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华, 刘晶郁, 余 强, 杨 杨, 冯迎春, 邢宗智
(1.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2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步入了汽车大国的行列。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汽车人才的需求猛增。到2015年,中国汽车制造业科技人才和研发人才需求量将分别有5.89万人和5.16万人的缺口[1]。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只有夯实人才基础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由大到强,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响应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重点项目“汽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和苏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在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汽车行业科技人才需求旺盛,中国高校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大幅度提高,生源情况良好,各高校汽车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也很高。但当前高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企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汽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程性缺失,实践教学薄弱,学生偏书本,轻设计,缺实践,缺乏实际现场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专业前沿领域知识了解不多,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共同人才培养合作的桥梁。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由高校单方面负责拟定、组织实施和评估,缺乏行业和企业的参与,科学技术进步、最新技术成果、市场需求变化等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不能快速有效地反馈到学校教学中来。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和技术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时效性,与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脱节[3-8]。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让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中去,加强汽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
2010年,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签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协议,开展了吉利“3+1”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2010—2011年共培养18名学生,2011—2012年共培养16名学生。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书。大三第二学期末,吉利汽车研究院来长安大学对汽车学院大三学生进行选拔,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选拔结束后,学生与吉利研究院、汽车学院签订三方协议。大四开学初,学生赴吉利研究院实习一年,并在吉利研究院完成毕业设计。大四第一学期期间,汽车学院组织教师赴吉利研究院集中为学生讲授大四的专业课程。授课时间为两周,授课课程有“汽车设计”、“专用车技术”、“车身制造工艺学”、“车身结构与设计”、“汽车安全与法规”等。大四第二学期末,学生回到学校参加毕业答辩。学生毕业后,赴吉利汽车研究院工作。
通过两届学生的培养,我们发现吉利“3+1”培养模式能够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结合不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学生专业课知识不扎实。由于学生大四专业课学习是在吉利汽车研究院采取集中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时间短,课程密度大,授课质量并不理想,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专业课理论知识薄弱。
学生专业知识狭窄。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校介入较少,而企业培养往往过于偏重应用,使得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过多偏重于工程实践,欠缺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和积累,专业知识过于狭窄,对专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
毕业设计缺乏系统性。毕业设计是汽车专业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在企业培养期间,学生可以接触现场实际,对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但企业给学生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缺乏系统性,只是单纯让学生完成所在岗位的单一零部件设计,使得学生学习面过窄,没有得到整车设计锻炼的机会,缺乏整车系统的概念。
2011年,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与苏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成立海格汽车班,开展了海格班培养模式的探索。2011—2012年,第一届海格班共培养15名学生;2012—2013年,第二届海格班共培养15名学生,2013年,第三届海格班共有18名学生。海格班培养模式如下:
学生选拔。大四第一学期初,苏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来长安大学对汽车学院大四学生进行选拔,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又分为专业课部分、英语部分和行政能力部分。专业课部分由汽车学院教师负责出题,题目涵括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主干学科理论知识。英语部分分为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部分。普通英语试题由海格人力资源部负责出题,专业英语试题由汽车学院教师负责出题。行政能力部分由海格人力资源部负责出题。试卷评阅由出题者负责。面试分为基本情况、专业课和英语三个部分进行考核。
海格班组建和管理。选拔结束后,学生与苏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汽车学院签订三方协议。汽车学院负责海格班组建,由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担任海格班班主任,负责海格班日常管理,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负责海格班教务事宜。海格公司人力资源部和技术中心负责与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对接。
海格班教学。海格班学生大四所有专业课教学均按照正常教学计划在学校进行。大四第一学期,根据公司技术要求,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晚上和周末给海格班学生专门讲授企业安排的课程,并进行考试。授课课程有“客车非金属材料”、“客车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方法”、“客车制造工艺学”、“内燃机排放控制”、“汽车电路与车载网路系统”等,授课时间为一学期。
公司培训。大四第一学期,由海格班班主任带队,海格班全体学生赴公司培训一周。培训项目主要有公司生产线参观、企业文化熏陶和专项讲座学习。讲座学习主要有PRO-E培训,Windchill产品配置,PDM集成,创新能力提升,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培训,混合动力系统,天然气及燃气系统等。
毕业设计。大四第二学期,在学校所有专业课结束后,海格班学生赴苏州金龙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由企业和学院共同拟定,并且规定必须是设计类题目。每位学生安排有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实习期间,汽车学院组织学校指导教师赴公司指导学生毕业设计3~4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回到学校参加毕业答辩。学生毕业后赴苏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作。
评价体系。由授课教师、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对海格班课程成绩、企业实习情况以及毕业设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设立海格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
通过海格班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我们发现:
1.学校和企业互相介入较深,很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基础课教学没有被压缩,保证了全面扎实的专业教学。企业安排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质量有保证,满足了企业的培养需求。企业通过教学课程安排、企业文化熏陶、专业知识培训、企业参观实习等全面参与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企业的一周培训对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特色有很大的帮助,也加强了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感情纽带。
2.毕业设计题目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拟定,并且规定题目必须是系统性的设计类题目。这样保证了学生知识面宽广,对专业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对学生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适应周期短,实现了无缝连接。学校指导教师赴企业指导毕业设计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3.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成果结合、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结合等综合评价手段,有效检验了培养效果,对激励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与吉利“3+1”培养模式相比,海格班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和学校培养相互分离、企业培养过于偏重应用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学校和企业协同培养互相介入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企业介入略有不足。企业安排的专业教学课程主要由教师讲授,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不够。学生赴企业短期培训期间,虽然有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但时间较短,限制了培训效果。
2.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学校介入也略有不足。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平时只能通过电话、网络等与学校指导教师交流,缺乏面对面的指导。虽然学院组织指导教师赴企业集中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答疑,但同样由于时间较短限制了效果。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依托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重点项目“汽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和苏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汽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探索实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1.校企协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学校教育环境下重书本、轻实践、教学与实际结合不够的问题,切实加强了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2.企业培养往往偏重应用,容易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专业知识过于狭窄,对专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不能把学校培养和企业培养两者分离开来,不能产生“企业实践强,实践培养归企业,学校教学强,教学培养归学校”的思维误区,学校和企业都要介入到彼此的培养环节中去。
3.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不能因为要注重实践能力,就弱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在校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不能被压缩,必须保证有全面扎实的专业教学。汽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应由校企双方共同拟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应对专业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4.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教学成绩、企业实习情况、毕业设计情况,通过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成果结合、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结合等评价手段,检验培养效果,并激励学生。
5.校企协同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和企业必须互相介入,互相配合,协同培养,才能达到优势互补。只有让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更多更好地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全面、动手实践能力强、适应现代汽车行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实现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赢。
[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科技人才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S].2011-01-08.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4]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5]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23-39.
[6]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24-40.
[7]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8]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