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梅
(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境外生纪录片:民间记录和传播中国影像的宝贵力量*
郭艳梅
(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当代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强,中国对外传播也呈现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姿态。由于境外生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拍摄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立精神。进入新世纪以来,境外生纪录片创作有了新的变化,数字产品和技术的提升为境外生纪录片提供了多元化的拍摄形态,全媒体传播为境外生纪录片走向世界拓宽了渠道,境外生与境内生的互动结合使得境外生纪录片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应当重视并正确引导境外生的纪录片创作,通过他们对中国的记录和传播,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境外生是中国非常宝贵的民间对外传播力量。
境外生;纪录片;创作;传播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电子产品、数码影像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国内高校新闻专业境外生的纪录片创作有了很大突破。本文所指的境外生是指那些在国内高校学习的华侨、华人、港澳和台湾地区的青年学生。目前在我国境内有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港澳、台湾地区的境外生。境外生以其独特的视角来记录和传播当下的中国社会,他们是一批特殊的中国影像记录和传播使者。笔者之所以选择新闻专业境外生作为分析对象,是因为与非新闻专业境外生相比,他们所创作的纪录片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艺术质量。
在高校纪录片创作方面,境外生通过拍摄纪录片,更多地了解他们眼中真实的中国,展示他们眼中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
(一)境外生纪录片的独特视角
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境外生人数在众多高校中名列前茅。目前,华侨大学有境外生四千余人,境外生中华侨学生又占多数[1]。由于境外生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拍摄的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因大多出生在境外,他们在中国拍摄纪录片时,会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除了比较客观地观察当今中国社会的变化外,还有意发掘变化背后的原因。对这些长期远离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生活在与我们有着巨大文化差异的境外生来说,境内生耳熟能详的一切有关中国的信息,甚至包括我们认为很浅显的一些知识,境外生都觉得新鲜、好奇。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当境外生们有机会和中国亲密接触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看到的和自己想象中的差别很大。在国外,境外生很多是通过网络看到我国主流媒体制作的、有着宏大主题和叙事的纪录片,例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再说长江》、《望长城》、《沧桑香港》、《故宫》、《大国崛起》等等。这些担负着特殊政治和文化使命的纪录片,在他们看来未免有些刻板和生硬[2]。他们想看到真正反映社会大变革中普通中国人生活变迁的纪录片,但是这部分作品目前还很有限。境外生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有激情、有行动,一旦有了记录的能力、记录的工具以及记录的机会,他们就会非常勤奋地记录下他们眼中的中国,并且在记录过程中还会与自己熟悉的事物作参照,然后把这些认识和观察通过他们的语言、传播方式和话语平台传播出去,与他们的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比如,同样是制作有关海峡两岸题材的纪录片,境内生创作的纪录片《海峡情》多选取一些国内有代表性的景观来拍摄,采用情景再现和摆拍等手法,大量运用解说词,来表现浓浓的海峡思念之情,有着明显的政治宣传味道;来自台湾地区的学生,他们创作的纪录片《彩虹村》,则选取具体的农家生活场面,通过对比海峡两岸各自一户人家的生活,来讲述中国人的故事。境内生与境外生的作品同样涉及到政治内容,但是后者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拍摄海峡两岸普通百姓对城市发展和动迁的看法、对选举的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望,作品很感性地反映出中国的风土人情。如来自香港的境外生创作的纪录片《最后的大腔人》,作者把目光投向福建永安面临无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腔戏剧种的抢救上。该影片朴实地讲述了大腔戏最后传人的故事,凸显了地方戏种濒临灭绝的处境。这些境外生拍摄的纪录片,很客观地记录下他们眼中的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尽管视角不够全面,尽管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很有限,但是他们拍摄的纪录片真实具体,更符合海外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心理。
(二)境外生纪录片较多的独立精神
高校新闻专业的境内生虽然有个性化创作的欲望,但是境内生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尤其是他们进入新闻专业后,首先学习和掌握的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怎么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可以说,境内生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创作理念受国内主流媒体的影响非常大。目前,新闻专业教师对纪录片的教学也是按照新闻专业要求的规范进行,大学生把在主流媒体播放和参赛获奖视为荣耀和目标,主流媒体对大学生创作的纪录片播出有很严格的审核程序。复杂的评定标准和主旋律的价值取向,让境内生创作纪录片时很受束缚,放不开手脚,他们的创作很自觉地向主流媒体风格靠近。相比之下,境外生没有那么多政治性、思想性的顾忌,没有被审核的压力,他们的创作空间比较自由。他们拍摄的是我们所谓主旋律之外的内容,题材可以自由选择,风格可以不拘一格,制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再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跟踪和积累,他们创作的纪录片就很直接、很自由、很新奇,甚至比较娱乐[3]。2011年,由境内生和港澳学生共同创作的《跨时代》,节目风格上,既有MV电视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又有纪录片的纪实性,还融合了情景剧的表演风格。影片剪辑节奏紧凑、画面构思精巧、特技制作比较炫目,尤其片中还设计了部分打斗场面,是境内生作品中比较少见的。关于这部分打斗场面,网络上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该片因为设计了打斗等场面,使得作品更时尚、更有活力;恰恰还是因为这些打斗场面,该片在参加主流媒体的评奖观摩时,评委们一致认为它涉及校园血腥、暴力,不予入围。境外生纪录片创作有自己的独立精神,艺术加工也很独到,他们不太在意主流媒体对纪录片价值观的坚守,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引导境外生纪录片创作的课题。
(一)数字产品和技术的提升为境外生纪录片提供了多元的拍摄形态
上世纪90年代初,DV作为新生事物在校园被一些境外生较早使用时,令很多人羡慕。90年代末至2000年初,DV拍摄、电脑编辑在高校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如今,除了使用学校的专业设备外,很多境外生拥有自己的摄像机。从普通摄像机到数码摄像机,再到高清摄像机,境外生拍摄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和频率在日益缩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境外生开始使用高清单反相机,如佳能5DⅡ、6D、尼康D90、松下GH1等来拍摄纪录片。比起高清摄像机,单反相机价格比较便宜,成像质量比普通DV摄像机更优良。现在高校中还有一些境外生开始尝试用手机、平板电脑来拍摄纪录片。电脑特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提高了境外生纪录片制作的速度和灵活性。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也为境外生纪录片创作形态的改变和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据调查,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新闻专业和摄影专业的部分新生,用单反相机拍摄当前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单反相机拍摄尽管画质呈现高清效果,由于声音收录、镜头推拉和跟踪、拍摄时间有限等,使得他们的创作还多停留在纪录短片方面。笔者接触的境外生,用相机单反拍摄的纪录片,多是15分钟到25分钟之间的,超过30分钟的纪录片则较少。
(二)全媒体时代为境外生纪录片对外传播提供了条件
新世纪是一个对话的时代,勇于表达自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当前在高校学习的学生多是“90”后,这是一群伴随各种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发展而诞生的网络一代,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在他们中间非常流行。境外生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较早接触新媒体,对新媒体技术认知度高,有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强烈欲望,他们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借助纪录片来实现。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纪录片的传播形态,这一代人的兴趣恰好与迅猛发展的通讯、视频网站对影像作品的需求不谋而合[4]。通讯和网络为正在兴起的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提供了重要的传播渠道和展示平台,境外生纪录片也更多地选择了网络作为播出平台。网络优酷在纪录片频道专门为高校大学生开设了窗口,其他的如土豆、新浪、中青在线等网站都能找到境外生创作的纪录片。例如来自蒙古、泰国、缅甸、朝鲜等国家的境外生联合创作的《境外生联盟》,来自港澳地区的学生创作的《破茧》、《跨时代》、《华侨大学·印象》,来自马来西亚的境外生和境内生共同创作的《盛开的班加拉亚》、《启程》等影片都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被众多的网友所分享。由此可见,我们顺应境外生纪录片利用网络传播的变化,把境外生纪录片的网络传播纳入我国对外传播渠道的一个有效的外宣载体,境外生们可以不受设备和场地的限制,把自己用摄像机、照相机、手机拍摄的影像,通过电脑编辑制作,再通过网络和手机相互接收,把作品展示给受众并与受众共同分享。这种独特、新颖、自由、快捷、广泛的传播方式,让“90”后的境外生纪录片创作拥有了他们上一代人所没有的技术优势和传播环境[5]。笔者在台湾地区采访过一些当地人,他们说通过网络能看到在中国大陆学习的台湾籍学生拍摄的纪录片,影像看起来很亲切,也容易拉近台湾与大陆的距离。有一部以台湾女作家林海音散文为蓝本创作的纪录片《友情》,由境内生和境外生共同完成,虽然取景和拍摄都在福建的南安市进行,但是该片通过网络传播,在台南一些高校的反响比大陆的还要大。同祖、同文、同宗、同血缘的内容总能引起两岸人民的共鸣,比起一些主流媒体刻意的宣传,这种民间传播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团队组合的多元化使境外生纪录片国际化
纪录片制作由多个环节组成,它既可以单打独斗,也可以由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完成。近年中国高校生源多元化,境内生有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的,境外生有华侨、华人、外籍、港澳、台湾等地区的学生,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不同语言、传统、观念、文化、习俗在此相互交流和碰撞,校园俨然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很多境外生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国文化,还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古老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缺少对中国的了解。来自台湾地区的学生因为两岸长期隔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中国国策的误读。境内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耳熟能详,对来自异域的文化信息充满好奇,于是境内生与境外生都渴望分享彼此的信息和文化。在这样大的文化背景下,境内生和境外生跨国界、跨民族、跨地域,在小小的“联合国”内组合成小小的“国际传播团队”,多种价值观、审美观、情感相互碰撞融合,他们联合创作出来的纪录片,视角独特、技巧娴熟,既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又有相当的异域风情。笔者将2012年指导的新闻专业学生和2008年指导的新闻专业学生作比较,发现2008年的境外生很少和境内生合作,境外生创作的纪录片个人化的东西比较多。不是说个人化就不好,但纪录片创作总要有一定的章法。2012年,笔者尝试鼓励境内生和境外生自由组合联合创作纪录片。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港澳和台湾地区的学生都主动与境内生组成创作团队,联合创作的纪录片,各自的观点非但没有被淹没,反而优势互补。境内生的纪录片比较讲究章法,思想性较强,在拍摄角度和表达人物情感上都有精心的构思;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学生目光敏锐,他们能够盯住中国人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真实记录中国人的故事来展现他们眼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港澳地区学生的商业意识比较浓,纪录片节奏较快,拍摄手法自由灵活,娱乐性和观赏性都较强;台湾地区学生的纪录片节奏缓慢,感情细腻婉约,更多呈现出一种原生态和小清新的风格。这些境外生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境外生从碰撞到趋同,他们身上有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在笔者所执教的大学新闻专业,来自西安、太原、南昌等地的境内生和来自澳门、香港的境外生,联合成立了大学生影视工作室,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创作出来的纪录片既有港澳的娱乐风格,又有大陆的严谨写实。他们可以针对同一个题材,创作出不同的版本,甚至有针对性地制作了粤语版来面对香港和澳门的受众进行传播。可见,来自境内和境外两个不同地域创作者的共同合作,按照境外受众的观赏习惯进行创作,会把我们要宣传的思想有效地传播出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的民间交往也越来越活跃,更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纪录片能够真实、直观地展现中国,是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很多外国人希望通过纪录片来了解中国,而来自境外亲历者的记录和传播更具有说服力,因此纪录片对当代中国民间的对外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6]。中国媒体开始重视纪录片对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个性传播,主流媒体陆续开播纪录片栏目和纪录片频道,这些都表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开始升温。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国纪录片的同时,也把外国人请进来拍摄他们眼中的中国[7]。请进来的队伍里除境外媒体、专业的纪录片制作者外,笔者认为也应该加上境外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境外生关注中国的内容有哪些?境外生眼中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境外生怎样理解、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这些问题也应该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我们推广主流媒体制作的纪录片在国际交往中塑造中国的形象,我们也应该发挥中国境内境外生的优势。笔者指导过一位叫黄展銍的马来西亚侨生,大学四年他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亲手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回国以后他就在当地的一所学校任教,那些纪录片也成为他教学的第一手辅助资料。也许这些随手制作的纪录片看起来很草根,也许一个人的传播力量也很有限,但是谁能说他对中国文化自觉的传播没有贡献呢?类似这样有过在中国学习经历的境外生,每年人数都在上升,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每年境外生都以超过百人的数字在增加。面对如此宝贵的资源,需要我们去正确引导,尽可能地让境外生主动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借助他们的话语平台扩大中国的对外传播力量,打通与国外受众近距离接触的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境外生是一支民间记录和传播中国影像的宝贵力量。
[1] 郭艳梅.试析新世纪华桥学府桥生的文化双向传播[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3-125.
[2] 刘奥.央视纪录频道要打国际牌[J].中国广播电视影视,2011(1):45-47.
[3] 陈慧谊.见证中国纪录片成长——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回顾[J].当代电视(记录),2010(10):74-75.
[4] 代金平.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兴载体[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0-141.
[5] 冷冶夫.民间影像的革命: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30-149.
[6] 石屹.纪录片创作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9-38.
[7] 桂清萍.误区·困惑·出路——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探寻[J].中国电视(纪录),2010(6):11-12.
Overseas Students’Documentary:A Valuable Strength of Recording and Dissem inating Folk Chinese Image
GUO Yanmei
(College of Humanities,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The attra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world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At the same time,China external propaganda work also presents an open and embracive condition.With the special status,the overseas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distinctive angle of view and independence on Chinese documentary shooting.In the new century,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overseas students’documentary creation.Digital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promotion provides overseas documentary film multi-cultural shooting forms.Mess media communication expands the channel of overseas students’documentary going to the world arena.The interacting and integrating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overseas studentsmake our life richer and colorful.Therefore,we should value and give correctguidance to the documentary crea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It could increase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a by their recording and disseminating.Overseas students will be a valuable strengt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verseas students;documentary;creation;communication
J952
A
1673-8268(2014)01-0095-04
(编辑:李春英)
10.3969/j.issn.1673-8268.2014.01.016
2013-04-21
2013-05-02
华侨大学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基金:创建新时期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郭艳梅(196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副教授,华侨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主任,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BTU电视台中文台负责人,主要从事电视新闻传播、纪录片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