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思考

2014-03-24 01:43吴海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应用型计算机

◆吴海超

作者:吴海超,长春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方向(130000)。

1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课程结构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计算机专业重理论、轻实践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以普通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来讲,有采用“3+1”的课程方式,也有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和实践三部分,在课程安排的时间上来讲,都存在实训时间短等问题。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内容的变化赶不上技术的变化,给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带来很大的问题。

教学方式单一 计算机属于应用型和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突出理论知识的教学,并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包括计算机实验、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灌输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作为任务来完成,不利于对知识的真正吸收。

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脱节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学校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能力。这种课程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掌握基础知识,也不能有效培养在计算机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人,导致高等院校在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培养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这就使得企业得不到需要的人才,学校不能培养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才、实用性的人才,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俗话说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教学的关键则在于方法。因此,要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具体的思路是:首先,转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转变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个性教育,通过个性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通过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取代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再次,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局面;最后,在学习中多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个人奋斗的方式。其具体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方式改革方案

2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改革的思考

构建应用型的课程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不仅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综合素质,如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除通过教学方法实现对专业的改革,还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新布局,来实现其改革目标。因此,在课程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对课程的设计必须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目标设计方面,严格按照高等教育的标准来培养。在学生的应知方面则以更高层次来对待培养;在应会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专业技能标准进行要求和培养(如国家计算机职业资格二级考试)。

通过在课程中对交叉学科的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保证国家需求的同时,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灵活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发挥高校的长处,优化专业实践工作。

改革课程平台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如何在未来的高等院校的发展中体现自身的特色,是当前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通过整体学科教学内容的优化,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大纲的原则,采用岗位对应的方式对课程模块进行设计,并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而要具体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计算机课程平台包括基础理论、专业主干、专业基础、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因此,做好对上述课程平台的时间的调配和资源的投入、优化,从而让学生在经历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爱好来选择计算机学习的方向,以此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调整大学学习的课程时间安排 高校实践时间少,从而忽视对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适当增加课程实践的学时安排,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总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从教学方法、课程模式、课时安排和课程平台等四个方面入手,实行整体规划、动态调整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教学的改革。

[1]唐琳,张亚鹏.赤峰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71-173.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应用型计算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