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金娜,苏 颖,张 焱,胡亚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之一。《内经选读》课程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承担着传承中医基本功底、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任。但由于其成书年代久远,文辞古奥,医理精深,故给学习带来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不能满足新世纪中医人才的培养。为了探索一种适合《内经选读》经典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践行现代提倡的“读经典做临床”[1]的宗旨,培养高水平的新世纪中医药人才,课程团队在教学模式上做了转变,参考学生共性与个性化特点,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扬长补短。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创新,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中医学的发展重视经典理论的传承,强调中医基本功底扎实,中医学术才能薪火相传。而中医学术传承离不开背诵,中医基本功底扎实与否直接决定中医学传承的质量与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内经选读》课程是中医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熟读经典是造就中医人才的基础性工作。课程组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将《内经选读》原文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原文要求学生背诵和熟记,在课堂上以提问方式随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在期末开展原文背诵口试。通过将口试成绩纳入期末考核,督促学生强化中医基本功底的训练。
为了弘扬中医经典文化,强化训练学生中医基本功底,达到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课程组教师广泛发动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连年举办了“‘轩岐杯'《黄帝内经》原文背诵大赛”,这是在《内经选读》原文口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活动,也是我校“厚基础、重经典”的系列活动之一。我校中医经典课程通过口试与原文知识竞赛,强化了学生中医基本功底,并为我校首批国医大师实验班输送了多名优秀学生。
《内经选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传授知识为主,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抹杀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课程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运用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及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原文的兴趣,培养了综合能力。
2.1 运用案例式教学法,培养临床思维 案例式教学法(Case Teaching Method)始创于美国哈佛大学,最早用于商学院及法学院的教学中,随后迅速推广到其他领域的教学当中。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有类似的模式,称之为病例分析法。案例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宗旨,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平等对话或分组研讨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
通过《内经选读》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在中医经典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根据课程设置,在不同教学阶段,选定有代表性的医案,在课堂教学中以临床案例为导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们根据案例,通过分析、讨论、发言、答辩及提交讨论报告等,加强了对中医经典的认识,拓展了思维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唤起了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及创新精神,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讲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时,引入“慢性泄泻导致眉毛全部脱落”的临床真实医案,帮助学生在掌握经典原文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清阳之气在人体的分布、走向、作用,以及临床泄泻发生的机理,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2.2 运用启发式教法,激发自主学习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4]。其关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去改变学生对学习产生的枯燥与乏味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个性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与分析问题,获取知识,展示自我,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内经选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认知与思维过程,鼓励创新思维与个性思维的发展,改变其被动学习状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如在讲授《素问◦咳论》时,采用设疑启发与对比启发,然后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设疑启发问题的设置非常重要,它可使学生在寻疑中产生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动力,使学生学习具有自觉积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课前采用设疑启发,设计几个问题要学生去预习与思考:1)《素问◦咳论》论述了什么病?2)此病的病因、症状、分类传变及治疗是怎样的?3)此病的传变与一般疾病的传变有什么区别?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边预习边思考。通过这样几轮设疑启发进行授课,发现课前设疑比不作任何预习直接授课,效果更佳。关于咳的治疗采用对比启发,在原文分析时,教师设问:《内经◦咳论》对咳的治疗方法与现在临床对咳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什么不同?《内经◦咳论》原文主要采用针刺治疗咳,而现在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咳,此处通过对比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原文的记忆,也激发了学生临床对咳治疗的创新意识。
2.3 开展PBL教学法,培养综合能力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式[5]。PBL教学法转变了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主体地位。经国内外研究表明,PBL教学法可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内经选读》课程在开展PBL学习过程中,贯穿学习始终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中医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在基于“关节疼痛的王大姐”的问题学习中,学生从问题入手,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小组讨论,以及自我反思等系列活动获取了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内经选读》课程实施PBL教学,使学生知道了获取知识主要是靠自己,所以学生充分发挥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构建了自己的知识,并不断地反思和批判性地思考知识。通过PBL教学实践,也初步总结出构建劣构而真实的案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内经选读》课程开展PBL教学法的三个切入点。
加强校园创新环境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是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重视校园创新环境建设,积极为学生营造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内经选读》课程组建立了有中医特色的创新教学基地。创新教学基地包括独具特色的室内示教馆和室外示教场,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经典的理解,扎实了基本功,培养了自主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
课程组教师积极为学生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教师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为学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鼓励学生撰写《习医心悟》百余篇,并装订成册,推荐到校报发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通过交流学习,强化了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自拟SRT(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题目,由课程组教师进行指导,并对课题进行定期检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申报SRT及各类课题研究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责任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创造能力。
《内经选读》课程以培养新世纪中医人才为导向,通过开展口试与原文知识竞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创新校园文化氛围等教学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课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临床思辨及创新等综合能力。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以中医经典课程为基石,培养出符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
[1]贾春华.有关“读经典做临床”的认识[J].中医杂志,2007,48(2):116-117.
[2]梁翠云,黄哲云,杨文军,等.案例式教学法在成人本科口腔解剖生理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8,30(5):389.
[3]叶峥嵘,张宏方,环诚,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79.
[4]刘翠英.创新教育与启发式教学[J].教育前沿,2009(2):6.
[5]苏颖,李霞,岳冬辉,等.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4个关键环节[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