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1)分布式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已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执行的项目,在用电负荷显著减少(含消失)或供用电关系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允许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
(2)在地面或利用农业大棚等无电力消费设施建设、以35 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东北地区66 千伏及以下)、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 万千瓦且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的光伏电站项目,纳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指标管理;
(3)在自发自用为主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受到建设规模指标限制时,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及时调剂解决或向国家能源局申请追加规模指标;
(4)优先保障各类示范区和其它规划明确且建设条件落实的项目的年度规模指标;
(5)鼓励分布式发电项目参与碳减排交易。
9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称,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与广东省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广东电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深化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广东省电力直接交易深度试点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不断扩大交易电量规模。2014年度直接交易电量规模约150亿千瓦时,达到上一年省内发电量的4%;2015年度直接交易电量规模约227亿千瓦时,达到上一年省内发电量的6%;2016年度直接交易电量规模约306亿千瓦时,达到上一年省内发电量的8%。
(2)组建电力交易机构,搭建交易平台。广东电网公司在2014年9月底前组建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承担电力市场交易管理职能并接受能源监管机构的监管。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负责信息化交易平台建设工作,2015年6月底前投入试运行。
(3)逐步开放用户购电权。根据直接交易规模,逐年降低用户年用电量的准入门槛,适时纳入商业电力大用户,保持市场的适度竞争活力。
近日,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署(ARENA)宣布将为12个前沿的研发项目提供215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与储能相关的项目有两个,分别是:
(1)大规模锂硫电池 项目总投资199 万美金,其中ARENA 资助75 万美金。该项目旨在开发用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能量密度高、寿命长、运行安全性好的锂硫电池。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是这个项目研究的关键。合作伙伴包括Korea Electr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和DLG Energy Pty Ltd。
(2)高温光热储能 项目总投资307 万美金,其中ARENA 资助119 万美金。项目旨在利用集中式光热技术开发一种创新性的储能系统以提高高温氧化还原的反应速率。
近日,奥斯汀市议会通过一项决议:到2017年,新增600 MW 的公用事业级的光伏电站取代一个役龄36年的天然气发电厂,还要求分布式光伏目标增至200 MW,用户侧光伏至少100 MW。
此外,该计划明确要求德克萨斯州“到2024年,为支持分布式和输配电技术开发部署战略,至少具备200 MW 的快速响应储能资源储备”,但有关涉及的储能系统并没有进一步的细节。
9月17日,欧洲第一座公用事业级的电池储能电站正式运行。该电站位于德国Schwerin 的Lankow区,由Younicos 主导建设,被称为WEMAG 电池公园,包括三星SDI 提供的锂离子电池(5 MW/5 MW·h)和3个软件部分,这3个软件分别为:1个交流电源管理(ACBM),1个电池供电设备管理(BPPM)和1个SCADA 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软件的主要功能:① 储能系统可以自动提供必要的服务;② 电池总是充电或能被充电来满足系统需求;③ 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以保持单体电池循环寿命最大化。
该项目被授予德国联邦环境部自然保护和核安全(BMU)环境创新计划奖,共获得170万美元资金,并将参与德国的一次调频市场以及无功功率和黑启动。
Stem 最近完成了新一轮价值1亿美元的融资,用于扩大分布式能源存储租赁模式。该笔资金由B资产经理——一家从事保险业的纽约市投资顾问提供。相比于上一轮从Cleanfeet 融资的500万美元,这次融资有显著的增加。
目前Stem 的解决方案中使用的电池还是未知数,但主要倾向于用磷酸铁锂电池,其它技术也有可能,如钠离子电池。
近日,ABB 计划在美国Alaskan 岛安装1 MW Powerstore 商业飞轮系统,与一套电池系统联合使用,促进更多的风电接入当地微电网,以解决当地港口作业的起重机升级引发的电力稳定性问题。
目前,Alaskan 岛微网的发电装机为28 MW,包括水电和风电,其中风电为9 MW。之所以选择 Powerstore 飞轮,是因为其可以快速、无限次地进行充电和放电,非常符合新型起重机的工作规律,同时可以减少电池的使用频率,延长其寿命,并参与一定的调峰工作。
BioSolar, Inc.宣布正在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一种名为BioSuperCap的低成本聚合物超级电容器,以降低光伏储能系统的成本。
这种超级电容器将安装在储能电池的前端,以解决光伏供电向电网供电切换过程中出现的供电波动问题,缓解对电网的冲击,此外还可以降低储能电池的用量。
近日,瑞士沃州政府将拨款200 万瑞士法郎(217万美元)资助一个工业规模的“光伏+储能”研究项目。该项目将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分布式电力系统实验室进行,瑞士配电公司Romande Energie 正与沃州就该项目达成合作。Leclanché 为项目提供钛酸锂电池系统,连接到Romande Energie 持有的一个太阳能园区。项目为工业型“光伏+储能”项目寻求创新型的解决方案,管理峰值负荷用电。
电动汽车市场即将爆发,控制成本也成为整车企业竞争的焦点,占总成本近40%的电池尤为关键。国内新能源车龙头企业比亚迪近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透露,在该公司铁电池产能扩大到6.5 GW·h时,其电池成本将降低至1500 元/度。
比亚迪铁电池现在的成本大约为3000 元/度,产能扩大到6.5 GW·h 时,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比亚迪铁电池规划新增产能6 GW·h,于2014年9月开始逐步投产,年内至少新增1.5 GW·h,规模生产将有望使电池成本降低30%~40%。
降低电池成本使比亚迪旗下电动车型更具经济性,将大幅提升其竞争力。按重复充放电4000 次计算,1500 元/度的铁电池成本意味每度电储存成本只要0.375 元,而目前一般峰电价格在1 元左右,谷电价格不到0.4 元。
有效降低电池成本的主要方法包括规模生产、减少材料进口和工艺改进。而一位接近比亚迪的消息人士透露,比亚迪的锂电材料供应商也将逐步从外购转为国内重点企业,届时电池生产成本也将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