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天师道

2014-03-25 06:44
关键词:天师诸葛亮

岳 东

(华清池管理处,陕西 临潼 710600)

何磊先生评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宗教活动:“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1]16历史人物的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历史环境,在古代落后的科技发展状态下,军事、天文、地理等科技知识往往包裹着宗教的外衣,宗教也是传播科技知识的重要媒介。东汉到南北朝时期,天师道流行于滨海、荆、蜀地区的各社会阶层中①,对诸葛亮的信仰、治蜀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 流行于东汉到南北朝的天师道

诸葛亮祭风、禳星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宋元时期“说话”中。刻于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的《三国志平话》载诸葛亮借东风:“却说诸葛披着黄衣,披头跣足,左手提剑,叩牙作法,其风大发。”[2]82五丈原禳星:“当夜,军师扶着一军,左手把印,右手提剑,披头,点一盏灯,用水一盆,黑鸡子一个,下在盆中,压住将星。”[2]136宋代话本甚简约。元代杂剧录有王仲文的《诸葛亮秋风五丈原》(残曲)、《七星坛诸葛亮祭风》(已轶)②,较话本已详。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章回,情节内容更细。罗贯中参加过张士诚农民起义③,“士诚所据,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濠、泗,东薄海,二千余里,……”[3]3694南宋杭州瓦子的说书人、元代大都(今北京)的王仲文、张士诚义军中的罗贯中,都曾生活于滨海地域,他们所吸收的当地民间素材就包含有古老的天师道文化。

《平话》是最接近历史原型的作品。东汉到南北朝,沿海地域流行着天师道,为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作为发动与组织群众武装斗争的工具。而巴蜀荆楚的蛮族分布地区也流行着天师道。另外,不少世家大族一面习儒,一面也信仰天师道,形成一股社会风气。陈寅恪先生说:“他时代姑不置论,就渊明所生之东晋、南北朝诸士大夫而言,江右琅邪王氏及河北清河崔氏本皆天师道世家,亦为儒学世家,……”[4]219北魏政治家崔浩精于儒学,还通天师道,《魏书·崔浩传》载:“初,浩父疾笃,浩乃剪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命,求以身代,叩头流血,岁余不息,家人罕有知者。”[5]812浩父崔玄伯,母卢氏,陈先生推断“玄伯妻为卢谌孙女,即孙恩妹壻卢循之姑母,是崔浩、卢循两人实中表兄弟,其家世相传之信仰,自属天师道无疑。观浩剪爪截发,夜祷斗极,为父请命,正似后来道家北斗七星延命之术。……况浩父玄伯既避乱于齐鲁之间,后复东走海滨,是浩之父系与滨海地域亦有一段因缘,不仅受母氏外家信仰之渐染而已也。”[6]16-17孙恩、卢循是领导滨海农民起义的天师道宗主,崔浩因家庭传授而信奉天师道。早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士大夫们已流行信仰天师道,《三国志·吕蒙传》载:“会蒙疾发,……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7]1279-1280《三国志·虞翻传》载:“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也!’”[7]1321这是三国时期江南流行天师道的明确记载。陈先生评天师道在士大夫中的流行情况云:“东西晋南北朝时之士大夫,其行事遵周孔之名教,言论演老庄之自然。玄儒文史之学著于外表,传于后世者,亦未尝不使人想慕其高风盛况。然一详考其内容,则多数之世家其安身立命之秘,遗家训子之传,实为惑世诬民之鬼道,良可叹矣。”[6]44

二 诸葛亮的天师道信仰

我们试从诸葛亮的籍贯、爱好、婚姻等出发考察,就会发现其与天师道间丝缕缠绵的关系。

(一)祖籍琅邪

孙吴的天师道源于琅邪(今山东临沂北),陈先生云:“凡信仰天师道者,其人家世或本身十分之九与滨海地域有关。……盖边海之际本其教之发源地。三吴区域或以邻接海滨,或以重要都会所在,居南朝政治之中心,为北来信徒若琅邪王氏等所侨聚之地。”[6]14“琅邪为于吉、宫崇之本土,实天师道之发源地。”[6]4诸葛亮祖籍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7]911其父诸葛丰任职的太(泰)山郡(治今山东泰安)距之不远。陈先生推断琅邪天师道可上溯到西汉:“故吾人虽不敢谓琅邪王氏之祖宗在西汉时即与后来之天师道直接有关,但地域风习影响于思想信仰者至深且巨。……而后来琅邪王氏子孙之为五斗米教徒,必其地域熏习,家世遗传,由来已久。”[6]21东汉末年,琅邪天师道积年已久,诸葛亮生活于这样的地域环境和士大夫阶层中,信仰天师道与风气相符。

(二)好《梁父吟》与工书法

诸葛亮好《梁父(甫)吟》,郭茂倩考证:“梁甫是山名,在泰山下。古代迷信泰山梁甫是人死后魂魄所归处。古曲‘泰山梁甫吟’分为‘泰山吟’和‘梁甫吟’二曲,都是葬歌,和‘薤露’‘蒿里’同类。这篇是齐地土风,……”[8]46亮父诸葛丰任职泰山郡,《汉书·地理志八上》泰山郡条载郡辖24县,其中有梁父。颜注:“以山名县也。父音甫。”[9]1582梁父有魂归泰山之说,《梁父吟》是民间葬曲,当地天师道信徒举办丧礼也用此曲,以释死而复生之义,与禳星延命术一样追求生死轮回境界上的超脱,诸葛亮之吟正在于此。另,《书苑》云:“蜀先主常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10]528士大夫中的天师道徒以研习书法为家教,即陈先生所考证“东西晋南北朝之天师道为家世相传之宗教,其书法亦往往为家世相传之艺术,如北魏之崔、卢,东晋之王、郗,是其最著之例。”[6]39诸葛亮的书法造诣之深同于天师道世家。

(三)娶妻黄氏

《襄阳记》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7]929《汉晋春秋》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7]911《荆州图副》载:“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汉昭烈三顾处。”[10]547-548沔南是哪里呢?臧嵘先生推断,“沔阳在今陕西勉县,属东汉汉中郡,可能黄承彦也是在战乱中避居南阳的。”[11]16我以为比定有误。其一,沔南非沔阳。其二,据《水经注·沔水》载:“沔南有固城,城侧沔川,……沔北有和城,……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12]661-662则沔南(今湖北荆州市峰口镇到沙口镇一带)、襄阳(今湖北襄阳)毗邻,与陕西勉县不相涉。其三,诸葛亮活动半径有限,《襄阳记》载:“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德公,襄阳人。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操尝造德公,值其渡沔,上祀先人墓,……”[7]953-954诸葛亮活动范围不出襄阳、沔南,庞德公、黄承彦即这一带人。襄阳位于汉江北岸,庞德公渡沔(今汉江)祭祖,陵墓必在沔南。古人籍贯、陵墓多在一地,则宠德公祖籍为沔南。陈先生考证荆湖水泽山洞地带过着渔猎生活的俚獠蛮等族,有黄姓土著:“黄氏乃溪洞显姓,……然则溪之一族似亦属天师道信徒,与巴宗为同教者。”[13]92-93陈先生考证溪即《后汉书》南蛮之槃瓠蛮,黄承彦、宠德公同为沔南名士,过往密切,可能都是汉化了的溪等族的天师道信徒。亮因宗教信仰的缘故,与二人同气相类。所以,亮不以黄女之丑为丑,却以联姻融入荆襄士大夫圈中。

(四)造弩

襄阳一带广布荆蛮,诸葛亮难免不受其文化影响,以下试举三例推证。其一,关于木牛流马。由于现点校本《范成大笔记六种·桂海虞衡志》部分文字缺佚,下仍录《诸葛亮全集》中的《桂海虞衡志》文字云:“沔南人相传:诸葛公居隆中时,有客至,属妻黄氏具面,顷之面具。侯怪其速,后潜窥之,见数木人斫麦,运磨如飞,遂拜其妻,求传是术,后变其制为木牛流马。”[10]525黄氏即承彦之女。《桂海虞衡志》(点校本,下同)记载桂林岩洞蛮族有黄姓,为显姓:“羁縻州洞。隶邕州左右江者为多。……又有四道黄氏,谓安德、归乐、露城、田州四州,皆黄姓。”[14]134这里的黄姓仍住水泽山洞中,同于荆湖洞溪,也应信仰天师道,桂林流传隆中故事就可理解了。关于木牛流马的源头还有一说,《蒲元别传》载:“蒲元为诸葛公西曹掾。孔明欲北伐,患粮运难致。元牒与孔明曰:‘元等推意作一木牛,兼摄两环,人行六尺,马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10]525蒲元(蒲玄元)到底在历史上有没有真实的人物呢?《三国志·杨戏传》载蜀国大臣杨戏曾撰《季汉辅臣赞》,陈寿据之编撰蜀志,寿又为缺乏传记的人物赞作了注疏,其中就有辅元弼:“辅元弼名匡,襄阳人也。随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为巴郡太守。建兴中,徙镇南,为右将军,封中乡侯。”[7]1084辅元弼可能就是蒲元(蒲玄元),为襄阳人,地近沔南,与诸葛亮妻黄氏同样精通手工业技术,可能系同受荆蛮天师道文化影响所致。其二,诸葛亮曾造连弩,《魏氏春秋》载:“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7]928陈寿曾评价诸葛亮曰:“工械技巧,物究其极,……”[7]930蛮族擅长造弩,《桂海虞衡志》载:“蛮弩。诸洞瑶及西南诸蕃,其造作略同,以硬木为弓,椿甚短,似中国猎人射生弩,但差大耳。瑶人弩。又名编架弩。无箭槽,编架而射也。”[14]99亮或受荆蛮文化影响,而熟悉了弩的制造技术。其三,传说蜀国曾铸带屈耳环的刀,陶宏景《刀剑录》载:“蜀主刘玄德尝令蒲玄元造刀五千口。”[10]546《诸葛亮别传》载:“亮尝欲铸刀而未得,会蒲元为西曹掾,性多巧思,因委之于斜谷口,镕金造器,特异常法,为诸葛铸刀三千口。……刀成,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若薙水刍,称绝当世,因曰神刀。今之屈耳环者,是其遗制也。”[10]525-526这种带环的刀在黔南蛮族中曾流行,《宋史·蛮夷传》载:“抚水州在宜州南,……唐隶黔南。……兵器有环刀、摽牌、木弩。”[15]14205荆蛮可能也流行此刀制作法,蒲元为襄阳人,有缘吸收当地蛮族制刀技术。

总之,诸葛亮因受琅邪地域文化熏陶,其婚姻、嗜好、技能等都深受天师道影响。其事虽晦,仍有迹可循。

三 天师道对蜀国政局的影响

(一)蜀国的溪族士大夫

东汉以来,荆州世家士族占据着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统治地位,司马彪《战略》载:“刘表之初为荆州也,……表初到,单马入宜城,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与谋。”[7]211刘表是义阳(今河南信阳)人,时荆州已有不少从义阳、南阳(今河南南阳)迁来的武装豪杰如黄忠等,早已土著化,而掌握了基层的军事力量,但势力较弱,地位较低。中庐(今湖北襄樊南漳)蒯氏、襄阳(今湖北襄阳)蔡氏则是世家士族的代表,操纵了政权。刘表借助刘备武力守边,《三国志·先主传》载:“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7]876刘备、荆州豪杰有着相似的社会地位,陈寅恪先生云:“刘备虽自云汉之宗室,然渊源既远,不能纪其世数,与汉之光武迥异,实亦等于寒族。”[16]57两大寒族武装势力的融合自然为刘表、蒯良、蒯越、蔡瑁等所忌惮,有此芥蒂,诸葛亮为刘备筹划《隆中对》时,不得不把重心放到巴蜀,因为那里士大夫势力较荆州地区要弱,陈先生云:“盖蜀汉境内无强宗大族之汉人组织,地方反抗力薄弱,……”[16]57刘备带领的元从势力、荆州豪杰后来就成为巴蜀的政治支柱,但这两支势力年久必衰,还得为它们寻找接续的力量。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7]911“时人”即指荆州高层士大夫,未认可亮。崔州平是太尉之子,诸葛亮是司隶校尉之后,俱以家道中衰,客居他乡的缘故,早已失去原有的社会根基,称为寒族,得以交游。亮又以天师道信徒身份,还与已完全汉化的荆蛮士大夫往来,略举数例,例一,《三国志·庞统传》载:“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纯,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人之冠冕,由是渐显。”[7]953《襄阳记》载:“德公子山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为魏黄门吏部郎,早卒。”[7]954黄承彦、宠德公同为沔南汉化了的溪族天师道信徒(见前文),诸葛亮与二人互通婚姻,与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相似的儒学水平有关。例二,《三国志·马良传》载:“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7]982马良称诸葛亮为兄,裴松之云:“臣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7]983松之推断甚是,诸葛亮、马良住地相近,儒学水平亦相近,又同为天师道徒,才得以联姻、结拜。马良信仰天师道,可由其后来招抚武陵(今湖南常德武陵区)五溪蛮一事推知,《三国志·马良传》载:“及(刘备)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7]983陈先生考证,武陵是信仰天师道的溪族杂处之地域④,马良深得彼处人信赖,可能与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关。例三,诸葛亮以对马良的知遇,而对其弟谡深为器重,《三国志·马良传》载:“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7]983马谡为诸葛亮征南中出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是借鉴历史上荆蛮汉化的经验之谈。诸葛亮寓居隆中,自有同感,由是心心相印。例四,《三国志·廖立传》载:“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7]997武陵郡是溪族杂处的地区,则廖立有可能系彼族中已汉化的、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天师道名士,得以与统、亮并立。例五,《三国志·潘浚传》载:“潘浚字承明,武陵人也。先主入蜀,以为荆州治中,典留州事,亦与关羽不穆。孙权袭羽,遂入吴。”[7]1090潘浚以籍贯缘故,可能为天师道徒,《季汉辅臣赞》载:“五溪蛮夷叛乱盘结,权假浚节,督诸军讨之。……自是群蛮衰弱,一方宁静。”[7]1397孙权委潘浚收服五溪蛮与刘备以浚辅助关羽,出于同一目的,即利用浚的天师道信徒身份控制五溪蛮,以维持政局。总之,蜀国积极地吸收汉化的溪族士大夫,以辅助镇守荆州,并扩大成都政权统治基础。

(二)西南地区新生力量的补充

东汉长江中下游世家士族盘根错节,刘表、孙权是他们的政权代理人,持纵容政策以维持局面。刘备领北方元从寄寓荆州时,获寒族豪杰、溪族士大夫拥戴,诸葛亮早已因联姻而成为溪族士大夫中的一员。由于士族、寒族的天壤之别,诸葛亮规划《隆中对》时,将政治重心置于士大夫势力较弱的巴蜀。在这一重大转折过程中,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逐渐加强,这是因为诸葛亮不断调动少数民族寒族力量补充入蜀汉政权的缘故,天师道在荆、蜀的俚、溪、巴等少数民族聚落里传播得很广泛,陈先生云:“两晋天师道信徒属于士大夫阶级者固不少,但其大多数仍是庶族平民,……”[17]135蜀国北方的巴賨、南方的蛮族与杂居于四川盆地的僚族等都是有着较强武装组织的势力,陈先生云:“然则溪之一族似亦属天师道信徒,与巴賨为同教者。”[13]93即溪、賨同属天师道徒。随着蜀汉版图的扩大,这些寒族势力不断加入到政权中来,《华阳国志》载:“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飞军。”[18]48《晋阳春秋》载:“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7]923正因为社会基础为寒族势力,魏、蜀两国都执行法家路线,陈先生云:“诸葛亮为诸葛丰之后,乃亦家世相传之法家,故两国施政之道正复相同。”[16]57蜀汉政权因着天师道的宗教信仰联络作用,稳固地成为社会寒族阶层、少数民族的代理人,这对西南地区的开发,促进各民族的汉化与融合,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系统阐述了东汉到南北朝三百余年间天师道与滨海地域政治、社会的关系,另其《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崔浩与寇谦之》、《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等对天师道亦有论述,见其《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页-46页、第78-119页、第120页-158页、第201页-229页。

②王仲文《诸葛亮秋风五丈原》,见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3页-34页。

③参见韩伟表《20世纪的罗贯中交游研究——〈三国演义〉文献学研究之一》,《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④陈寅恪《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1]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 《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M].古本小说集成(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影印本).

[3] [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A].金明馆丛稿初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01-229.

[5] [北魏]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A].金明馆丛稿初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46.

[7] [晋]陈寿.三国志[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8] [宋]郭茂倩.相和歌辞楚调曲[A].乐府诗选[C].余冠英,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9] [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 [清]张澍.诸葛亮文集全译[M].方家常,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11] 臧嵘.诸葛亮为何“躬耕于南阳”?[J].文史知识.2008(5):15-22.

[12]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 陈寅恪.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A].金明馆丛稿初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78-119.

[14] [宋]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15] [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 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A].金明馆丛稿初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55-77.

[17] 陈寅恪.崔浩与冠谦之[A].金明馆丛稿初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20-158.

[18] [晋]常璩.华阳国志[M].刘晓东,等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0.

猜你喜欢
天师诸葛亮
诸葛亮喂鸡求学
王天师消暑之法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除妖计
诸葛亮隆中决策
东晋南北朝人名为何多带“之”字
“天师”教职略考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
天师箓经收集整理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