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认识 整体谋划 发展内涵——温州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

2014-03-24 01:42徐立泉陈建淼徐健徐启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15期
关键词:温州市温州基地

◆徐立泉 陈建淼 徐健 徐启金

作者:徐立泉,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建淼,温州市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主任;徐健,温州市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副书记;徐启金,温州市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勤工俭学科科长(325000)。

温州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715所(民办1612所),在校生149.3万人(民办48.1万),教职工11.9万人。其中,幼儿园1554所,在园幼儿33.2万人;小学615所,在校生60.3万人;初中354所,在校生23.7万人;普通高中113所,在校生14.2万人;职业学校62所,在校生7.2万人;普通高校8所,在校生7.7万人。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深化,温州全面加强中小学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启动建设学生综合实践基地20个,其中建成并接待学生的15个,实现了学生实践基地在市本级及11个县(市、区)的100%全覆盖;开发建成活动项目17大类120余项,开发活动课程37门,初步形成项目菜单式、课程超市式服务目录。温州的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量多面广,发展快速,活动内容丰富。

1 我们对“实践基地”的认识思考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举措和新思路。在区域推进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部门和社会都应该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高度重视,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建设和发展的着力点。

从人的发展来看,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阵地 教育是面向人的工作,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践是认识知识的源泉。实践基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温州市的实践基地以“探索、体验、感悟、创新”为理念,以“活动课程、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为载体,不断创新“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模式,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创造中展现个性,在合作中收获友谊,在自然中释放激情,让学生团结协作,熔炼团队精神、生活体验,锻造生存能力;实践探究,启迪创新思维;传承历史,浸润民族文化;张扬个性,培养个性品质,锤炼道德品质,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从教育的发展来看,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整体走势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育更具个性,是一个共同的课题,世界各国、各地区也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生活化、情趣化、综合化,体现为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实践教育的开展和实践场所的建设。当前中国教育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很深,加强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从温州的现实来看,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需要形成良性的发展环境 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发展迅速,但温州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是巨大的。在观念认识上,我们经历了从抵制到认同再到重视的过程。特别是发展之初,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一些地方主要领导乃至教育局的一把手,对综合实践基地的性质、作用认识不高,有的认为这只是孩子玩乐的场所,与学习成绩无关,为此投入没必要。有的认为这是阶段性的产物,何必动真格?凡此种种,制约着区域全面推动实践基地建设。对此,我们让各级教育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扫清认识上的误区,为全面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正确思想观念的确立,促成了良性发展环境的形成,温州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在短短几年内“遍地开花”,正得益于此。

2 “实践基地”的整体谋划

温州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全面推进、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主要是靠政府行为来实现的,它主要表现在规划上予以统筹、工作上予以协调、经费上予以保障、管理上予以创新。

政府重视,形成市县联动机制 温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部门协调会,推动实践基地建设。市政府在寸土寸金的温州城区划拨460多亩的用地指标,将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列入市本级“十所现代化名校”的建设目标之中。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局、编制委员会、国土资源局、教育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也积极配合支持基地的建设,把基地建设纳入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建立部门参与基地建设保障机制。如在编制上,有的把基地单独列编,有的保留原撤并学校的编制改建成基地,统一纳入教育管理体系。

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基地建设 在充分考虑现有人口、学校分布、学生流向和学生人数基础上,通过全市顶层统筹规划设计,温州将实践基地布局统一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1650”城镇体系框架总体建设规划之中,并作为新一轮义务教育布局规划调整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到2015年,全市全面建成20个以上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每个乡镇(或学区或集团学校)至少建成一个互补性强、不交叉重复、品牌特色鲜明的劳技和科技创新基地。

从2009年开始,“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工程”被列入温州教育发展十大工程。温州市教育局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试行)》(温教装〔2009〕43号)和《关于印发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教发〔2011〕27号),明确了建设目标、年度任务和保障措施。各县(市、区)也相应制订了基地建设的3~5年发展规划。为推进基地建设,市教育局将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分值为8分,并于2011年在平阳县召开全市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工程推进会,于2012年对全市各地各基地开展了一次全面视导和督导评估工作,诊断基地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研究解决新办法。为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温州市委市政府正着手制定《加强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实施办法》(作为加快温州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1+X”文件的子文件之一),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

加大投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温州打破完全由政府包办的单一方式,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通过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市场投资运作、引入民资等途径,筹集基地建设和运行资金。市本级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500万元,实行市县配套,用于奖励活动项目开发、设施设备添置和精品课程编制等。市财政对各县(市、区)建成的基地以以奖代补形式每个支持100万元。近年来,全市基地建设累计投入2.95亿元。其中,市本级学校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已投入7800万元。各县(市、区)的投入也相当可观,如苍南县已累计投入1314万元、鹿城区已累计投入900万元、文成县已累计投入850万元、平阳县已累计投入600万元。2012年温州市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又成功申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现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

在基地运行收费上,温州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一是财政包干,如文成县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所需的住宿费、交通费、材料费、管理费全部由政府买单,每年由县财政统一支付200万元。

二是差额收费,基地经物价部门批准后适当向学生收取少量的耗材费。

三是购买服务,如乐清市对实行完全购买服务的合作基地,按实际接待每生每天不少于30元的标准结算。在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政策激励下,一些民间资本也积极介入基地建设,五家民间机构已申报,其中龙湾灵昆九村基地已获批并开始运行。

推进改革,创新建设管理模式

一是各县(市、区)形成了“1+X+Y”建设管理模式。“1”指一个中心,作为中心基地,除接待学生外,还同时承担统筹协调其他基地的活动;“X”指若干个分基地,分区片的,有特色,就近解决学生活动的基地;“Y”指若干个校内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学校负责创办。如乐清市整合部门和教育资源,建成市少年宫、雁荡、虹桥三个分基地。平阳县大力打造生命教育(昆阳基地)、国防教育(山门基地)、职业体验(梅源基地)三个基地。苍南县建成环保教育、山海文化、科技教育三个分基地。

二是建立健全对基地管理和应用的监督评价机制。制定基地运行督导、评估、考核和奖励办法,及时协调好学校和基地的关系,将安排和接待活动人数及实际效果列入学校和基地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将课程的实施纳入基地工作考核评价中,与校长绩效、教师绩效挂钩。建立实践活动学生发展评价制度,制定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学生往返基地交通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组织管理各项规定,建立学生人身安全保险制度。

3 “实践基地”的内涵追求

实践基地建设需要有关各方面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在理清思路、制定出具有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的整体规划基础上,着力做好日常运行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活动课程的开设;二是师资队伍的配置;三是教科研活动的跟进。

开发课程,形成区域品牌特色 课程是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支点。近年来,温州市各地结合地方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积极开发实践活动项目课程。

一是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编写了《素质拓展》《科技小制作》《校园植物与园艺》,文成县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设计》,基地苏志敏校长应邀在全国首届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研讨会上发言。苍南构建起植根乡土文化、来源生活实际、结合生命发展、延伸学科知识并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的实践教育大课程,编著完成了《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课程指南》《校外实践在行动》等。

二是优化活动项目设计。各基地坚持活动项目的特色、精细、创新发展。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开设家政训练、拓展训练、科普制作与教育等六类20个项目,文成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开设生命教育、民风民俗教育、农事实践、林事实践等九大类80余项目。苍南县在做好基地总部的同时,全面建设科技、环保等主题分基地,让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辐射到每一所学校。平阳县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创建了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种植红军林,重走红军路”等活动,把红色教育资源结合到实践教育之中,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一些基地还开展了瓯塑、木活字印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三是突出优质项目引领。从2012年起,温州市每年一度开展全市优秀活动项目评选活动并给予每个优秀项目5000元奖励。首届学生实践基地优秀活动项目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35件,评出11件活动项目作为温州市首届学生实践基地优秀活动项目(其中《中国结制作》和《创意软陶》两件作品荣获省级优秀活动项目)。

优化师资,建立组团发展机制 专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基地建设的关键。

一是强化师资配备。温州市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序列,独立设置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学校),岗位设置数执行现代化学校岗位设置标准。各地以公开招聘和选调形式,积极选拔各类优秀人才担任基地专职教师,同时积极聘请社会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担任兼职教师。

二是搭建发展平台。学生实践基地实行研训一体化,全市已组建成立了素质拓展类、科学探究类、安全与健康教育类、农事体验类、手工制作类等五个项目类教研组,分别挂靠在五个基地(学校),教研部门全程参与,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以促进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组织教师培训或参观学习;适时、有计划地开展基地教研工作,以提高基地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指导水平。

科研引领,助推基地内涵发展 积极推进与高校的合作,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和专题调研。全市成立了《区域推进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组,下设12个子课题,正在深入实施之中。平阳县《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活动策略的实践研究》立项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苍南县与温州大学合作开展了“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温州实践基地建设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

4 “实践基地”前景与发展思路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基础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温州市教育现代化市的战略目标。随着温州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温州市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公益化发展 政府加大在设施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日常运作和工作研究等方面经费投入的力度,基地经费依靠政府投入将是主流。

特色化发展 实践基地将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任务是如何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突显办学特色,向“特色鲜明、学生欢迎、全国知名”的目标迈进。

生态化发展 以未来社会生态环境创新示范为切入点,以生态数字网络和数字社会生活作为示范发展重点,高科技、生态化、体验式将成为未来基地发展方向。

多元化发展 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将会推出面向不同对象的社会实践优质项目,同时,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基地在实践内容设置等方面将会变得更加丰富而灵活。

猜你喜欢
温州市温州基地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我的基地我的连
难忘九二温州行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温州市特色街创建 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