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军,张云庆,周 枫,邓雄伟,方剑峰,骆文兴
近年来,作者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并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2年10月共收治68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17~62岁,平均31.4岁。随机分为Wiltse入路组(W组)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T组):W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7~62岁;骨折节段:T113例,T1211例,L114例,L24例;AO分型:A型20例,B型12例。T组36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18~61岁;骨折节段:T113例,T1211例,L115例,L27例;AO分型:A型23例,B型1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AO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手术方法
2.1 W组 全麻后患者俯卧位,C臂X线机定位后取后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腰背筋膜表面,于腰背筋膜表面向两侧潜行分离皮下组织,于棘突旁开2cm处纵行切口腰背筋膜,沿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钝性分离以显露关节突关节及横突,用电凝剥离小关节突的外侧部分,腰椎采用“人”字嵴或横突定位,胸椎采用横突根部上缘与椎板连接处定位方法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后器械撑开复位并固定,术毕常规放置引流管1根并缝合腰背筋膜及其他各层。
2.2 T组 全麻后患者俯卧位,C臂X线机定位后采用后正中切口入路,将椎旁肌从棘突及椎板上剥离,暴露双侧关节突关节,牵开肌肉显露术野,其余步骤基本同W组,最后放置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
术后常规使用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至术后48~72h,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术后第3d复查腰椎X线片,确认骨折复位程度及内固定情况。术后卧床4周,床上循序渐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4周后硬质腰围保护下逐渐下床活动。术后每月摄片复查,3个月后去除腰围逐渐加强锻炼。
3 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脊柱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至末次随访,未出现断钉、断棒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显示,W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T组(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VAS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W组术后VAS评分优于T组(P<0.05)。术前、术后Cobb角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传统的后正中入路是胸腰椎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需广泛剥离双侧的多裂肌和棘肌,广泛的肌肉剥离和牵拉导致手术创伤大、术中失血多,更容易损伤脊神经后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的降肌支,造成椎旁肌的失神经支配萎缩和缺血性萎缩,从椎板上广泛剥离的椎旁肌,术后通过瘢痕与椎板愈合,损害了正常的动力稳定结构,易引起术后顽固性腰背部疼痛。
1968年Wiltse等[1]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来代替传统后正中入路。此间隙为解剖生理间隙,经此间隙手术,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拉开多裂肌和棘肌手术,切口张力小,操作容易,减少了切口长度,缩短了手术时间;(2)避免了多裂肌和棘肌起止点的剥离,术后不形成瘢痕组织,保留了后柱复合体的完整性,保护了其深面的神经,避免了术后肌肉的失神经改变,同时由于避免了手术中拉钩对肌肉的长时间牵拉,能够明显减轻术后肌肉肿胀和缺血性萎缩,减轻了术后腰背部疼痛,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3)可避开横突及关节突关节处的穿支血管,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引流量少;(4)经肌间隙入路直接暴露椎弓根螺钉进针点,避免了损伤关节突关节囊,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
经Waltse入路手术的关键是准确定位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通常该肌间隙距离棘突约2cm,纵行切开胸腰筋膜后,手指沿该肌间隙进行钝性分离,肌间隙下方即为椎体的上关节突与横突的交界,容易显露。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好,可有效减少术后腰背痛等优点,是一项容易掌握、符合微创原理、利于患者恢复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1]Wiltse LL,Bateman JG,Hutchinson RH,et al.The paraspinal sacrospinalis- splitting approach to the lumbar spine[J].J Bone Joint Surg(Am),1968,50(5):919 -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