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 辛颖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学生而言,既能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又能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对教师而言,不但可以丰富拓展多样的教学资源,而且也能促进教学任务的限时完成。“先知先觉”的课前预习,对课堂上师生的教与学无疑是有积极地帮助的,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无疑是有积极地促进的。因此,课前预习应当成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课前预习需要有效组织
有别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以文章为载体,知识点、教学点、能力培养点等隐藏其中。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倘若没有教师的有效组织,课前预习对于学生来说,犹如“老虎吃天”,学生的行为指向也只能落实到熟悉字词、朗读课文等仅有的几个方面。然而,很显然,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教师因为有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有对教学参考的研读,所以就很容易用慧眼梳理出隐藏于文章之中的教学“素材”,并藉此设计出教学方案。也就是说,课堂上要“教什么”,老师提前是心知肚明的。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对学生“藏着掖着”了,可以此为方向,老师要“教什么”,学生就“预习什么”,这是课前预习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课前预习需要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的”就是目标,也就是说预习是要有目标的,这个目标要是学生能够达成的。在设定预习目标时要防止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现象。
1、预习时,这个目标在内容上一定要“准”,要直接和教学内容能对接上,比如说,教学中需要理解重点词语“浩浩荡荡”,那么,在预习内容中,就要布置这个词语。避免学生的无效劳动。
需要注意的是,课前预习要根据课时安排不同的内容,尤其是第二课时预习内容的设定,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尽量避免出现弹性、泡沫预习任务。
2、预习时,这个目标在形式上一定要“偏”,要擦着边儿走,要溜着沿儿走。预习是一种建设性的基础工程,切忌把预习的形式原原样地在教学中出现,以免扼杀学生发现与探索的趣味性和成就感。一定要注意,预习只是石子儿,课堂才是正道,预习只是课堂的铺垫而已。
比如,预习时,要求学生通过百度搜索了解“张骞”的生平,那么,在教学时,就不能低级地“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张骞”,而是要结合教学的需要在过程中提出问题,使学生搜集的资料充分发挥作用,如,张骞几次出使西域?是从什么地方出发,最远到达了哪里?等等。
三、课前预习要有章可循
在课前预习还没有得到老师和学生足够重视的当下,对于预习,老师的盲目与随意和学生的忽略与轻视是屡见不鲜的。试想,课前预习、课上解疑和课上生疑、课后补堤,哪种行为的学习效率更好?
当然,很多老师在思想也很重视课前预习,也有一些方法,但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较笼统,落得不实,扎得不深,学生预习与否不易测查,更谈不上对课堂教学的促进和帮助了。
基于此,在安排预习的时候,老师必须费点心,劳点神,可以把预习内容设计成“题目”的形式。这些题目,一定要是学生通过读课文、查字典、搜网络就能够完成的。借助于“题目”,让学生“快到碗里来!”
通过预习,让学生达到“半瓶子”状态,借用这种似懂非懂情况下的表现欲,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探究、深入学习了。
四、课前预习要有据可查
有了预习“题目”, 预习时,面对“题目”,学生就有了可行的操作行为;课堂上,对照“题目”,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正误概念;下课后,结合“题目”,学生也就有了完成作业的参考依据。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尤其是第二课时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课后,老师自己可能也难以明说。那么,如果有预习“题目”做前提,指方向,教学行为结束后,学生由之前的肤浅的“先知先觉”便提升到了深入的“后知后觉”,自然就有了知识和能力的同步提高,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课堂生成。
老师通过自己的辛劳与智慧,要努力让课前预习真正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课前预习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良好习惯,并逐步达成学生“会预习”。“会预习”了,离“会学习”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