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基本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2014-03-25 10:04:07王国良
关键词:论语主义价值观

王国良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培育和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将中国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军事大国,也要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国。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的软实力,特别是大国,如果缺乏软实力,就不能称为大国。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我们不仅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要有文化自信。因此,我们不仅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也要不断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借助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中国要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合理意义的文化价值,更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经历了近百年欧风美雨的冲刷,经过近现代中国革命历程的锤炼、被历史证明足以支撑中华民族昂然挺立、对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和奋勇前进有积极推动作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要加以发掘和弘扬,提升其普遍价值与意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事业进一步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培育和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以弘扬、发展中国哲学为主,兼及哲学其他门类和文化理论,结合国际关系、国际战略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中国在新世纪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设、发展与西方价值观、美国价值观相对应的具有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又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能够为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价值体系,从而能够充分地参与世界文化的竞争与交流。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构成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所在,特别是经历近百年艰辛曲折革命历程考验的优秀文化价值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与精髓,值得系统总结、提升与弘扬。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够极大地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培育和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方针;其次要坚持以中国文化为主导,要弘扬和总结经过历史考验和证明的优秀核心价值,具有普遍意义的、为各国有识之士所关注和重视的价值观,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最后要注意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思潮、新动向、新问题、新挑战,注意传统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的变迁,与时俱进,综合创新,提炼能适应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观念,用以补充、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二、依托基本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要培育和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发挥基本价值观的作用与影响,不能忽略和遗弃基本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所谓基本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始基性的、原创性的价值观,由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名词所组成,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经历近百年艰辛曲折革命历程考验,证明仍然具有先进意义的价值观。这些基本价值观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本要素。3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绝大部分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提炼。也就是对中国基本价值观念的提炼。核心价值观与基本价值观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在内涵方面有许多交叉融摄,发挥基本价值观的作用与影响,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比如“富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洪范》九畴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孔子明确指出人口众多之后要“富之”、“教之”,《周易·系辞上》:“富有之谓大业”。中国传统概念“民主”与现代民主内涵不同,但孔孟思想中民生、民本的观念蕴涵民主的思想,黄宗羲“学校”的功能已经具有近代民主议会制度的意涵。“文明”更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名词,《尚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孔颖达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周易·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周易·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表示个体的内在品德修养睿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相结合。“和谐”直接来自基本价值观,春秋时期就有“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提法,《周易·乾卦》:“保合太和,乃利贞”,都是指不同事物间保持平衡与有序,各正性命,协调发展。《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和为贵”,“和谐”既是中国基本价值观,也是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层面看,佛教、道教思想中有丰富的自由平等思想,儒家虽没有明确提出“自由”概念,但儒家提倡自主、自尊、自觉。胡适认为孔子和老子思想中有自由精神,中国有自由主义传统,如“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舍生取义、“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儒家提倡自律的自由、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自由与责任相结合。儒家还主张人性平等,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提出人性平等的学派,在这方面形成许多基本价值观,有助于培育核心价值观。“公正”可以说是中国基本价值观“义”的现代用法。“义”者宜也、“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具有正当性、适当、恰好、公正、公平等多种含义,经常与仁义、道义合用。这些基本价值观至今仍有巨大生命力。在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直接是中国基本价值观的提炼,弘扬基本价值观也就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依托基本价值观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于,基本价值观在中国传承几千年,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已经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基本思维方式、情感意念,成为人民讲道理、辨是非、论善恶的基本依据。传承和创新基本价值观,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尽快接受与认同核心价值观,自觉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实践中来。

三、基本价值观是洋溢天下的价值观

传承与创新基本价值观,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塑造中国的软实力。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不可能有自己的道路,只能始终摸着石头过河。中国道路必须依托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所谓软实力,是指本国的文化所具有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基本价值观是源生性、本原性的价值观,传承和创新基本价值观,才能真正打造中国的软实力,才能真正打造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基本价值观是放之四海、适宜天下的价值观。中国的许多基本价值观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提出(正如西方许多价值观早在古希腊时期提出的一样),当时的思想家都不是面对中国本土提出基本价值观和思想原理,而是面对全天下提出价值观念与思想原理。可以说,中国文化、中国基本价值观中蕴涵着天下主义传统。梁启超早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就提出中国文化有天下主义精神,认为中国先哲言政治,皆以“天下”为对象,先秦学者皆是针对全天下而积极地发表其学理上之意见,这是世界主义之真精神。天下主义,或者说世界主义,就是破除宗教、国家的界限,针对全天下而发表思想文化原理,以建立普适天下的世界和平与秩序、提高全人类的文明教养为自己的责任。

天下主义发端于春秋战国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通讯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人并不知道世界其他地方尚有希腊罗马文明、中东文明和印度文明存在,他们认为中国地区就是整个世界。梁漱溟先生说:“历史上中国的发展,是作为一个世界以发展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国家。这话大体是不错的。”[1]第二,春秋战国时代,西周王朝的行政统治体系逐渐断裂解体,即礼坏乐崩,诸侯、大夫纷争混斗,以强凌弱、以大灭小,争城夺地,相互吞并,天下陷入无序失范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地域国家的兴起。随着天下纷争逐渐转变为国家之间的纷争,国家主义开始流行。但当时包括孔墨孟荀在内的整个士阶层,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或谋求自己的利益,在列国间往来奔走,纵横捭阖,“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孔子本人就是移民先锋,他在鲁国不受重视,就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战国时期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许多国家的著名政治家都不是本国人,而是所谓“客卿”。当时的商人、百姓也没有国家观念,哪里关市讥而不征,他们就到哪里开辟商业市场,哪里政治清明稳定,百姓就襁负其子而至。第三,许多思想家都不以种族、邦国为念,而是着眼于全天下提出政治原理和思想学说,思以其学易天下,以安定天下、引导天下从无序走向有序为己任。

孔子和老子最先表现出对天下主义观念的承认和接受。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对于任何国家、任何人,既不刻意亲密,也不随意疏远,而是根据道义准则作出选择和判断,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意义明确的天下主义的宣示,表达了天下主义的精华。天下主义是道义主义,也是文化主义。文化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国界畛域的区分。孔子曾欲“乘桴浮于海”、“欲居九夷”,当有人怀疑九夷之地愚陋不可居时,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这里传达的信息是很清楚的,君子所到之处传布文化教育,可以改变九夷之地朴野愚陋的境况。故孔门中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天下主义观念还蕴含着人文主义的伟大信念。“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天下主义者处理对外关系,依靠高度的文明德教使“远人”心悦诚服地归顺,而不是凭恃武力征服。在国家主义盛行、人们凭籍武力强大而横行霸道的时代,天下主义不免相形见绌,充分暴露其弱点而不见用。但历史事实同样证明,如果没有较高的文明,仅仅凭借武力,谁又能够维持长治久安呢?当然,我们今天总结历史教训,已经可以明确地作出结论:要实行天下主义,必须建设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孔子时代“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孔子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努力以澄清天下为己任。隐者桀溺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孔子一生奔走,思欲“一匡天下”,使天下之民归心,立功不成,止于立德、立言。道家以自然为宗,但所持天下主义之气象博大,丝毫不让于儒家。老子也是动辄言天下,如“以天下观天下”、“以无事治天下”、“抱一为天下式”。庄子的“天下篇”总结百家学术之源流裂变,更是先秦学术史之名篇。墨子言兼爱,言尚同,也是突破种族、国家观念而提倡国际和平。“且夫天之有天下也,辟之无以异乎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今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岂欲其臣……民之相为害哉?今若……处大家则乱小家,欲以此求赏誉,终不可得,诛罚必至矣。……今若处大国则攻小国,……欲以此求福禄于天,福禄终不得,而祸祟必至矣”(《墨子·天志》)。天之视万国兆民,其爱之如一,利之如一。故凡人类之受覆育于天者,皆当体天之志以兼相爱而交相利。因此,尽管生处“人相贼、家相篡、国相攻”的时代,墨子却呼吁人们“视人之国若其国”。儒家的孟子和荀子已经完全是公开明白地主张天下主义,要在全天下实现普遍的和平与秩序,即“定于一”。孟荀都是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天下之归心”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荀子活动于战国后期,此时已是“四海之内若一家”、“无幽闲隐僻之国”,荀子高举天下主义大旗,提出“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荀子·王制》),主张以文化统一天下。

天下主义通过《易传》、《大学》、《中庸》、《春秋公羊传》的阐释而成为系统的文化主义原理,对后世思想、观念、文化起到构造性影响。《易传》从天地人统一的普遍原理出发,提出普适天下的哲理观念:“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周易·彖传》),“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上》)。《易传》作者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下》)。《大学》之道,就是个人从认知开始,以平治天下为最高目标,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儒家核心内容的内圣外王之道。《中庸》提出要立天下之大本,即“为天下道,为天下法,为天下则”,把文明教化向全世界传播:“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梁启超先生认为,天下主义“其气象如何伟大,理想如何崇高”,即此数语,“已可概见”(《先秦政治思想史·本论》)。《春秋公羊传》分“三世”说明天下主义之进化轨迹:第一是“据乱世”,“内其国而外诸夏”;第二是“升平世”,“内诸夏而外夷狄”;第三是“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注》)。

孟子、荀子以天下主义相号召,主张“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但与孔墨一样,难以行其胸怀,实现伟大道义理想。在国与国像狼一样互相攻伐以吞并为荣、以杀人为嗜好的战国时代,哪个国家采取天下主义政治,“固国不以山蹊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哪个国家就会在战争竞争中失败。只有召集会议,所有国家同时约定采取天下主义,才有望实现天下和平与秩序。但只要有一个国家违反规则,天下就会重新陷入无序纷争状态。因此,不是天下主义,而是采取富国强兵路线的法家国家主义最终以武力统一了天下。但秦亡汉兴,天下主义从汉代开始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近代以来,采取天下主义的文化中国与采取集体利己主义和社会达尔文逻辑的西方“民族国家”相遇,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战争失败。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检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时,发现其重大缺陷之一就是人民缺少民族意识,缺少民族凝聚力,因此要唤起民族精神,从此天下主义开始转变为民族主义。从洋务运动(也称自强运动)、戊戌变法,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现在,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已深入人心。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才改变了中国灭亡的命运,使中国逐步走上成功、富强之路。近代以来,持和平观念、采取天下主义的中国与好战、掠夺的民族主义的西方相遇,没有以先进武器为后盾的天下主义遭到失败,开始转向民族主义而获得成功。但正如池田大作所说:“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是对鸦片战争以来,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侵略势力,做出的不得已的反应”。“我想所谓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应的一个方面,基本上还是大力推行这世界主义,中华主义。”[2]

天下主义内蕴于中国文化之中,与中国文化的其他优秀成分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因此,推行基本价值观,就是推行普世价值,就是打造中国的软实力。没有天下主义理念的贯彻,世界和平的伟大理想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中国的天下主义文化理当复兴,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四、中国基本价值观主要内容

(一)仁义体系

中国基本价值观首先是仁义体系。仁义是中国基本价值观的第一原则。不讲仁义、离开仁义,中国价值观许多具体细目都将失去基础。“仁”从人从二,就是二人平等、亲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平等、爱人可说是仁的基本含义。爱人就是对一切人的尊重和爱敬之情,把人当作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对待,即“出门如见大宾,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只有把人都当作人看,不因他衣狐貉裘,也不因他衣敝缊袍,不因他位高权重,也不因他出身寒门,而都当作同等的人加以敬重,才能使我们自己得到提高和超越,因为敬重别人,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孔子提出一条君子“可以终身行之”的基本社会交往准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是推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即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意愿去类推他人,自己不愿意的,也勿强求他人。这就是仁的品格体现在社会交往方面的涵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是从正面出发对他人的类推,表现出君子“厚德载物”的襟怀风度。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君子应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行“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于天下,甚至要具备“不念旧恶”(《论语·公冶长》)的宽容精神。孟子也认为:“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下》)。这都可以说是“仁者爱人”的原则在社会交往中的运用,使人际关系充满和谐人性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君子无原则地讨好取媚他人,君子应该以“贞”、“直”、“忠信”立身,“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反对“巧言令色”,不搞虚假表面的一套。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喻以义”(《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论语·中庸》说:“义者,宜也”,孟子把仁义连在一起使用,提倡行仁义,荀子提出“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荀子·荣辱》)。

由仁义形成一系列基本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起着积极作用,并为广大人民所熟知:仁义、仁爱、仁义礼智信、智仁勇、义勇、恻隐之心、敬爱、忠信、与人为善、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信义和平等。仁义价值观在现代经济交往中创发出“互惠互利”、“双赢”等新观念,在国际交往中创发出“共同发展”、“和谐世界”等新观念。

(二)自强有为、生生不息体系

《易经·象传》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系辞》提出“生生之谓易”。孔子提出“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的论断,为仁由己,第一次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觉醒。孟子反对“求于人者重”,而“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并且“自任以天下之重”。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刚健有为是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生生不息渗透到中国文化的血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强有为的精神激励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强、致力于对至善理想的追求,在艰难挫折中奋发图强,为理想不懈奋斗。生生不息还表现为应变能力,崇尚变化革新,日新又日新,追求进步与发展。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志向,崇尚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精神,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饱经沧桑、历经磨难、愈挫愈奋、发奋图强,以崭新的姿态重现辉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争取新的胜利,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生命力。

(三)人道民本

人最为天下贵。中国价值观珍视人的生命价值,人得天地之秀而最灵,人与天地相参,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民胞物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与人为善、朋友情深、宽容团结。同时,中国文化也包含中国文化包含丰富的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利用自然又维护自然的思想,对关爱地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有积极作用,形成富有诗意的人生态度,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有积极价值。

(四)重视德性伦理,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服人

“厚德载物”是中国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正德利用厚生”,“为政以德”,“以德服人”,“仁义礼智信”,“修辞立其诚”。

(五)追求崇高,坚持正义

中国人民历来追求崇高人格理想,以君子、圣贤为理想,严于律己,正己正人,坚持正义,宁死不屈,宁折不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国人民对崇高人格的追求与西方个人自由价值观各有特色。

(六)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中华民族珍惜团结统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四海之内皆兄弟,“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协和万邦”的观念表现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风范。反对分裂、反对侵略、反对不义战争,反对暴力、反对霸道、热爱祖国、热爱家园,表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七)天下为公,均富大同

中国文化中具有最充分的世界主义、天下主义传统。古代中国即是世界,关怀天下与爱国情怀相一致,孔子立志“一匡天下”,墨子主张“兼爱”,孟子“以天下为己任”,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是把古代“均富”、“大同”的理想与社会主义本质相结合的典范。“共同富裕”能够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理想追求,具有普世价值。

五、结 语

总之,培育和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发挥基本价值观的作用与影响,不能忽略和遗弃基本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凝练性,难以涵盖传统价值观的全部。依托基本价值观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优势。基本价值观在中国传承几千年,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已经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基本思维方式,情感意念,成为人民讲道理、辨是非、论善恶的基本依据,传承和创新基本价值观,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尽快的接受与认同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实践中来。同时,借助培育和践行的活动,也能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基本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朱继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猜你喜欢
论语主义价值观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我的价值观
如何读懂《论语》?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新写意主义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9:00:16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02:13:55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冬日 新碰撞主义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53:05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