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强
(广州大学 档案馆,广东 广州 510006)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也是中国古今教师群体的伟大代表,堪称“万世师表”,孔子所创立的古代教育范式“私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本文试对孔子开创的私学模式作一探讨,欠妥之处尚祈方家斧正。
中国素有重视教育的优良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先民由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时,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随着文字的发明与应用,教育开始走向专门化、职业化。儒家推崇的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都将立国与立教并重,建立了系统的政府教育机构网络,从中央官学到地方乡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官办教育机构体系。以西周为例,《礼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除天子和诸侯国设置公办学校之外,基层也设立乡学,同属官学性质。《礼记·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贵族子弟入官学的学习期限,一般学习者为7年,最终完成学业须9年,《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教育权被贵族世家所垄断,平民无缘教育。然而,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西周宗法政治制度瓦解,给私学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殷商贵族后裔孔子打破了贵族和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的私立教育。孔子兴办私学,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其中最为可贵的就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朱熹《论语集注》从人性角度进行了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孔子办学,面向所有愿意前来求学的人,并不以家庭出身和个人身份作为录取的条件,唯一的要求是,求学者必须施礼,以示诚意。《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朱熹《论语集注》解释为:“修,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修其至薄者。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只要愿意来拜师学习,孔子均愿意接纳培育之,而不问其身份等级如何,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孔子办学是完全自主的,并不需要经过鲁国公室批准,地方政府对孔子办学也不予干涉。
孔子在贫穷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经历,孔子办学招生,并不介意学生的经济状况,其学生中贫贱者并不鲜见,著名的如颜回,《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安贫乐道,颇受孔子赞赏,然而也因其家庭经济生活窘迫,缺乏营养补充,导致不幸早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称:“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又如学生仲弓,其父为“贱人”。当然,孔子弟子中也有像子贡这样的商人和某些贵族子弟。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创办私学,得到了社会实力派人士的支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子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关于孟懿子向孔子拜师时孔子的年龄,另一说为35岁。《史记索隐》注:“昭公七年《左传》云‘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及其将死,召大夫’云云。按,谓病者,不能礼为病,非疾困之谓也。至二十四年僖子卒,贾逵云‘仲尼时年三十五矣。’”《左传》昭公七年原文为:“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者。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
在孔子创立的教育范式当中,教师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因而,教师的人格修养和知识准备,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中国古代是教人行善的职业,教育则着重于培养人具有善良的美德,这从字源上可以得到解释。《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孝、从攴”。“育”,“养子使作善也。……《虞书》曰:‘教育子。’毓,育或从每。”“教”重在“孝”,“育”重在“善”。《说文解字》中的“教育”内涵与现代德育的内涵基本一致,即教人做善人。“师”,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六《币部》师:“二千五百人为师。四匝,众意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千五百人为师。小司徒曰:五旅为师。师,众也。京师者,大众之称。众则必有主之者。《周礼》师氏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中国明载于史的职业教师中,孔子是最突出的一位。他有着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朱熹《集注》对“和”的解释是:“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和”即恰当、中允。《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朱熹《集注》:“物相杂而适匀之貌。”孔子希望学生既怀朴实之心,又能适当修饰雕琢,保持文与质之间的平衡。和的思想,实质上是中庸之道。《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对教师的定义和对教育的感悟,来自其自身的教学生活体验,认为教师首先应当全面掌握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进行探求和创新。《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孔子的意识中,教师必须始终保持谦逊求知的态度,广泛学习,永不满足,他以身作则,充分展示了一位优秀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与道德追求。《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乡党》:“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学无常师,他尊重所有品行高尚、知识渊博、有德于民的人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遽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向鲁国音乐艺术家师襄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肯于钻研、穷究事理的严谨学风由此例可见一斑。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过亦。’”
孔子以仁爱之师心,求善之师道,与学生们相互切磋,教学相长,深得弟子们的爱戴与敬佩。《论语·子罕》:“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后世对孔子的师心、师道评价极高,普遍认为孔子为中国的教师群体和教师职业确立了做人为师的标杆与楷模。《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韩愈《四部丛刊·昌黎先生集·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剡子、苌弘、师襄、老聃。剡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孔子的教育范式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方法。在教学内容中,主要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包括了道德培养、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史记·孔子世家》称鲁国“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仁义美德和高贵情操。《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出多种独特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其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所喜欢和接受。归纳起来,孔子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慕名前来求学的学生数以千计,规模庞大。针对背景不同、性格各异、年龄不一的学生,孔子采取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例如,关于“仁”的解释,孔子对好学深思的颜回的解说,与对希望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樊迟的回答,明显有差异。《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孔子对颜回,重在阐释“仁”的理想信仰,对樊迟,则从仁爱他人的行为上加以说明。《论语》中类似师生对话事例很多,兹不一一列举。
孔子教学,重在启发,因势利导,而不主张生硬灌输,填鸭式注入。《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论语·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孔子对子夏的启发式教诲,堪称典范。《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不仅在言语上启发学生,更可贵的是在行为上启迪学生的仁义之心,例如《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以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孔子是第一位提倡快乐学习的古代教育家,他主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行以兴趣为导向、以快乐为驱动的原则。《论语·学而》首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就是以学习为乐的学习者、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志向的教育者。《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在教学中似乎没有采取“满堂灌”的呆板形式,而是经常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讨论,自己既作为主持者,也作为小组一员,热情地投入其中,发表个人意见。《论语·先进》最末一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所见篇幅最长的师生对话段落,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旨趣和理想。其内容为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4人围坐一起,讨论各自志向,孔子让学生们各言其志。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原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更向往在温暖和熙的春风中享受自由奔放的生活,颇值得玩味。
孔子很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积极上进。《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孔子画龙点睛,指出了学生们的弱点,使他们自励自强。孔子认为“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朱熹《集注》:“器者,有用之成材。夏曰瑚,商曰琏,……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从这一比喻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贡是颇为欣赏的。子贡亦在老师的激励下,日后成为纵横裨阖的鲁国栋梁之材。对于不够努力的学生,孔子也按捺不住失望的情绪,脱口予以批评。例如,《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言辞之严厉,心情之焦急,溢于言表。
孔子在与弟子们的讨论中,经常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感悟和盘托出,与学生分享,有些感叹是脱口而出的,并非强制学生去做。《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卫灵公》:“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阳货》:“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在孔子循循善诱、春雨润物一般的教育培养下,产生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和儒学传人。
孔子创立了聚徒授业的私学范式,师生相承,由内及外,梯级传播,代代相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依照弟子学业进步程度的差异,孔子将他们分为门人、升堂弟子、入室弟子,以入室弟子等级最高。《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朱熹《论语·集注》:“升堂入室,喻入道之次第。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光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奥耳,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之也。”邢昺《论语·注疏》:“言子路之学识深浅,譬如自外入内。得其门者,入室为深,颜渊是也;升堂次之,子路是也。”
在孔子培养的儒家人才中,以颜回最为人称颂。颜回,鲁人,字子渊,少孔子30岁。《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颜回被后世尊为“复圣”,但他死在了孔子之前,在传承孔子思想方面的作用远不及曾参和子夏。
曾参,鲁国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46岁。《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可见孔子之后,曾参也仿照孔子故事,聚徒授业,传播诗书礼乐。《论语》中对孔子学生称呼“子”者,仅曾参和有若,杨伯峻先生据此认为,《论语》之成书,主要出自曾参和有若的弟子之手[1]。卜商,字子夏,少孔子44岁。《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说明子夏也曾聚徒传道,《论语》中颇多子夏的语录,子夏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传播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卓越的经营家。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少孔子31岁。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详细记载了子贡在孔子允许下,代表鲁国游说齐国田常及吴王、越王、晋君的经过,称赞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有若,少孔子36岁,相貌最像孔子,因而地位特殊,《论语·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司马迁共记载有姓名的孔子弟子77人,其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35人:“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显有年名及受业闻见于书传。其四十有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者纪于左。”[2]
孔子创立的私学教育范式,被其弟子七十七子之徒继承和弘扬。这一教育范式长期流传在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例如,汉代私学兴盛,学者即采用孔子的教育范式。《后汉书·郑玄传》载,经学大师马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后汉书·马融列传》载:“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孔子领衔,率弟子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优秀文化典籍,能演变为儒学“十三经”,也得益于师徒相承、代代相继的私学教育范式。
孔子在自己的学习探索和长期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一套系统的新型“私学”教育范式,不同于传统的官办学校教育范式,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理念上,孔子树立以“和”为贵、“有教无类”的先进教育观念,倡导教育公平;在办学模式上,自主办学,自筹经费,不依赖政府资金扶持;在教育教学主体上,孔子突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尊师重道,自己则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德立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令学生产生无比的敬仰和爱慕之情;在教育教学内容上,选择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核心成果和思想文化精华,即夏商周三代传承的文化精粹“六艺”;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孔子采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科学方法,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愿意学习、好学乐学;在教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上,孔子精心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既在室内堂上授课,也到室外大树之下传艺,不拘上课形式,让学生既有学习的冲动与压力,更能体验到学习探索的无穷乐趣;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上,孔子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学而时习之”,将“学”与“习”密切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也是其教学实践实习的14年。孔子开创的聚徒授业的私学范式,主要特点是师生相承,由内及外,梯级传播,世世相继。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与文化得以通过其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相承,薪火相传,逐步弘扬光大,成为今天中国文化的骨髓和基因。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