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问偏差把脉?成就有效课堂

2014-03-24 08:36王水连
教师·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把脉荷叶荷花

王水连

摘 要:有效的提问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的提问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多品读,展开深层对话;重体验,循循善“导”;巧点拨,注重形象拓展,则能让课堂因精彩的提问变得灵动起来。

关键词:品读;体验;提问;把脉

课堂的精彩从有效的提问开始。有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它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但目前,许多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课堂上的提问有所偏差,致使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创设高效率的课堂。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提问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为提问的偏差把脉。

1.在浅显处品读,变浅层互动为深层对话

案例:人教版《荷花》教学片段

师:荷叶是怎样的?

生:荷叶是挨挨挤挤的。

师:白荷花的样子是怎样的?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师:这些荷花美吗?

生:美!

把脉:初看这个教学片断,师生对话流畅,但这种对话是粗浅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品读、感悟出荷花的美。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提问信手拈来、不假思索,问无力度,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缺乏对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引导,缺乏对“对话”本质的认识。课堂宝贵的时间就消耗在这犹如对口戏的问答之中,彼此缺乏思维的互动。因此,提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如此美文被执教者上得毫无美感。

对策:执教此课前先整体把握、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让课堂展现出别样的精彩。

案例修改:

师: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请找出有关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生:我看到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荷叶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荷叶多且美,从“挨挨挤挤”可以看出,这些荷叶还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

师:谁来读一读,把荷叶的多和美读出来。

(学生:入情地品读。)

师:荷叶很多,而荷花却更美,你能把“我”看到的荷花的样子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学生:有滋有味地介绍,还动情地在黑板上画出了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

生:(我还有补充)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师:看着这么美的荷花,你还想到了哪些词?

生: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正是因为教师所提的问题紧扣文本,引导学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阅读教学也就真正步入情感共鸣、智慧碰撞的对话境界,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很多。

2.在矛盾处体验,变越俎代庖为循循善“导”

案例:人教版《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片断

师:“我”为什么非常想吃面包?

生:因为“我”又累又饿。

师:为什么“我”会拒绝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红旗换面包的要求?

生:“我”虽然又累又饿,但想到红旗代表国家,所以“我”拒绝了。

师:一块小小的面包,老板都舍不得送给“我”吃而是要与“我”交换,但后来在“我”昏迷之后,他为什么会主动送“我”去医院还替“我”交医药费?

生:因为老板看到“我”宁肯饿死也不肯用红旗换面包。

师:哦,原来是“我”的爱国热情感动了老板,使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把脉:以上教学片断中预设的问题设计给人的感觉是意犹未尽,但目标达成给人的印象是操之过急。本来教师是想通过学生的品读感悟出“我”的爱国情怀,但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体会到“我”宁肯饿死也不肯用红旗换面包的行为时,教师却越俎代庖,以简单的讲述替代了学生的言语活动和体验感知,为学生送上了预设的答案,使整个教学活动黯然失色。

对策:把目标设定为“通过想象比较,感悟‘我的爱国情怀”。并引导学生走进字里行间,通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会随着教学进程而越发兴奋与激动,课堂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想象体验的:

①大山深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请找出句子读一读。②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最希望的是什么?③面包店的老板听完“我”的介绍后,老板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漠然、冷淡到感动,无私帮助)你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学生边读边圈画有关句子)

当学生体会完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后,可以这样追问:

①老板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老板被“我”的举动深深感动了)面对老板的用红旗换面包的建议“我”是怎样做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边读边体会。(生抓住文中的解下、展开、久久凝视、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趔趔趄趄等关键词句进行朗读体会)②“我”醒来之后,老板会对“我”说些什么?如果当时你就在场,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我”说?

在一步步追问中,学生从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中,在“我”的一举一动中真切体会到了“我”这位留学生的爱国情感。

3.在难点处点拨,变就事论事为形象拓展

案例:在执教苏教版《天鹅的故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从此,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这句话的内涵,一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这句话说明斯杰潘老人自从看到天鹅破冰这件事之后,再也没有打猎了。

师:斯杰潘老人为什么不再去打猎?

生1:因为打猎很辛苦,他不想干了。

生2:因为他发现打猎是不好的行为!

师:说得真好!

把脉: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提问就事论事, 缺乏宽度,更缺乏深度。这样的教学难以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和深层次地理解句子,难以透视语言丰富的内涵。学生的理解也如蜻蜓点水,而且在学生的理解缺乏深度时,执教者听之任之,未加以引导。

对策:《天鹅的故事》中这句话不能靠简单的问题,浮光掠影,空洞浮泛地一掠而过,而要靠具体、生动的点拨,并结合课堂生成,适时加以发散拓展,我想课堂的精彩之花一定会绽放。

案例修改:

(1)当学生说“斯杰潘老人看到众天鹅破冰这件事后,再也没有去打猎了”时,教师可以追问:斯杰潘老人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破冰场面?你能找出文中的句读一读、说一说吗?

(2)当学生说“斯杰潘老人年纪大了,打猎很辛苦”时,教师可以这样反问:“当年他为什么会去打猎,为什么这件事之后他就不去了?仅仅是因为辛苦吗?还是是因为其他的呢?”

(3)当学生说“打猎是不好的行为”时,教师也可以追问:“打猎的行为不好表现在哪里?斯杰潘老人最终放弃打猎是什么感动了他?如果你是斯杰潘老人,面对这群天鹅你又会说些什么?”经历一遍又一遍的文本品读、适时拓展后,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

生1:多可爱的天鹅啊!我怎么能伤害这些可爱的精灵呢?

生2:多么感人的场面呀,我应与这些动物交朋友,不能再去伤害他了。

生3:这把沾满血腥的猎枪我该放下了,就把它挂在墙上时时提醒我们——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吧!

……

这样的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淀和情感,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对句子的理解也就丰富起来了,课堂也因此充满灵气。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吴文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100个细节[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把脉荷叶荷花
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荷叶像什么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社会把脉
把脉网络剧
荷叶圆圆
荷叶伞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