,涉及到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美学等多个方面。在绿化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植物品种,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绿化设计“美观”的局限性,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6]。为了贯彻新型城镇化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设计者要用系统、整体的观点看待城镇居住区中的“绿道式线性空间”设计。尽量保留原有的荷塘、溪流、湿地等自然景观,维护生物、环境的多样性。把当地乡土植物与地域文化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展现新型城镇化的面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的提高,“绿道式线性空间”必将成为城镇居住区绿化设计的一种新趋势。所以设计者在新型城镇发展进程中,应该自觉地、积极地引入“绿道”理论,并把绿道的功能性与景观性完美结合,努力创造出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绿化空间。
参考文献:
[1]彭文成.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D].衡阳: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0.
[2]吴松.浅谈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8):63-64.
[3]魏春海.浅谈现代城市居住区绿化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170,148.
[4]张庆军.基于绿道理念的滨海景观规划实践[J].中华建设,2012 (6):92-94.
[5]绿道网络理论与实践——以天津中心城市绿网规划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2007.
[6]黄明东.城市绿道绿化的景观性与功能性探讨[J].绿色科技,2012(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