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涛
摘 要:目前建筑界中采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便是混凝土,作为应用最广、使用量最大的工程材料,混凝土是性能较好的基础建设材料。文章主要介绍了混凝土特点以及生产工艺,并通过分析对其裂纹的产生进行了研究,阐释了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质量控制;混凝土;建筑工程
就目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中,混凝土作为基础材料,其地位是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现代社会建设中,混凝土发挥着基石作用,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混凝土在现场的施工质量会对建筑的性能造成直接性的影响,而工程质量则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信誉和声望。所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工程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予以重视,以对建筑质量予以保证。
1 混凝土特点概述
建筑用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为砂石以及水、水泥和外加剂,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并对混合料进行搅拌、浇筑,材料硬化后便形成了建筑所需要的混凝土材料。因此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并且制造工艺较为简单,能够满足施工对于材料强度的要求,耐久度较之其他建筑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且后期维护支出较低。
抗压强度作为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质量指标,其抗压强度同材料组成中水泥强度呈现正比例关系。若混凝土中水灰比例不发生变化,通过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增加来增强混凝土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所以,水泥用量仅仅对混凝土性质中的和易性造成影响,从形变影响以及收缩影响方面对混凝土的性能予以改变。而对抗压强度造成影响的主要为水灰比以及水泥强度,因此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内容中,重要的便是对水灰比以及水泥强度两方面的控制。
2 生产工艺概述
主要的工艺环节包括以下内容:混凝土质量检验的控制、拌合物制备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构件的形成;质量验收以及后期的护养工艺。混凝土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现场制备,另一种则是预拌制备。传统工艺中主要适用现场制备的方式,通过利用施工现场的临时设备在现场将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制,该种方式只需简单的设备,不但缩短了运输距离,同时在管理方式上也更加灵活。由于控制方式较为简单,导致了质量无法保证,波动性较大;由于原料只能使用简单的几种,因此无法制备高技术混凝土,影响工程使用;现场制备的设备简单,难以提高生产效率,不能大量的生产,并且原料的堆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预拌工艺开始替代传统的现场制备工艺,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制备的方式。
3 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在当代的土木建筑中,混凝土以及钢筋并称建筑两大结构材料,是建筑质量的保证基础,同时也是建筑施工工艺应用的关键。对比其他材料,混凝土具有极高的经济性,并且从强度、耐久度以及工作性上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作为土木建设的骨架、主体建筑材料的主要材料,需要具有较高的耐久度。但是很多企业一味的追求利益,以降低成本作为主要手段,降低了原料的质量,虽然提高了建筑效率以及建筑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混凝土质量的降低,使得建筑的稳定性变差,并且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病害。而裂缝的出现会使得结构抗腐蚀性降低,从而影响了建筑的整体寿命。
另外,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中粗骨料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粗骨料中若石质相等,碎石比卵石具有更高的粘结性,这是由于其表面更为粗糙所致,因此能够粘结更多的水泥砂浆,当水灰比以及配比相同时,碎石混凝土强度要高于卵石混凝土强度。所以混凝土中砂石质量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由于施工中混凝土原料要求量较大,因而现场砂石质量容易出现较大的变化,所以砂石质量的保证工作是施工人员必须予以重视的内容,并及时的根据其含水量对水灰比进行现场调整。施工配比还是同实验配比有一定差距的,混凝土强度质量的保证是需要综合现场的温度条件、湿度条件等因素影响的。
4 质量控制的关键
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从质量以及成本两方面入手,首先应当使得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其次,在该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对成本予以降低。而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则是通过混凝土的标准差予以反应的,标准差越小说明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越高。因此质量控制从本质上讲是受到标准差的控制。
a.合理的设计配比。合理的配比数值的确定是由实验得出的,配比的确定不但要求耐久性以及材料的节约性,还需要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只有材料符合标准要求,混凝土才具有合理的配比,这是工程材料质量保证的基础。
b.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应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工地留存,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c.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材料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5 常见的裂缝问题
几乎所有混凝土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只是裂缝多少、大小不同,许多情况下,裂缝往往是多种因素交错作用的结果。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与材料性质、地基基础结构约束状态、施工工艺、设计、使用荷载及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不允许混凝土产生任何裂缝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合理设计、严格施工,尽可能减少裂缝,同时注意对混凝土结构的维护,特别是对裂缝的及时处理和修补。冰冻的影响。混凝土有了裂缝,水即能渗入,即使渗得不深,当气温降到-2℃以下时,水将会结冰,产生体积膨胀导致沿裂缝边缘的散裂;钢筋锈蚀。一旦水分或有腐蚀的气体到达钢筋,锈蚀就会开始。锈蚀削减了钢筋的受力截面积,因表面积大而截面积小,锈蚀对其危害甚大,影响结构的耐久性;降低结构的承载力;特别是在寒潮来到之前及时将危险的新混凝土面加以保护,并使混凝土浇注注面均匀上升,裂缝就可以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立即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文章着重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针对应用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的处理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论述。混凝土在工程建设应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其质量予以保证。主要以预防原则为主,通过设计、施工方面管理的完善,使得混凝土质量尽可能的达到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标准要求,不会在后期建筑结构中出现裂缝,保证工程项目安全。正确对混凝土材料同工程质量支架的关系予以处理,使得混凝土耐久性、强度以及工作性能够适应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通过对施工控制工作的加强,保证工程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毕双印.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施工的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2]杨康.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
[3]田丽,毛永琳,阎坤.不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